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8
    • 经验113
    • 文章22
    • 注册2005-05-28
    为“中国母亲”呐喊
    为“中国母亲”呐喊
        近日悉闻由浙江长城影视公司、温州电视台联合摄制的20集电视连续剧《中国母亲》将在诸暨东白湖镇开机。《中国母亲》剧讲述的是浙南贫困山区的一位农家妇女,含辛茹苦将4个子女培养成4个博士的故事。她是由浙江省作家杜文和在长达4年的创作过程中,多次深入浙南山区,从各地几百个博士家庭中,选取多个典型跟踪采访,获取了大量寒门父母呕心沥血将子女培养成才的故事,塑造出这一平凡、真实而又感人至深的“中国母亲”形象。
       这确实是一个感人的、伟大的母亲故事啊!剧本取名“中国母亲”,我想也许有其深意,这样感人的母亲,只有我们中国才有。中国的母亲伟大啊!!!了解了剧本的梗概,我们的眼前就很容易出现一个含辛茹苦的中国母亲的形象。起早摸黑的干活,在田地里耕种,在猪圈里养猪,吃的是剩饭冷汤,睡的是草席薄被,缝头抠面,站在路口期盼外出读书的儿女归来。她们以牺牲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年华,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让自己的孩子能上得起学,读地起书。在中国的土地上,几亿的家庭中这样的母亲到底有多少个啊?
        这样的母亲当然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国几千年的中华美德的结晶。这样的伟大的母亲也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社会的楷模,人们称颂的榜样。她们一次次的被报道,一次次的被宣传,一次次的写进书里,一次次的被报纸刊登。然而,令我费解的是,在二十一世纪国家提出奔小康,义务教育普及近二十年的今天,还有类似的“中国母亲”,且越来越多。她们还在为自己的孩子上学的学费而发愁,还在为自己的孩子读书的经济问题而一愁末展。甚至沦落到去卖血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的地步。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这样的“中国母亲”,她却只能换取社会对她的毫无意义的颂赞。其实,她的作为应该是对我们这个社会的控诉!!!这就是我们平等的教育吗?这就是我们和谐的社会吗?请擦亮眼睛看看在所谓的“美德”的背后的教育和社会吧。
       请看报道《教育消费昂贵,农民十三年纯收入才养一个大学生》:据统计,全国高校生均学费已经从1995年80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5000元左右,而进入新校区的学生的学费则在6000元左右;住宿费从1995年的27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1000~1200元;再加上吃饭、穿衣等,平均每个大学生每年的费用在1万元左右,4年大学需要4万元左右。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9422元和2936元,那么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居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可以说高等学校的收费标准已经逼近甚至在部分地区超过了我国广大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子女教育费用以成家庭理财第一需要》:据调查,从居民的储蓄目的看,"攒教育费"是居民储蓄的首要目的,依次是"养老"、"买房装修"和"预防意外",占比分别为18.9%、14.1%、11.8%和10.7%。《中国抚养孩子成本49万元,教育成本直线上升》: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徐安琪研究员最近发表了一个有关抚养孩子的经济成本的报告,在报告中,她根据2003年的物价水平,核算出徐汇区家长从孩子刚出生到30岁,共要在孩子身上投入49万元。如果从全国的水平来看,49万的数字显然是偏高的。但是,有一点同样勿庸置疑,在中国抚养孩子的成本正在呈几何级数增长。
        显而易见,孩子的抚养费正在逐年递增,教育成本正在累月增长。然而,对于我们的社会,我们国民的收入和经济能力来说,教育孩子,孩子的读书已经成为累赘和负担了。这真是我们社会的悲哀和教育的悲哀。经常听到身边的同事、朋友说养孩子是如何的累,不得不早早的为孩子准备一笔费用,为他将来上学用。听到真是莫名的悲哀,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沦丧到我们的孩子因为没有钱而读不起书的地步了,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堕落到因为钱而将孩子拒之校门外的地步了。难道我们让孩子受教育就要付出像“中国母亲”这样的代价才可以吗?
       “希望工程”还在全国如星星之火而燎原。但是他的速度永远也比不上学费和教育成本的增长。“希望工程”只能搭救“溺水者”,而对于那些众多的“好游者”、“初学者”只能隔岸做无奈的观望。这时候只有伟大的“中国母亲”挺身而出,做自己的孩子的“救世主”了。中国还有多少的孩子在“贫困线”上挣扎着,能给他们提供帮助的,能向他们伸出援助的双手的,这时候只有他们亲爱的母亲。
       我们只是一味的赞颂“中国母亲”的伟大,却没有看到在“中国母亲”背后的辛酸、无助、无奈、悲凉和冷漠。中国有多少的“中国母亲”并不值得骄傲,有一天,如果中国的教育不需要“中国母亲”,那才是值得我们的骄傲,那才是我们社会的骄傲,我们教育的骄傲。
    通讯地址:浙江苍南厅基四街33号
    个人主页:http://xubin.pkm.cn/
    E-meil:zjcnxubin@163.com
    QQ:112829414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积分2639
    • 经验23585
    • 文章1380
    • 注册2004-12-15
    欢迎徐斌老师的到来。希望你能常来这儿
    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
    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
    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积分546
    • 经验2688
    • 文章236
    • 注册2004-09-13
    历史上伟大的“中国母亲”那光辉的形象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如“刺字”的岳母,“三迁”的孟母……唉!现代的绝大多数母亲目光反而短浅的多!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8
      • 经验113
      • 文章22
      • 注册2005-05-28
      [QUOTE][b]下面引用由[u]绿水清风3[/u]发表的内容:[/b]

      欢迎徐斌老师的到来。希望你能常来这儿[/QUOTE]
      谢谢绿水清风3老师,一定多来学习.
      通讯地址:浙江苍南厅基四街33号
      个人主页:http://xubin.pkm.cn/
      E-meil:zjcnxubin@163.com
      QQ:112829414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8
        • 经验113
        • 文章22
        • 注册2005-05-28
        [QUOTE][b]下面引用由[u]大卫[/u]发表的内容:[/b]

        历史上伟大的“中国母亲”那光辉的形象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如“刺字”的岳母,“三迁”的孟母……唉!现代的绝大多数母亲目光反而短浅的多![/QUOTE]
        是啊,可叹....
        通讯地址:浙江苍南厅基四街33号
        个人主页:http://xubin.pkm.cn/
        E-meil:zjcnxubin@163.com
        QQ:112829414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