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1
    • 财富1
    • 积分4780
    • 经验80380
    • 文章3418
    • 注册2005-09-15
    难舍难割的深情(一)
    [B][SIZE=3]难割难舍的深情――再返馆陶县、房寨中学[/SIZE][/B][B][SIZE=3]张万祥[/SIZE][/B][SIZE=3]这又是一笔巨额欠账,本来应该是5月间写的,可是一则这段时间忙得焦头烂额,二则不想随意书写,因为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笔。于是,就拖到现在才补上这笔欠账。[/SIZE][ALIGN=center][SIZE=3]  我要写的是再返馆陶县、房寨中学的感受。去年12月12日,我初恋的单位-河北省邯郸地区馆陶县的房寨中学50年校庆,与房寨中学时隔30年,与馆陶县时隔25年,重[/SIZE][/ALIGN]
    [SIZE=3]返第二故乡,感慨多多,于是挥笔写了《重归“初恋”,重返故园》一篇达13000余字的文章。[/SIZE][SIZE=3]在那篇文章里,我说:“我们是[FACE=Times New Roman]1978[/SIZE]年年底举家迁往馆陶县城,到现在已经整整[FACE=Times New Roman]30[/FACE]年了;我们是[FACE=Times New Roman]1983[/FACE]年[FACE=Times New Roman]7[/FACE]月间举家迁往故乡――天津的,到现在离开馆陶已经是[FACE=Times New Roman]25[/FACE]年半了。人生有几个[FACE=Times New Roman]25[/FACE]年?有几个[FACE=Times New Roman]30[/FACE]年?而且我们在房寨中学生活工作了八年,在馆陶县生活工作了十三年。这八年、这十三年可是我们的人生青春期,是最宝贵最珍贵的时期啊!!几乎是一晃间,[FACE=Times New Roman]25[/FACE]年过去了,[FACE=Times New Roman]30[/FACE]年过去了。如今要再次踏进这片我们奉献了青春和爱情的土地,怎么能不激动?而且也许这是重返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们毕竟是六十五六的人了。再过几年,即使想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FACE][SIZE=3]在那篇文章的结尾处,我说:“我有这样几个心愿:[/SIZE][SIZE=3]第一,义务讲学是我可以做的一件事。[FACE=Times New Roman]13[/SIZE]日晚上,房寨中学校长张新建从房寨赶来,他向我敬酒。他邀请我明年春天给老师讲课。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我也是全国知名教育专家,[FACE=Times New Roman]2007[/FACE]年和[FACE=Times New Roman]2008[/FACE]年连续被教育部聘为全国培训班主任专家。在中小学继续教育网讲课[FACE=Times New Roman]50[/FACE]分钟[FACE=Times New Roman]3000[/FACE]元,到外地讲课一般是三个小时人家付给[FACE=Times New Roman]3000[/FACE]元。我对张校长说:“我有个条件,我讲课,你不能支付一分钱的报酬。我是回报。”我现在想,不仅不要报酬,而且要送给班主任书,我要武装班主任,改变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提升班主任素质。如果可能,带一二个徒弟。当时我对张校长说,只给我们报销车费就可以。现在,我决定车费也不让张校长报销,一切自理,不让房寨中学花一分钱。这样做,我有能力,而且心里更安定。[/FACE][SIZE=3]第二,为弥补过去的失职,我要付出一定行动。三十多年前,孟凡俊们连一支铅笔一张白纸都买不起,我却毫不知情,这是失职。明年春天再次回去,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弥补,帮一把现在的贫困学生。