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0
    • 经验624
    • 文章71
    • 注册2005-07-18
    [原创]
    “目前的教育思维模式”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目前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当前解决教育问题时的一般思考过程,用图示的方式给大家表达出来。
         如图。[IMGA]http://cn.f11.yahoofs.com/users/43e2b92czfd1fb07a/8898/__sr_/764ccnb.jpg?phYK2fEB6bMzZopz[/IMGA]
      我们做得最多的工作是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
      先说知识教育。
      怎么向学生传授知识呢?就是用讲课的方式把课本的知识用语言和其他的辅助方式,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怎么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呢?或者说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一般的用三种方式:多讲、多练、多考试。
      多讲就是讲了一次不明白再讲一次,一节课讲不明白,就再讲一节课。
      多练就是多抄写。记不住就反复的抄。我们的认识就是练习次数越多,记得就愈牢。
      多考试就是通过考试让学生失败,让学生感到难堪,不好意思,不好向家长交待,就会激发学习动力而努力。没学习动力就多考试,多让他们感受失败。
    目前不是轻视品德教育,而是二元化的品德教育。德育部门的教育理论有一套要求,实际上任课老师自己又有另一套要求。双套并行。
      德育部门的教育理论洋洋几十万言。制定了每一位教师都没记住的分层递进的五大教育目标: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各有各的认知目标和行为目标。依据这些教育目标,中央和各地主管部门再制定不同年级的具体教育计划。这些教育计划不外乎两类活动:宣传说教和各类活动。宣传说教包括听报告和读书读材料。活动包括座谈讨论,参观访问,实践劳动,等等。
    这些活动对老师来说是不能不完成的任务,而不是需求。因为与严阵以待的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成绩没有关系。与解决学生的纪律问题没有关系。但又不能不做,因为直接牵扯着老师自己的生存需要。拖着不干,轻者受领导批评,扣发奖金,重者,就等着下岗吧。所以就算不愿干,也得应付。至于效果,看不见摸不着,谁不能总结出个几条来?
    教师有自己的品德教育要求,就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老实听话。这是知识教育最迫切的环境条件。学生不守纪律,上课散漫,回家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提高不上去,所以,把学生整治老实听话,保障知识传授正常进行是品德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分层递进的五大教育目标,距离实际需要很远很远,学生老实不老实很迫切很迫切。所在老师头脑里的品德教育就是怎样让学生听话一条。
    教育方法先是耐心说服,老师挺话的学生,不管老师讲的道理明白不明白,一说就害怕,就听。
      表现好的,就是听老师话老实的,表扬奖励,没有物质奖,给优秀称号,吸引其他的学生仿效,
      当然说服这种方法,不是都买账。散漫成习惯的,这耳朵听,那耳朵冒。心里就跟老师犯顶的,是绝对听不进去的,因为即使老师说煤球是黑的,他也认为是错。
      下一种方法就是惩罚。用语言的是恶语相加,大声呵斥。向他们示老师之威。暂时剥夺上课权利,站办公室。其他学生都在上课,你单独的站在办公室里,让你难堪。如果不是一个学生,两个、三个,就有了伴侣,不再孤独,也就不那么难堪了。如果是第一次,很难为情,还可能管用,被罚站了许多次,习以为常也不再管用了。嘻嘻哈哈,倒很快活。
      请家长是惩罚的方式之一。就是我管不了,逼着家长一次次往学校跑。老师不断的告状,不断地让家长难堪,逼着家长管自己的孩子。用兵法就是“围魏救赵”。老实家长被弄得好没脸,最怕老师传唤。而有钱的,有权的,有文化的,混横霸道的,是从高处向下俯视小小老师的,当然不怕,敢跟你顶撞辩白。这就是论坛上不断呼吁的:家长不配合怎么办?
      还不管用,再升级就危险了。气急的时候失态,进行公开体罚,扇学生的嘴巴,家长找学校,告教育局,到媒体张扬。老师受处分是最终结局。
      不敢明目张胆,就变相体罚。什么“心罚”,就是不打不骂,还让你难受,又抓不住老师把柄。就是把你逼得自杀了,都没我什么关系。
      许多的老师日复一日地按照这个思路解决出现的问题。
      知识教育的教学改革是在这种模式基础上的变革,像“快乐教学”“兴趣教学”“探究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企图寻找比较好的灌输方法。
      品德教育改革也是研究如何完成分层次的五大教育目标。而教师依然苦苦的思考着怎样把学生整治老实的办法。
      现在最大的进步是遮遮盖盖的习惯打开了一点点缝隙。不再硬着头皮,昧着良心说什么成绩与缺点永远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比。不得不承认多年的品德教育“不尽人意”。
    而知识教育的结果,是培养出一部分获得高分数的优秀学生。也造就出一部分对知识,对学校,对老师深仇大恨的学生。这就是屡屡出现殴打老师打校长的案例,其中还有已经长大成人,混入社会多年,还回来报仇的案例。
      更多的是老实听话,胆小怕事,厌烦学习的老好人。
      勇敢的没有好学生 。敢和老师顶嘴,敢打老师,敢于打同学,敢于打群架,打得头破血流进公安局也不在乎,不怕请家长,不怕受处分,勇敢的很,是好学生吗?
      好学生不勇敢。三好学生、五好学生都胆小怕事,明哲保身。没有一个好学生像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中所赏识的,为了主持正义,保护被欺负的同学,敢于和欺负人的学生打架。
      好学生在我们培养教育下成了胆小怕事的窝囊废。
       在我们的反复惩罚的锻炼下,又造就了一批胆大妄为的挑战者。
    我在思考,传统的这种思路是否符合知识学习的动力规律?是否符合学生品德认识的转变规律?我所做的一切,就是给大家寻找一条新的教育思路。
      有的老师在QQ上问我:您的经验很好,为什么我学不了?
      目前我还没有对教育方法进行探讨,做的都是对要解决的问题,怎样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走一条更有效果,更科学的新路?
      这就是知识学习的动力来源于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学习动力心理循环理论”。可以将品德教育和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我认为我的局部实验是成功的,也得到部分老师的认可,但是要让更多的老师接受,让主管教育的领导专家接受,还需漫长的时日。


    欢迎访问我的个人主页《知识学习动力心理研究》网址是:http://free.6to23.com/wangfanghugo/
    搬山不止的BLOG内容相同网址是:http://blog.sina.com.cn/u/1140311887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4
      • 经验9065
      • 文章202
      • 注册2006-03-18
      学习!

      欢迎光临:

      http://blog.eduol.cn/user1/jtjszhz/index.html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78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