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同时要求教师要“争做‘四有’好老师的示范标杆”;2021年初,“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正式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新时代教师,背负着时代和国家发展的重大使命,同时面临着教育环境与信息技术的深刻变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将学生成长、班级管理中的新问题,转化为专业成长的机遇,成为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的主力军,真正做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推动者、参与者,而不是落后者、旁观者?
《班主任之友》在2025年暑期推出专题研讨——“新时代教师”之“新”的理解与实践。诚邀全国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研究者,共同探讨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担当与追求。
征稿提示:
一、实践层面(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新技术环境下的班级管理与学生德育:AI、大数据、短视频平台等为班级管理与学生德育带来的新可能、新问题。(例:从“工具使用者”到“教育场景架构师”的提升转型——AI班主任助手的新实践;短视频文化冲击下的注意力争夺战——班级管理的新挑战与应对策略)
2.新社会现状下的家校合作与家教指导:多元家庭类型和家教观念赋予城乡家庭与学校间以新的责任和新的作为。(例:留守儿童“情感代偿”班级活动的设计与反思;“家长课程开发团”:家校“教育协作者”角色重塑)
3.新政策导向下的教师的转化执行力:家校社协同,全方位育人的统合力;五育并举,学科破壁融合的设计力;将“双减”“新课标”等教育政策转化为班本实践方案或课程的开发力。(例:学科壁垒突破:“工程素养”跨学科课程群的设计与实施;“劳动+美育”融合课程设计:社区服务与艺术创作联动的项目式学习)
4.新发展理念下的学生评价。(例:“三色作业本”分层系统——“双减”背景下的作业重构;过程性绿色评价“工具包”:用成长画像替代分数排名)
5.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与传统文化的新模式、新传承。(例:传统“节气”文化在班级建设中的创造性转化;红色基因代际传递——“行走的思政课”实践)
二、理念层面(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新时代教师的知识构成、核心能力与角色定位。(例:新时代教师效能评价的内涵重构与发展取向)
2.学校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与个人成长提供支持。(例:“教师免责清单”与教育创新的容错空间设计;“教师发展增值评价”:关注教育过程对学生生命状态的改变度)
三、观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对新时代教师之“新”的辩证思考。(例:薪火相传与自我革新:老教师视角下新时代教师之“新”)
来稿要求:
1.基于新时代教师之“新”这一主线,选取一点,立足教育现场,聚焦现实问题,不空谈,不教条。
2.实践性文章突出操作性与创新性,呈现具体案例(包括情境-策略-过程-效果的完整教育叙事)。
3.字数以2500-5500字为宜。文档内注明作者姓名、电话、单位等通联方式。
截稿时间: 2025年6月2日
投稿邮箱:340198459@qq.com(word文档以邮件附件形式发送,邮件主题“专题名+作者名”)
(备注:征稿启事中“例题”仅供参考和抛砖引玉;截稿后一周可通过邮件咨询审稿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