在线情况
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73
    • 文章1
    • 注册2024-01-29
    [P][SIZE=14pt][/SIZE][/P][P][ALIGN=left][ALIGN=center][SIZE=18pt]“真相”三问[/SIZE][SIZE=18pt][/SIZE][/ALIGN][/ALIGN][/P][P][ALIGN=left][SIZE=14pt][FACE=宋体]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SIZE] [FACE=宋体]胡芳[/FAC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FACE][/SIZE][/ALIGN][/P][P][SIZE=14pt]     [FACE=宋体]彭老师,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尽心尽力付出了三年,看得出您是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好老师;能关注学生在事件中心态上的变化,同时接受老教师的善意提醒,说明您在乎学生的内心感受,能听取他人的意见。确实,这样的事情发生了,谁心理都不好受,要不咱们先且[/SIZE][FACE=宋体]“暂停”一下郁闷与愤怒,好好聊聊这件事。[/FAC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FACE][/SIZE][/P][P][SIZE=14pt]一、[/SIZE][SIZE=14pt]拿眼镜[/SIZE][SIZE=14pt],[/SIZE][SIZE=14pt]还是拿眼镜[/SIZE][SIZE=14pt]造势;查真相,还是查真相之外[/SIZE][SIZE=14pt]?[/SIZE][SIZE=14pt][/SIZE][/P][P][SIZE=14pt]彭老师,[/SIZE][SIZE=14pt]先按照您的判断,假设有个同学拿走了眼镜,[/SIZE][SIZE=14pt]不管是谁拿了咱们的[/SIZE][SIZE=14pt]眼镜[/SIZE][SIZE=14pt],想想看,学生要老师的眼镜有用吗?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用,还要冒着被老师发现的危险。可是,为什么还是发生了这件事[/SIZE][SIZE=14pt]?[/SIZE][SIZE=14pt]一个对学生来说,毫无价值的物品到底能满足他怎样的[/SIZE][SIZE=14pt]欲望[/SIZE][SIZE=14pt]?[/SIZE][SIZE=14pt][/SIZE][/P][P][SIZE=14pt]六年级的学生[/SIZE][SIZE=14pt]是[/SIZE][SIZE=14pt]有一定的行为认知和判断能力的,对于拿走老师眼镜这件事的影响[/SIZE][SIZE=14pt],[/SIZE][SIZE=14pt]多少还是有预期[/SIZE][SIZE=14pt]的[/SIZE][SIZE=14pt]。眼镜是老师的随身物品,是老师工作学习的必备工具,遗失的眼镜必然会引发老师的[/SIZE][SIZE=14pt]心理变化[/SIZE][SIZE=14pt],甚至[/SIZE][SIZE=14pt]带出[/SIZE][SIZE=14pt]一连串的[/SIZE][SIZE=14pt]情绪反应[/SIZE][SIZE=14pt]。[/SIZE][SIZE=14pt][FACE=宋体]难道他不会想到后果吗?我想学生做这件事,一定在心理上做了准备,他目的是不是就想看看老师的事后反应,看您着急的样子,看你多长时间发现我,看你怎么处理这件事,再怎么处理我[/SIZE][FACE=宋体]……。眼镜和老师的关系有多亲,老师的脾气就会有多大,拿眼镜的“效果”就有多好。[/FACE][/FACE][SIZE=14pt][/SIZE][/P][P][SIZE=14pt][FACE=宋体]彭老师,咱千万要冷静,不能意气用事。不能只局限事件本事,更不能被动的学生牵着鼻子走,事情已经发生了,找真相固然重要,看到[/SIZE][FACE=宋体]“真相”以外的东西更重要。[/FACE][/FACE][SIZE=14pt][/SIZE][/P][P][SIZE=14pt][FACE=宋体]咱们换个方法,不用强,反示弱,在班上表现出着急可伶的状态,争取大家同情,没有眼镜怎么上课呢,请大家帮着出出注意,以解老师燃眉之急,再建议我一幅什么眼镜,从这些行动中观察大家的反应,课后注意他们的交谈,从大家不同的状态中看出端倪,同时,努力回忆这段时间有没有特殊的事情发生,学生拿眼镜的动机可能是什么,[/SIZE][FACE=宋体]……一方面从源头上去厘清这件事,另一方面,在事情静态的发展中分析判断追踪。[/FAC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FACE][/SIZE][/P][P][SIZE=14pt]二、[/SIZE][SIZE=14pt]找眼镜,还是找眼镜立威;看真相,还是看真相里的自己?[/SIZE][SIZE=14pt][/SIZE][/P][P][SIZE=14pt]    [FACE=宋体]“遗失物品”整件事件有三个角色或者身份:掉东西的人、拿东西的人、处理事件的人。照常理,掉东西的人都有悲痛急躁的情绪,而处理事件的人,以第三者的身份介入不太可能有情绪干扰,这里因为彭老师有了两重身份,所以很容易带着情绪处理问题。 事情的突然发生,您一下子觉得内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所以很快采取这样的处理行动,一是将这件事定性为“盗窃事件”,二是约谈了部分学生,这样的行动迅速让班上的气氛微妙起来,甚至您坚持追查了一周。[/SIZE][/FACE][SIZE=14pt][/SIZE][/P][P][SIZE=14pt][FACE=宋体]被辜负的情绪让您有了学生[/SIZE][FACE=宋体]“盗窃物品”的刻板印象,直接约谈的权利不知不觉让您站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对立面,眨眼一看,貌似用威信在解决问题,实际上,也和学生们的关系裂开了鸿沟。[/FACE][/FACE][SIZE=14pt][/SIZE][/P][P][SIZE=14pt][FACE=宋体]彭老师,换个角度看看,如果这起事件遗失东西的不是彭老师您,您的处理方法还会是这样吗?没有明确的证据,相信您会出于保护学生的想法,不会很快对事件定性;即使是了解情况,可以在相对松弛的环境,比如和学生一起就餐、游戏玩耍的时候了解情况,在校园办公室约谈可能让孩子紧张顾虑,产生防备和抵触情绪。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我的身份是谁,我处理事情的角度和原则是什么,如何慎用自己教师的权利、班主任的权利,[/SIZE][FACE=宋体]……您说呢,彭老师[/FACE][FACE=Calibri]?[/FACE][/FACE][SIZE=14pt][/SIZE][/P][P][SIZE=14pt]三、[/SIZE][SIZE=14pt]放眼镜、还是放下眼镜中的问题;信真相,还是信真相里的真情?[/SIZE][SIZE=14pt][/SIZE][/P][P][SIZE=14pt]   [FACE=宋体]在老教师的提醒下,彭老师最终放弃了对眼镜的追查,但是这件事情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暂时的稳定情绪,表示对事件的冷处理只是缓兵之计。解铃还须系铃人,关键还是彭老师怎么把控后续的发展。首先劝劝彭老师心态先放松下来、稳稳心神,经济上的损失是一个眼镜,容易弥补,可目前最大的损失是失去学生的信任,眼镜事件暴露出师生之间不和谐的关系。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要先赢得孩子的心。有一本书叫做《相信相信的力量》特别打动我,一定要相信学生,要相信学生有善恶标准、有是非判断,彭老师要相信自己的爱和真诚会打动学生,和学生的相处中多表示期待,多平等交流。[/SIZE][/FACE][SIZE=14pt][/SIZE][/P][P][SIZE=14pt]    [FACE=宋体]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SIZE][FACE=宋体]“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作为大人、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不能去倾听她们的心声,不能承受他们的情绪,不就成了比孩子还小的人吗?[/FAC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FACE][/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