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6
    • 经验395
    • 文章29
    • 注册2006-03-17
    [转帖]中国教育何以“种瓜得豆”
    2月21日,新华网专稿介绍了美籍政治经济学家龙安志对中国教育的批评:虽经过了20多年的教育改革,中国面对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科研差距,还是只能望洋兴叹。失败的教育制度,使缺乏善于思考的人才成为中国迫在眉睫的危机,且造成学术秩序濒临瓦解和青少年犯罪激增的严峻局面。其在文章中援引中国教育部门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学生的思想和见解是“世界上最短视的”,一些名牌大学生成为“学无所用的废料”。
      中国教育为何“种瓜得豆”?
      是中国的学生天资愚钝吗?不是的,中国学生的聪颖有口皆碑。是中国学生无论学好学坏一个样,导致动力不足吗?也不是的,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尚欠发达,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加倍努力。是中国的学校条件特别差,导致教学受到影响吗?也不是的,虽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相对不高,但在多年的收费政策之下,学生家长所掏出的钱已经使许多中国学校具有了世界一流的硬件条件。
      中国教育之所以“种瓜得豆”,原因可能有很多,笔者认为,以下两点或为主要原因:
      考试制度的不当害了教育。由于不当的考试内容和方式,导致多数中小学采取填鸭战术、题海战术,大打时间战、疲劳战,使天资卓越的好学生也被拖乏,而能力稍差些的学生就被拖垮,由此导致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如此疲倦的学生,丧失理想乃至“最短视”,并不意外。
      其次,长期对教育乱收费的纵容或默许,害了教育。因为乱收费的被默许,学校的办学目标逐渐异化,一位重点中学的学生处负责人曾私下告诉笔者,现在学校在决定招生特别是分数不太高的学生时,首先想的并不是要将其培养成什么样子,择校费才是第一考虑。而教师们在看到缴纳了巨额择校费而成绩比较一般的学生时,内心甚至充满不屑,至少责任感已经大为降低。
      对教育乱收费的默许乃至鼓励,还使学校逐渐充满世俗的铜臭气,远离了理想色彩,不再是一块净土。培养什么人已经不再重要,“收钱”才是“硬道理”。正如龙安志先生所批评的那样,许多人关注的是教育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而不是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资源的价值。
      在这些负面因素的夹击下,虽然我们有着“望子成龙”、“望生成龙”的良好教育传统,然而造就出“世界上最短视的”学生确实也毫不奇怪。
    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