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转帖]毕业生召回,学校的新售后服务
    时间:2006年04月07日11: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林金芳】
 
  长春师范学院日前宣布,今年6月起,学校将正式施行“毕业生召回”制度。学校向其毕业生所在的各个用人单位郑重许下“售后服务”承诺:用人单位在聘用后,如果对本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工作能力等方面不满意,学校可将学生“召回”,施以“一对一的强化培训”。(《新安晚报》4月5日)

  在此之前,宁波高专、无锡交通技师学院,以及青岛、威海等地的一些院校,陆续出现了类似做法。“不合格的学生”为啥能毕业?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吗?一切由“用人单位说了算”?对此,有专家提出了这三个疑问。“不合格的学生”为啥能毕业?我想,教育一般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大学教育概莫能外。此外,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与众多“用人单位”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大学教育的标准“具有内适性,反映的是以学术和教师为导向”。相反,教育一旦直面多样化的市场,这种单一的人才标准就显得有点“孤芳自赏”,相比之下,大众化的质量标准更世俗化和功利化。这样的反差中,校园里即使很合格的学生,同样也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所适从。“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一直以来,学校,特别是大学,对于学生,就像“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顶多五年、十年后搞一个“成功人士”校友会,让他们回母校捐捐款。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仅限于人才生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按理说,实践才是检验人才的惟一标准,可高等教育恰恰在这一环中缺席了。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不像以前那样,是那种纵向的服从与被服从的身份关系,而是一种契约———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平等主体之间法律关系。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意味着大学教育必须面向市场,遵循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售后服务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这种“售后服务”,突出了学生作为消费者的地位,也迫使高等教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学生权利的回归,是利于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权不是专属高校,市场的参与意味着市场话语权的介入,这也在倒逼大学转变原有的教育质量观。“毕业生召回”,这种提法把毕业生与工业产品相类比,虽然存在“异化学生”和“功利异向”之嫌,颇为某些人道主义学者所不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却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提供了硬约束。

  是否一切均由“用人单位说了算”,这就需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了。我这里举一个例子,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在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工程学系,他们就为其毕业生提供一个为期5年的合格保证书。如果毕业生5年内的任何时间被要求在工作中应用某些技能,却在大学学习期间没有得到必要的培训,那么,他才可以免费重新入学以获取这些技能。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长春师范学院就是我的母校,我永远为她而感到骄傲!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QUOTE][b]下面引用由[u]雷达[/u]发表的内容:[/b]

        长春师范学院就是我的母校,我永远为她而感到骄傲![/QUOTE]
    呵呵,真没想到!
    敢于“产品”召回的,应该就是“质量”过硬的,至少是有保障的。为雷达老师感到骄傲,为长春师范学院感到骄傲![em05]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聚焦:毕业生为何“回炉再造”? [/B]
     
     时间:2006年04月12日07:48   【来源:新华网】 【作者:肖遥】  
     
      毕业生工作不称职,可退回学校“回炉再造”,直到用人单位满意。日前,国内一家高校宣布正式施行“毕业生召回”制度,以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售后服务”。

      “召回”本是一个商业词汇,指对汽车、家电等领域内的不合格产品实施的退回再造制度。如今,学校也依样画葫芦,将"召回"嫁接到学生身上,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据《人民日报》报道:长春师院对用人单位承诺,6月起对不能胜任工作的毕业生实行“召回”——

      日前,长春师范学院对外宣布,经过在2005届毕业生中的“试运行”,今年6月起,学校将正式施行“毕业生召回”制度,近期计划从一些分配到农村的毕业生入手试点推行。在此之前,宁波、无锡、青岛、威海等地的一些院校,也陆续出现了类似做法,这些学校对用人单位承诺,不能胜任的学生将被“回炉再造”。

      [B]初衷:缓解就业压力,保证就业质量[/B]

      长春师范学院就业指导处处长高文辉解释说,“毕业生召回”是受汽车、冰箱等产品召回的启发。近几年学校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发现有些毕业生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如能及时对这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可帮助毕业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除了被动的“召回”外,毕业生也可主动向学校提出申请,及时回来补充新的知识技能。

      高文辉认为,“召回”制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延伸到用人单位,使得学校与用人单位在就业工作上形成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毕业生就业压力。

      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一位负责人也认为,此举一方面可以提高学校诚信度,另一方面也维护了用人单位的利益,还可以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提倡。

      [B]质疑:召回的学生是否不合格?不合格的为什么能毕业?[/B]

      不过,出于一番苦心的“召回”制,能否真正奏效,对此,社会上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有学生表示:“要是被学校‘召回’,还不如到其他单位试试。”近日,北京一项针对毕业生和在校生的调查也显示,九成被调查学生表示不愿意被召回,大多是因为“太丢面子”。

      高文辉说,由于“召回”制到目前还没有付诸实施,许多人有一些误解,以为召回的毕业生就一定是不合格的毕业生。她拿出承诺书一再强调,召回的毕业生并非完全是不合格的。

      记者看到,承诺书上写明了三类“召回”对象:凡长春师范学院毕业、立志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工作中认为自身专业知识、基本技能需要更新的;用人单位认为在某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的。承诺书上还列出了两个培训目标:一是使用人单位享受学校提供的“专业知识扎实、基本功过硬”、“素质高、能力强”的合格人才免费“售后服务”;二是让毕业生感受到母校的关怀。

      不过,更多的质疑声在于:如果“召回”的对象确实“不够合格”,那么,为什么不合格的学生能毕业?有业内人士认为,让不具备毕业条件的学生轻松过关,将其推向社会,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暴露出部分高校在扩招背景下粗放式教育的弊端。另一名就业专家分析说,如果用人单位对个别毕业生的“不满”是一种“真需求”,学校更应当反省几年的教学为何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而不能总是“亡羊”了,才想起来去“补牢”。更有人评论说,实行“召回”制,本身就是对学校教育的自我否定。

      [B]隐痛:为就业率想办法,向就业“潜规则”低头[/B]

      据介绍,今年长春师范学院计划从一些分配到农村的毕业生入手,试点推行毕业生“召回”,将有针对性地对“召回”的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的强化培训。

      另一名学校的负责人则认为,不少学校之所以搞“召回”制,其“真实原因”在于近几年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大量“滞销”,学校不得不用这种形式为学生的就业以及为学校的就业率想办法。

      有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国家发改委就业司人士日前表示,2006年我国过剩劳动力将达到1400万人,其中大学毕业生为413万人,比去年再增75万人,这意味着用人单位的主动权将越来越大。

      有专家分析,在当前就业市场供求失衡、用人单位说了算的现状下,学校推行“召回”制,实质上是迁就了用人单位,是在观念上对就业“潜规则”的一种默认甚至低头。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