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81
    • 经验3400
    • 文章301
    • 注册2005-07-06
    教育部与公安部:取消“高考移民”录取资格
         本报讯(记者郭少峰)一旦发现凭虚假材料报名、在不同省份重复报名或通过办理非正常户口迁移手续后报名的考生,要取消其考试或录取资格,已经入学的应取消其学籍。  
    日前,教育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和公安部门要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治理高考移民现象。

      通知强调,对边远地区和高考录取分数线通常较低、高考移民现象较易出现的地区,要在高考报名工作开始前,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考生情况的审查。对于持有外地公安机关签发的居民身份证的考生要重点核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通知还要求各地公安部门要严格户口迁移手续,对于18周岁以下人员单独进行户口迁移以及有组织的集体户口迁移等各类涉嫌高考移民的户口迁移事项要严格审核把关,区别不同情况认真处理。

      两部委表示,对于组织或参与高考移民活动以及为伪造中学学籍档案等行为提供便利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其他教育系统的人员,要一律予以党纪政纪处理,触犯法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对涉及高考移民的违法违规案件,除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也要严肃追究单位主管领导及有关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新京报》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打击“高考移民”须先统一政策[/B]
     
        2005年10月14日08:1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吴萌
     
      尽管人们对于“高考移民”现象见解不一,对于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地区差别尚存争议,但打击、封堵“高考移民”,似已是大势所趋。我们暂且不论对“高考移民”施以取消考试或录取资格、取消学籍等“重拳”是否合情合理,笔者更关心的是,什么样的“高考移民”属于打击、封堵之列,有关部门是否有一个统一的政策规定?

      按照教育部、公安部的文件,凭虚假材料报名、在不同省份重复报名的考生,属于要打击的“高考移民”,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而“通过办理非正常户口迁移手续后报名”的考生也属于要打击之列,则让人疑问重重———什么样的户口迁移手续是“非正常”的?譬如,作为“高考移民”大省的海南省,前几年出台了“购房入户”政策,明确规定凡在海南购房的外地人员,其子女户口可迁至海南,并可在海南入学。这些外地就读生的户口迁移,应该属于是正常的吧。可是这几年,海南省却不允许这些外地就读生在海南参加高考,或者不允许他们报考重点大学,原来正常的户口迁移,现在变成了“非正常”,当地教育部门与考生及家长各执一词,矛盾纠纷连年发生。孰是孰非,教育部、公安部是否应该给个明确说法?

      实际上,这几年,不仅各地的“高考移民”政策不一致,而且每个地方的“高考移民”政策也一直在变,主观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太大。什么样的户口迁移是正常的,是可以在户口迁入地参加高考的,当地教育部门一年一个说法,某类外地就读生去年符合报考条件,今年可能就不符合,今年符合的,说不定明年就不符合,这让很多外地考生及其家长无所适从。今年海南省有340名考生两地重复报名,正是因为他们担心政策临时有变,不能在海南参加高考,不得已而为之。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对“高考移民”进行打击、封堵之时,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一个统一政策,对当下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统一的“高考移民”政策,应该尽可能公平、合理、合情,尽可能照顾各方利益,同时应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以使各地教育部门在封堵“高考移民”时有据可依,让封堵行动更加规范,避免草率行事。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公平才能根治高考移民[/B]
     
        2005年10月13日09:40 来源:《东方早报》 山东省德州市石敬涛
     
      教育部、公安部近日联合发文打击“高考移民”,“高考移民”一经查实,取消其考试或录取资格,已经入学的应取消其学籍。

      之所以每年高考移民都“暗流汹涌”,无非是因为高招政策巨大的地区差异的存在。在巨大的地区差异面前,每年都有大批的考生铤而走险。应该说,考生和家长是不应该被谴责的,因为他们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对这一不公平公共政策的挑战。

      为封堵高考移民,海南省教育厅于今年5月16日发“封堵令”。但是经高考移民考生及家长的积极“协调”,最终“封堵令”终成一纸空文。

      从海南这起“轰动一时”的高考移民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权贵的胜利,规则的式微。它告诉我们:即使暂且抛开户籍,按户籍划定录取分数线是否公平不论,即使“联合打击”高考移民是“正义”的,但是,这种“联合打击”却又使一小撮人在玩弄规则和规则“博弈”中受益。

      高考移民的病根,显然是源自巨大的地区差异。面对由于各种原因而形成的教育发展差距,公共管理部门本应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缩小差距,增进教育公平,从根本上杜绝高考移民。因此,公平才是“打击”高考移民的根本!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打击"高考移民"背后的公平困惑 [/B]
     
