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转帖]大学生天河城门口“建”山区教室 引起市民对山区教育强烈关注
        2006-04-24 09:44:23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严慧芳
     
     
      图:旧课桌引发这名小朋友的好奇心

      其在此办公共艺术展,引起市民对山区教育强烈关注

      10张破烂不堪的桌椅,一块贴满照片的展板,两本留言册,加上一个玻璃制的募捐箱。昨日,中国美术学院大四学生余峰,在天河城广场展示了自己的毕业创作——“朗朗书声”,引起了上千位逛街市民的驻足欣赏,广东省青年发展基金会在现场设立的募捐箱也得到了热烈的回应,很快就满了。
      
      买新桌换旧桌办展览

      “感谢作者给我的童年回忆,以及带给我的思想感动,希望更多人可以思考我们的现在,珍惜现在拥有的,我会叫上朋友们来看这个展览。”24岁的王佳在留言簿上写道。而70岁的广州市民冼老伯,看着展板照片里那些破旧的教室、摇摇欲坠的校舍,他沉默了许久。他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下乡时见到的山区教育也是这个样子,“我很震撼,没想到广东还有这样的小学,实在不应该”,冼老伯认为,“实物展览很有教育意义,能更直观地引起社会关注。”

      出生于江西景德镇的余峰,在广东河源市考察了一个月,走访了20多所小学,最后花了4000多元用崭新的课桌椅从其中一所小学“兑换”出38套破烂的桌椅,并找车运回了广州。即将毕业于中国第一个设立公共艺术专业的美术院校,余峰说,自己还在尝试。“最起码要让公众看得明白,而让公众参与进来,引起公众感动,我觉得更是公共艺术的要义。”
      
      现场募捐箱很快爆满

      周日的天河城广场人来人往,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多数市民都被这奇特的展览吸引住了脚步。随后从展板的照片上获取更多信息,不少市民都有感而发,有的市民干脆在留言本上写下“震惊”两字。带着孩子逛街的市民则把这个展览作为一次教育的机会,让孩子坐在摇摇晃晃的椅子上,体会山区孩子的艰苦。广东省青年发展基金会在现场设立的募捐箱,很快就满了。筹资宣传部的梁先生表示,用这种实物展览的方式,把整个山区“教室”搬到城市闹市区,引起社会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关注,这种方式比较少见。

      尽管下午遭遇雷雨,展览仍然一直坚持到晚上近9时。不少外国友人也参与到这个展览中,并捐款留言。余峰说,这个公共艺术展览效果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想。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创新之举!效果不错!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山区小学破桌椅成展品刺疼了谁? [/B]
     
      时间:2006年04月27日07:21   【来源:红网】 【作者:王学进】
     
      4月24日,广州天河城广场,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公共艺术展览:10多套破得不能再破的课桌椅摆放在广场上,一旁还有一个图片展版,图片上都是一些有关山区学校和山区孩童的内容。一张课桌前挂着一块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朗朗书声》,作者余峰,中国美术学院”等字样。

      这些桌椅全都有20多年历史,是余峰从河源市和平县利源镇中心小学运到这里的,一个星期前,余峰送给了该中心小学38套课桌椅。(4月25日《信息时报》)

      余峰,这位中国美术学院城市雕塑专业大四学生值得我们记取。他给利源镇中心小学无偿捐助38套课桌椅的义举让人感动,他在天河城广场一手策划的此次公共艺术展令人瞩目和动容。别以为,学艺术的人想象力丰富,将余峰此举视为行为艺术,那可就错了。他要不是对中国的城乡教育差别有着深刻清醒的认识,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公民责任,绝对不可能萌发出这样的艺术创意。

      在此,我必须澄清一点,此次展览名为公共艺术展,其实与艺术无关,它是写实,是照搬,一点也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也正因为这点,这场展览才更加震撼人心!我长久地注视着该报道配发的新闻照片,照片上两个城市娃娃正站在破烂的课椅边,看着抚摸着,感受着和自己使用的完全不同的桌椅,一脸好奇。此情此景,让人浮想连翩。两位孩子尚小,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农村的小孩是在怎么样艰难的环境中求学的,当然也不知道城乡教育的差别有多大。

      但大人应该知道。据新华网消息,近期公布的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显示,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城市人口中高学历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教育差距已经成为了我国城乡差距中最主要、最显著的差距(2005年2月15日《南方都市报》)。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就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政策。半个多世纪来,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在一切公共资源分配方面都不遗余力地向城市倾斜,教育投入也是毫无例外地“以城市为中心”。我国的教育投入本来就少,加上政策的倾斜,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更难得到保证。据查,2002年,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全部教育投入的23%。如此一来,城市学校建设得越来越漂亮,现代化设施越来越完备,而农村学校的校舍则依然陈旧,有的学校仍然建在祠堂里或者就在危房里上课,城市的小学生早就玩得精熟的电脑技术,如什么伊妹儿、QQ、博客,农村学生连电脑边都没碰上。利源镇中心小学毕竟处在广东这样的发达地区,其课桌椅尚且这么破烂,要是地处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村学校呢,情形要比这糟糕得多。事实是,落后的农村教育现状正制约“三农问题”的解决,并且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要对余峰一人举办的这场特殊的公共艺术展报以热烈的掌声。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