[/SIZE][SIZE=3]第三,明年春天,故地重游。[/SIZE][SIZE=3]我要偕同老伴重返房寨。不要前拥后呼,不要盛大酒宴,我们携手把房寨转个遍,转转房寨街里,看看昔日的公社,昔日的卫生院,昔日的供销社……[/SIZE][SIZE=3]如果可能,还想悄悄地不打扰任何人,在馆陶转转,在那里生活了五年啊![/SIZE][SIZE=3]第四,看望几位学生。[/SIZE][SIZE=3]要去看望张建夫,他是残疾人,听说开了个理发馆,娶了个四川来的媳妇,人家带来两个孩子,生活还可以。[/SIZE][SIZE=3]看望郝广献,老保姆的儿子,给广献的孩子留点钱。[/SIZE][SIZE=3]找找李书安,要当面对他说一声:对不起。[/SIZE][SIZE=3]看看郭荷莲,她是我的学生,后来她到馆陶百货公司工作,帮助我买了缝纫机。她的父亲郭凤安是馆陶县组织部长,平易近人,我们很聊得来。可惜听说已经去世了。[/SIZE][SIZE=3]还有一个心愿是见李帮民,我已经托工作在馆陶县教育局的学生――王成民帮助我寻找,哪怕到公安局派出所去查户籍。[/SIZE][SIZE=3]……,……”[/SIZE][SIZE=3]那时房寨中学张校长邀请我在今年天暖花开的时候给全校老师们讲一课,我答应了,条件是不收讲课费,只给我报销路费就可以了,而且吃在学校食堂,住在学生公寓,就当是我报恩。在半年间磋商中,我决定,一是,全部自费,包括我的重返车费;二是,给全校班主任赠书;三是,不拘条件,破格收二个徒弟。这次再返,我的主要目的,第一,给房寨中学和馆陶县老师们鼓劲;第二,看望生活在农村底层的老学生;第三,到我生活过八年的房寨好好走一走,到生活了五年的馆陶县城好好走一走;第四,特别要看望李帮民、找找郭荷莲。[/SIZE][SIZE=3]5月13日乘坐长途大巴到底邯郸,张校长等接我们到馆陶县。[/SIZE][SIZE=3]本来只想在房寨中学给老师们讲课鼓劲的,可是县里很重视,于是,安排给全县老师、校长、班主任代表讲一场,给馆陶中学老师们讲一场。我执意给房寨中学单独讲一讲。于是,就很忙了。[/SIZE][SIZE=3]5月14日中午,如愿到张建夫家,以之为联络点。他是残疾人,开了家理发店。一个四川籍妇女离异,带了两个孩子和他过日子。我看这女子太年轻,有些姿色。暗暗担心这婚姻迟早出现问题。张建夫已经60岁了,以后怎么办?心里隐隐作痛,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听说这个男孩,很不听话,张建夫是理发的。抽屉里一有钱,他就拿走。前些天,他回四川,看望他的父亲。这次,我也见到,这个孩子了,长得还不错。我只能请他好好照顾张建夫,这个孩子很会说话,他说:“这就是我的亲爸爸。”中午,我和事先请张建夫联系的几位我最想见到的老学生在房寨街里的一家餐馆聚会。这是时隔三十年的聚会。我已是望“人生古来稀”的七十奔的人了,而当年生龙活虎、乳臭未干的孩子如今已是两鬓苍苍了,都是当爷爷的人了。我们感叹,更多的是回忆当年的生活、当年的情景。[/SIZE][SIZE=3]参加聚会的有李书安、郭善忠、张建夫、苏朝俊、郝广超,闫书兴、广宪在北京打工,请不下假来,于是让他的爱人来了――一个利利索索很能干的四川籍女子。李书安是我最想见到的老学生。他的父亲是“历史反革命”――这在改革开放前可是比天还大的压力,这意味着他的下代、下下代,他的亲朋都难以抬头。不能上高中,不能上大学,在极左的地方,甚至不能上高小,孩子不能参加少先队。大人不能人党,很难入团。当干部,参军更是痴心梦想。这是一座不能翻过去的高山。在极左思想影响下,我当时不仅没有对李书安一视同仁,而且我记得在偶尔犯些小错的时候,还卑鄙地以他父亲的历史问题来压他批他。不知在他心灵间,自己是否给他留下伤疤。我那时干的是小人的勾当。我的一个心愿就是当面向他说一声“对不起”。来之前,我已经打听到他的电话,也通过几次话。知道他在县城里盖了房,他在县城里给人打工,生活很不错。这次我从县城到房寨,车有空座位,于是约他一路同行。三十几年,没有见的师生有说不完的话,白酒是一瓶接一瓶,十来个人,不下于六瓶。在酒桌上,我郑重其事地对李书安说:“老师过去对不起你,请你原谅!”他淡淡一笑,他说记不得什么了。看到他原谅了我,而且几十年憋在心里的话也说了出来,我觉得灵魂得到些许解脱。闫书兴,那时小小的个头,挺活泼,挺可爱。现在也是五十对岁的小老头了。他的父亲在肉类加工厂工作,那时供应紧张,也没少麻烦人家。尤其是孩子小,爱人奶水不足,需要买猪蹄补补,就托他父亲,人家哪次都没有驳过。