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5月01日22:16 央视-新闻会客厅
5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播出《柏晓莉:让青春充满亮色》,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走进《新闻会客厅》,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地方似乎是很难达到的,比方说南极点、北极点、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但是人们始终想尽办法,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借助外力总能达到。而今天我们说的这个地方,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想尽办法,希望能够走近它,却碰到很多困难,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连续四天请四位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来跟我们做一个交流,希望通过我们的谈话,能够帮助每一个人,离我们自己的心灵,离我们所爱的、所关注的人的心灵更近一点。我们想就按照一个人的成长的历程,我们先从孩子说起。
2006年4月22日,在北京友谊医院的五楼大厅, 一场特殊的讲座即将开始,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它涉及的话题跟“性”有关,讲座针对的人群是那些刚刚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这个讲座的通知只是刊登在北京几家报纸上,没有进行专门组织的主办方也并不知道现场能来多少人。
柏晓莉:“平时的讲座都没有座位,但今天却是这样,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谈的是“性”,是向青少年来谈,因为中国的传统思维,这个话题在谈论起来的时候,就充满了尴尬。”
主持人:今天我们节目请到的就是刚才短片当中看到的碰到尴尬的那位医生,给你做一个介绍,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心理门诊的副主任柏晓莉。您好。
柏晓莉:你好。
主持人:刚才这个场面是你们做这种讲座来讲,人数最少的一次,在这之前您想到了吗?
柏晓莉:想到了,到五楼大厅的时候,我就跟我一块的同事就说,我说我判断今天的人会非常少。
主持人:您都有这个预感了,为什么还要在这个题目当中明确地把性提出来?
柏晓莉:好像我们再不敢提那个,提的就更少了,公开的讲座我想我们是凭着一种科学的认识,给大家一个非常正面的引导,但是有时候这种黄色的,家里越遮遮掩掩,不告诉孩子性是怎么回事,孩子的青春期一样会来到,他一样会对性有很多的好奇,他如果从一个正面渠道得不到,他就会想,去看看,我不知道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再加上小孩的好奇心特别强,他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网站,去猎奇。
在为数不多的听课者当中,这个穿黄色衣服的小男孩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不仅因为他是现场年龄最小的一个孩子,还在于他是唯一一个和妈妈一起来听讲座的。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讲座期间,小男孩曾经几次离开座位,当我们问他为什么时,他说自己听不明白,但是妈妈听懂了回家就可以告诉他。
采访妈妈:“可以说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靠的就是家长的教育。我在小的时候,妈妈是个粗心的人,很多东西是从爸爸那里学到的,但是毕竟我是女孩,有些是学不到的。我就想到,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不要再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 ,我不想让他走弯路。”
主持人:这是在您的讲座的现场,我们的记者发现的一对母子,你觉得像他的妈妈带他来这种行为,您是鼓励的吗?
柏晓莉:鼓励,因为我觉得妈妈的想法非常好。
主持人:那位妈妈呢,我们的记者也问到她自己的一些成长经历,她的一个观点就是说,概括起来就是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您有同样这样的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也是这样的是吗?
柏晓莉:我比较同意这样的观点是,因为门诊特别多的病人,你能知道一代一代就是这么复制的,复制了上一代人教育他的那种模式,而他呢,带着这种模式,组建了新的家庭,在新的家庭里面,又用相同的模式去处理他的孩子的问题,这样孩子就带着一肚子的困惑和问题来看医生了。
主持人:您所在的这个心理咨询门诊,其实是针对任何人群的?
柏晓莉:是。
主持人:青少年病人来这就诊的占到多大的比例?
柏晓莉:大概占了50%。
主持人:一半都是青少年?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