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转帖]毕业了,去踢两场告别球赛
        2006-06-24 09:52:19  来源: 南方都市报    

     
      街谈
      
      又是一年离校时。毕业的大学生们与往日离校时的归心似箭相比,总是希冀时间过得更慢些,这四年里想留住的太多了,在四面哀歌中抱头痛哭的除了恋人就是朋友,这自不待言,可人总是留不住的。能留下的无非是一堆书,一床卧具,几只暖水瓶而已。

      报载,近来有毕业生在学校论坛里发帖号召同学进行“烧砸扔”,应者云集。像暖水瓶这样的身外之物,在毕业之际成为排解心情的绝佳道具,于理不合,于情可原。其实“烧砸扔”与“吃喝打”早就是大学毕业时的保留剧目,并不鲜见。

      “烧砸扔”究其原因,还是郁闷所致。有的没拿到两证,有的失恋,有的失业,有的既失恋又失业,迷茫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校园里一个个不安分加焦虑的青年,随便有个突发事由,都能引发喧哗与骚乱。这些天,有学生因为学校半夜断电看不到世界杯转播,在宿舍楼烧书砸瓶;也有学生因为拿到的毕业证与学校允诺的不符,群起抗议……

      俺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上大学,彼时流行一个词汇:郁闷。大学四年,没听说过有谁不郁闷的,就这样郁闷了四年郁闷到毕业了。当年住六楼,热水瓶砸下去一声脆响,倘若装上水,则是一声闷响,水花四溅,何其快哉。凡是能扔出响的,通通拿到阳台做自由落体实验。

      学生们之所以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乃因其以为可以建设一个新世界而不得。过去总是郁闷的,未来总是迷茫的。想想看,无数次奔波于各个招聘场所,无数次被拒绝,焉能不郁闷?这时候才会觉得大学四年学的那些课程不能让自己安身立命。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为了逃脱这种失败的回忆,只好来一点出格的行为,也算是发泄了青年人多余的“力多比”。

      如果从物权的角度看,这些累赘的东西,物主怎么处理都行。但话说回来,四年的象牙塔生涯,留下一堆工业垃圾和灰烬似乎也不妥。不论是埋怨学校还是埋怨社会,曲折的道路还是要寻找出路,砸烧带来的短暂快感并无助于事情的解决。

      毕业生不如将这些用书、生活用品捐出来,让校方在开学后再以低价卖给(或发给)一些新入学的贫寒子弟,也算善事一桩。上则回报母校,下则惠及后生。至于快感与发泄,世界杯仍然还在上演,不如效仿明星布阵,去踢两场告别球赛,不悔曾经年少激情走一回。

      轻轻地走,正如你轻轻地来。

      贾葭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QUOTE][b]下面引用由[u]雷达[/u]发表的内容:[/b]

          2006-06-24 09:52:19  来源: 南方都市报    

       
        街谈
        
        又是一年离校时。毕业的大学生们与往日离校时的归心似箭相比,总是希冀时间过得更慢些,这四...[/QUOTE]
      表示赞成!倡议做个文明的毕业生。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喊楼,喊楼,多少毕业的愁绪在心头
         
            2006-07-05 11:31:51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草暖

         
          
          街谈
          
          最近这段时间,路过一些高校的门口,经常能看到有一群群的毕业生,披着“隆重”的黑色学位服,相互合影留念,而那些白发老师,则一点脾气也没有地做着学生们拍照的“道具”。这个门口,是他们告别学生生活的一扇大门,也是他们跨入纷繁社会的一扇大门。毕业,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一种结束,也是一个开始。因此,身在其中的毕业生,对于毕业的那一刻,会有着许多纪念的方式,会有着许多表达的方式。无论是对过去的同窗生活的纪念,还是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他们都纷纷在毕业的这一刻,放飞自己真挚的想法,甚至还会把一些隐藏在内心的情感纷纷拉到亮处。

          过去,最普遍的就是赠言、留影、聚会、旅游等。现在,据说很多毕业生通过制作班级博客和班级网页来纪念毕业。不过这些都是“例牌”,算不上太有创意。还是看看中山大学毕业生们的新意思吧。有记者近日捕捉到了这样一幕:一群即将毕业的男生在女生楼下集体大声表白“×××,我爱你”,女生们在楼上大声回应“我们也爱你”。其实这一“喊楼”活动,已经成为中山大学毕业生十多年的传统了,对他们来说只是继承和发扬一番。不过对于传统之外的人来说,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慕、不舍和祝福还是别有韵味(昨日《广州日报》)。

          即便是一种个体情感的表达,也是以一种集体的方式。似乎在这种时刻,任何个体的行为、任何个体的心思都不足以承载那种情感的分量。这个时刻,集体的勇气也成为了个人的勇气,集体的声音也成为了个人的心声。

          再也没有比此刻更团结的时刻了。在共同成长的那段时光,所发生过的一切冲突、隔阂、猜忌、嫉妒等不快,在这一场大声的“喊楼”中,在这种特殊而热烈的表达中,统统得以释放。因为,没有比离别的槛更难迈过的槛,没有比分手的结更难解的结了。

          当然,我相信,在这些“喊楼”的声音当中,不乏有真正是为了隐藏在内心的对女同学的爱慕之情,这种特殊的青春的表达方式,在男生和女生以后的岁月里不复重现,也因为其特殊而难忘,也因为其难忘而珍藏,那是一种多么纯良的呐喊的感情!

          “喊楼”喊出了一片同窗之谊的不舍之情,但仔细想想,又何尝不是集体向未来挑战的一群“打气”之声?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78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