        2005年10月13日13:28 来源:现代快报 本报评论员墨冰
     
      10月12日《北京娱乐信报》报道,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发文打击高考移民,高考移民一经查实,取消其考试或录取资格,已经入学的应取消其学籍。

      各地录取分数线的巨大差异让高考移民趋之若鹜,这并不令人奇怪。其最具有戏剧性也最有代表性的代表当为湖北籍考生李洋:他在高考中成为海南省理科状元,并有望被清华大学录取,但随后又因为在海南就读未满两年,失去了被内地大学录取的资格,最后却又被香港城市大学录取,并获得44万港元的状元奖学金。

      李洋的幸运不可能在高考移民们身上复制。更多的“李洋”们,选择高考移民这条路,就开始了人生的一场豪赌:要么瞒天过海顺利通过高考和录取,要么身份曝光失去高考和录取的资格。当教育公平竟要考生们通过类似移民的赌博手法去实现时,这是一个怎样的大悲哀?

      也许在教育部看来,高考移民钻了现有制度的空子,不仅是对所谓“高考权威”的挑战,对迁入地的考生们来说也是一种不公,所以完全有理由、也有必要举起打击的大棒。但事实上,有空子可钻,就证明现有的高考制度本身有其不合理性,这种不合理性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和“一考定终身”。在这样的怪现状之下,蒙受不公的不仅是那些高考移民迁入地的考生们,也有费尽心机并承担着巨大风险的高考移民们。要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根子不在于你打击了多少只是冒险寻求次公平的高考移民,而是应该在制度上保障所有的考生都能通过平等的途径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遗憾的是,面对高考移民折射出的高考制度不公现象,教育部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完善高考考核体系、均衡地方教育资源等正道入手,从制度上消除产生不公的根源,而是采用了一种粗暴的打压手段,“巧妙”地回避了自身的管理责任。这是高考移民们的悲剧,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没有一个制度是天然完善的,制度的不完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修正制度缺陷的诚意和决心。高考如何通过制度改良来实现最大程度的公正,不仅关乎千万考生的命运,也关系到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高考报名何时不再受地域限制[/B]
     
        2005年10月14日08:13 来源:《中国青年报》 舒圣祥
     
      教育部办公厅和公安部办公厅日前发出了《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高考移民”,“高考移民”一经查实,取消其考试或录取资格,已经入学的应取消其学籍。(10月12日《北京娱乐信报》)

      毋庸置疑,“高考移民”已经成为考验中国高考公平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作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一场考试,作为关系到亿万考生前途命运的一次大决选,高考公平又成为考验整个社会公平的重要评判标准。我们知道,机会公平是一切实质公正的前提。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国民参加高考本是不应该人为设置任何门槛的。换言之,高考报名根本不需要太多“资格”限制,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想考,就应该给他机会,并且受到公正的对待。

      高考报名的年龄限制终于取消,人们正等待着地域限制跟着取消,但是显然,在目前情况下,要想取消这一限制还不现实。而任何限制,一旦违反了公意普遍认同的公正定义,那实际上就是一种歧视,甚至是一种剥夺。高考报名的地域限制,就正面临着这样的质疑。试问,只要我们的高考制度是公平的,那么,任由国民选择在何地报考,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之所以牢牢抓住地域限制不放,并且严厉惩处,是否等于承认现有的高考制度有失公平?

      高考考生之所以要“移民”,正因为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地域差异相差悬殊———同一试卷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可以相差100至200分。为什么同为中国公民,却仅仅因为户籍差异,就必须接受如此大的不公呢?

      “高考移民”的手段和途径也许是非法的,却是被逼无奈。公众之所以对“高考移民”充满同情,全然没有对待“违法分子”的愤恨,原因就在于高考录取制度本身存在问题。“高考移民”只是高考录取“多重标准”的必然反应而已。谁也不会愿意接受别人强加的不公待遇,人们向往受到公平对待并且为之付出努力,这有什么不对的吗?

      所以说,“高考移民”只是外表看起来可恶而又显眼的疖子,“多重标准”才是内核隐藏的溃烂腐败的脓水。显然,仅仅针对“高考移民”用药是难以治愈高考不公之病的;而通过强权手段打击一种表层不公而巩固另一种深层不公,实际上是更大的不公。

      也许,什么时候高考报名不再需要“资格”了,“高考移民”也就自动消失了,而高考公平才真正到来了。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