要知道,当时,人家的地位要比老师高。那时,有位公社书记给全公社学校的老师开会,就讲,好好干。谁干得好,就提谁当售货员。[/SIZE][SIZE=3]郝广宪是我儿子的保姆的三儿子,也是我的学生。保姆夫妻早早去世了,因为太穷了。这次聚会,他爱人代表他来了。后来说什么也要我们到家里去看看,家在南拐渠,离这里不远,定的是下午四点到房寨中学,时间允许,而且特别想去看看。于是,打了出租车。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拨乱反正,力挽狂澜,彻底改变了农村面貌。房寨地区,原来别的不用说,就是吃都吃不饱,吃主要指山芋(地瓜),玉米,那时学生带黄色干粮就是富户,黄色即玉米面做的干粮。保姆家,两间低低矮矮的土房,连个柜子也没有,天热了,把冬天的衣服脱下挂在房梁上,或者把棉花掏出来,面就是夏天的衣服。现在,看广宪家的大门高高大大,可以开进手扶拖拉机。三间新房都是三米六七高,真排场。家庭电器一应俱全。我和老伴都特别高兴,特别安心。临走之时,我拿出一千元,说:“请代替我们给老人买点香买点纸钱吧。”广宪爱人死活就是不要,我使出最大力量把钱留下。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她的劲头实在是大,我败下阵来。一千元也没有留下。[/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1
      • 财富1
      • 积分4780
      • 经验80380
      • 文章3418
      • 注册2005-09-15
      难舍难割的深情(二)
      这天下午四点,我给语数外几科青年教师讲课,因为他们还要参加后天全县的培训,所以今天谈的就比较随意,主要谈的是要自信,要走出房寨中学,走出馆陶县,走向全国。然后,我赠书给每一位班主任,赠的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40位优秀班主任的案例》。紧接着是拜师仪式,学校推荐给我王巧和王文广。王巧,我知道,而且已经在网上有了较长时间的交往,她已经在网上以“后知后觉”的网名开始发了一些帖子。她的文笔不错,也有一定的思路。另一位徒弟是王文广,这是现在才知道的。我送给徒弟几本书,他们以茶代酒向我敬酒,而且行的是九跪三拜之礼。我真承受不起。先是王文广,张校长让我坐下,他跪了三次,磕头;再跪三次,再次磕头;最后跪三次,最后一次磕头。我紧张得不知说什么,赶紧站起来。然后是王巧。我心里想,我要对得起这九跪三拜之礼啊!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他们竟然虔诚地一跪一拜,这是他们把对教育的诚挚追求化为这样的拜师大礼。今后,我一定尽最大的力量帮助他们,以诚代诚,以礼报礼。
      十五日凌晨,李书安打来电话,说他在宾馆的下面了,邀我们一起在馆陶县街里转转。这正中我意,于是赶紧下去,我们一边遛大街,一边天南海北随意聊。更多的是我听他谈这几十年的生涯,谈他的家庭。他说这些年干过许多事情,搞长途贩运,搞建筑,刚改革开放就赚了十来万。后来,父母患癌症,什么也不干,一心伺侯老人,钱也花得差不多了。他讲女儿很争气,考上大学,上学期间给大公司打工,一个月就有二三千元。年年得一等奖学金。他说,我对政治不感兴趣。我想这是几十年的政治压力产生的必然后果。我想在农村,地富子女比城市中的出身不好的人更难更难,许许多多优秀青年男子连媳妇都娶不上。还是邓小平功德无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了千千万万无辜的人。……我们聊了很多,我们仿佛不是师生,而是老朋友。其实,我们在年龄上也差不了多少岁。
      (后记:这篇文章写在外出之前,7月5日我在北戴河,收到李书安的电话,他说,很想我。因为见了一面,就更思念了。因为在海边,听不清,而且也担心话费太高,就让他关了。我很高兴。自己觉得一生当中没有做什么让人反感的事情,而对李书安,我是抱着惭愧忏悔之心,盼望他原谅的。现在看来,他是彻底原谅我了。人,尤其是教师,绝对不能做什么有悖道德的事情,否则会终生不安的。而今有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收礼收钱,以金钱为付出的标尺,以学生家长给多少钱,为对学生亲疏的标尺。可悲可叹!!)
