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高校?起码博士! 凛冽寒风挡不住求职者的热情。昨日(12月5日),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中大正式拉开帷幕,首场研究生专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2万多名求职者,在这场就业竞争中高校成了研究生们心中最具魅力的明星,但传来的信息也让硕士们颇感沮丧:想进高校?起码博士!
据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黎启业主任介绍,研究生专场共有275家用人单位到场设摊,其中高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各占1/3左右,其余的为各类企事业单位。
一大早,招聘会刚开始,等候在外的求职者便争相入场占据有利位置,“如果去企业,本科毕业的时候就去了,既然读了研究生,就想做点和学术有关的事,例如高校或研究所什么的。”中大一位姓陈的女硕士这么说。
不过,她很快就遭遇了尴尬。“对不起,我们只招博士生。”昨日招聘会上的高校特别是广东高校面前很快就排起了长龙,但队伍中显然还有很多像陈硕士这样的求职者,并没有把用人单位的要求看清楚。
要进高校,超码博士!现场虽有近百家高校来招人,却没有让大家更乐观。中大、华工、暨大等重点院校均有博士学历的门槛,还有一些院校甚至开出工作经验、科研经验等条件。在华工的摊位前笔者看到,该校广告专业需要教师,但只要博士。有求职者对此发牢骚:现在中国高校广告专业有啥博士啊?
对此,华工招聘人员表示学校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对教师的科研要求比较高,硕士生很难胜任。至于有些专业可能国内博士还不多,学校主要是把眼光放到国外的优秀人才上。
当然,硕士生如很想进高校,也并不是一条缝都没有,一些地市级高校、中西部高校、广州的高职高专院校还是有一些职位可一试。
但同为研究生,多读几年少读几年那真是天壤之别。在九江学院的招聘启事上,硕士博士的待遇差别一目了然:应届博士研究生,年薪6-8万元,安家费若干,学位津贴每月1000元,住房优惠,可以低职高聘为副教授、教授等,还有科研经费;应届硕士研究生,年薪4万元,学位津贴每月200元,不享受住房等优惠政策。
昨日在求职现场,笔者还随机访问了几十位三年制和二年制的研究生,俗称“大硕士”、“小硕士”。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虽然用人单位在面试时会问问“大”、“小”,但总体来说学习年限对找工作没有特别影响。
暨南大学企业管理系的黄佳是“小硕士”,他笑称自己两个月来几乎投遍了所有行业,“我个人经验是国企和外企不会在乎是两年制还是三年制,但是想进高校就不一样,高校对这一点还是比较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