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本报记者体验性家教之游说篇
家长大道理全懂就是不动真格
性家教行动A组 多数家长不反对这种做法[/B]
有一位身着米色T恤,大约40岁上下的男家长坐在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看报纸,甚至没有抬头看我们的牌子。
记者上前开始自我推销。
“我早就看到你们了,挺好的。”这位家长折起报纸。
这位家长有一个正在读初二的女孩。父女之间怎么就这类问题交流?记者来了兴趣。“性知识,聊呀,我们家很开放的。在她发育,来月经的时候我们就会告诉她男女的不同。但是更深的东西现在讲还太早吧?”他只操心孩子别真的早恋了。“女孩子是比较麻烦,我就跟她说以学习为重,正常交往就行了。”
虽然是个自认开明的家长,但他表示不会接受“性家教”。“我们自己讲就挺好的呀!不过你们这样做确实是需要的,现在的孩子成熟太早了,学校又教不了什么。我都没听我女儿说过学校上这种课。”
记者询问了6个家长,除了2位不愿搭理我们的外,其余家长都对我们的做法表示认同。
[B]一位家长:以为你们要收费[/B]
马路对面一位30多岁的女家长,身穿红色上衣,戴着墨镜,看起来挺好说话的。后来得知她叫王灵(化名)“我们是义务的……”记者话没说完就被她打断。
“我刚看你们的牌子还以为你们要收费呢!”
记者看看手中的牌子无语,指不定丧失了多少目标客户呢!
“会提到关于‘性’的话题吗?”
“不会吧,怎么说啊,说什么啊?”王灵开始笑。
“您觉得有没有必要让我们和你女儿聊聊?其实很有可能她有些话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说,觉得不好意思,但可能我们对她是陌生的,会说出来。”
“可以啊!下星期吧,她就考完了,到时你们能到我家来吗?”
“最好能够明后两天,刚好是周末嘛!”记者说。
王灵同意与女儿商量一下,留下了家里电话。
[B]儿子梦遗父母难启齿[/B]
记者又瞄上坐在路边绿化带沿子上的一男一女两位家长。
“没有,我们从来没和孩子聊过这些事情。”这位30多岁的大姐说。“怎么开口啊?太不好意思了。”这位大姐的儿子今年初二。她连发现儿子梦遗都不知道怎么说,“我告诉他爸爸,但都不知道怎么说,就搁下了。”
她的做法就是看牢儿子,不让他上网,和坏孩子混在一起。但最担心的是儿子开始有点不服管了。
“看得牢吗?”记者反问。
大姐不答。“我想帮他请家教,你们有没有办法让他好好学?”
似乎和我们的初衷不太相符。但记者还是留下了电话。“我们主要是对青春期孩子性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像刚才您提到的不好意思和孩子开口,可能我们就比较没顾虑了。”
但截至发稿时,她都没拨打过记者的电话。
[B]父亲:知子莫若父[/B]
而那位男士则不太好接触。等记者介绍完来意,这位家长的身体往后靠了靠,似乎在拉远与记者之间的距离。
“这个有学校教吧。”这位男家长表示自己很少关心孩子性知识的获取。
“您知道一学年有几堂这样的课吗?您孩子是否会对性方面有些困惑呢?”
“我不知道他们上几堂课,我儿子没有什么困惑!有,我也会知道的,知子莫若父。”这位家长很肯定地说,但刚才还在和记者直视的眼睛开始转向前方,似乎很回避记者的提问。
正当记者继续追问的时候,儿子来了。他起身拍拍裤子上的灰尘,笑着迎上儿子。
[B]性家教行动B组 被“男家长”“忽悠”[/B]
之后的一天,记者并没有苦等到“中年男家长”和女家长的电话。
6月24日早晨,记者拨通了“男家长”的电话。接电话的像是一个年轻人。记者提起前一天通电话的事,问什么时候可以和他女儿见面,对方却说不是他打的电话,也不知道什么“性家教”的事。
“那会不会是你父亲打的?这个电话还有别人用吗?”记者追问。
“我父亲在外地老家呢,怎么可能?”年轻男子说自己才18岁,电话可能是他的哥们儿打的。
“那你哥们儿多大了?”记者不甘心。
“跟我一样大。”男子的口气有点不耐烦。
是什么原因使得结果和前一天的情形相差如此之大?记者善意的猜想,也许因为是男记者打的电话,“男家长”不放心让他教女儿而改变了主意。
6月25日,女记者又拨通“男家长”的电话,接电话的还是年轻人,仍不承认与记者有过联系。
忽然醒悟:不是被人给“忽悠”了吧?
[B]女家长临时改主意[/B]
记者致电那个10岁男孩的妈妈时,对方讲话很谨慎。
“哦,我还没有想好,我得和孩子爸爸商量一下。”女家长表示和儿子直接交流比较难。“但究竟有没有必要专门请个家教呢?”她说,要是普通的家教能辅助地做一些性知识方面的教育就挺好了。
在被女家长礼貌拒绝之后,记者把希望寄托在高中女生身上,遗憾的是,那个要电话号码的女生杳无音讯。她没有留下电话,她恳切的眼神流露出她需要帮助,但是她在哪呢?
[B]■ 记者努力的游说没能让家长动心[/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