      然后看望了一直想念的李帮民。那么一个孩子,我儿子就愿意找他玩,我们晚上开会,先是丰怀玉和他玩,丰怀玉毕业了,李帮民陪儿子玩。我特别想念她的父亲,一位高高大大的壮汉,爱人去世了。他又当爹又当娘。爷俩相依为命。他如何了。特意找到他的家,真是一般家庭。李帮民也当了爷爷。他的老父亲80了,身体不错,就是有些糊涂了。李帮民现在既看孙子――孙子就跟他,连妈妈也不要,又照顾老父亲,他老伴在外面工作。临走,我给他一千元作为他照顾老父亲的奖金。
      十五日中午与张校长一起到邯郸接彼得•海洋教授。那还是在四月份登封讲课时认识的香港教授,风度翩翩,才华满腹。那天他应邀给少林寺武僧学校的八千弟子讲演,引起轰动。后来,我也去了。简单给八千弟子鼓动了一下。校方赠送我和彼得教授各一把开光的宝剑,是少林寺主持释延鲁开光的。太珍贵了。那次,我们相见恨晚。听说我到馆陶县义务讲课,报恩之旅,他说:“张老师,我也去,我也要去奉献。”他是诚挚的,为了让房寨中学的师生、馆陶一中的师生目睹香港教授的风采,为了借助他的名人效应,这次邀请他来。当天下午,天气最美,原来一直小雨霏霏,后来雨停了。如果下雨,只能在教室里,聆听彼得教授演讲的只能区区百十号学生,而今雨停了,就可以在外面,全校师生都可以聆听了。他讲得生动,富有鼓动性,他讲的是读书,立志,成才。然后让学生当场提问。房寨中学的学生们都很争气,争先恐后上台提问,在台上竟然排了队。场面很动人。彼得教授也很兴奋。
      晚上,是文体局领导为我们接风。
      十六日上午,我给全校校长、班主任、德育主任讲课,彼得教授给馆陶一中学生演讲。然后十一点他就要到邯郸乘车。我们依依惜别。我的讲课比较成功,获得赞誉。
      中午李晓林局长宴请。
      晚上准备到我的学生、现今文体局副局长王子斌家家宴,而老伴的馆陶一中弟子、现今在邯郸工作的张建刚等三人驾车来看望;三人,一个是医学专家,一个是邯钢高级工程师,一个是企业家,专程前来探望。也是分别二十五年了。晚上他们到饭店宴请老师。
      因为最近手臂麻木酸痛,老学生李玉申16日夜里十一点冒雨来给我作火灸,一直到凌晨一点多。他汗流浃背。冒雨回家。
      十七日上午,我特意给馆陶一中的全体老师义务讲课。校长特意把老同事请来一块聚餐,见见面。这实在是太周到了,太好了。我见到了十几位老同事。有的是我们的学生,像侯冠海。他的身体不大好,一聊起来,他的眼圈都红了。饭后,我们合影留念。这恐怕是最后一次见面了。即使以后去,也怕没有时间、没有机会见他们了。
      十七日下午四点去看望顾万金和孙雅婷。顾万金是天津老乡,他留在馆陶,没有回来,也是唯一没有回来的天津人了。孙雅婷是女儿的接生医生。顾万金风湿性关节炎,走路都痛。每天还坚持看病。他后来是馆陶县医院院长、卫生局局长。
      我原来讲明这次是讲课-公事,看望农村学生――私事,不再惊动其他人,可是学生王成民悄悄打电话告诉了丰怀玉、张广朝。于是,他们驾车从邯郸到馆陶看望,请宴请了我们。还有学生王湘军、闫朋申作陪。学生太好了,一见面就责备我们不告诉他们。席间,学生一再问,为什么过去师生感情这么深,为什么忘不了老师,老师忘不了学生?我说,过去,师生之间没有丝毫的金钱利益关系,只有感情。尤其是教育,一沾上铜臭气,就没有分量了。
      中午是李局长宴请,老伴被前来探望的郭荷莲几位劫走了-不是接走,是劫走。接到一家饭店。郭荷莲是馆陶县干部家庭出身,她的父亲为人很好,没有官架子。在我们调回天津事情上为我们做了一些工作。而且,郭荷莲毕业后到县百货公司工作,供应那么紧张,她开后门为我们买了紧俏货――缝纫机,至今还在。她也是当姥姥的人啦!她几次来看望我,叙旧情。
      晚上,丰怀玉、张广朝从邯郸驱车赶来见我们。我想他们工作繁忙,现在都是领导,不敢再惊动他们。他们还是闻讯赶来了。又请我们到最高档的酒楼吃饭。鲍鱼、海参,一应俱全。吃完饭,他们坚持把我们送回宾馆。可是,郭荷莲、李帮民和爱人、王子斌一家早已等在那里了。真让人感动不已。
      我计划18日一早就动身到邯郸,坐8点的大巴返回。可是,陈占敖-房寨中学、老学生老同事,现在是特级教师-早早赶到送行。昨天他没有找到我们。又是一位三十多年不曾见面的人。似乎有千言万语,可是时间不许允。只能匆匆说几句。
      这次再返馆陶县、房寨中学,难割难舍的深情!!
      人间不能没有感情,人与人之间不能缺乏感情的纽带!人间自有真情在!!
      值得我骄傲的是,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去看望了在北京打工的郝广宪,而且给了他一千元钱,并且说,等他儿子结婚,家里的电器全包了。儿子有感恩之心。他离开保姆的时候也就四五岁,居然还记着保姆的情分。
      2009年7月2写,外出,2009年7月9日写毕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52
        • 经验56947
        • 文章898
        • 注册2009-03-08
        张老师难以割舍的师生情、故园情原来如此浓烈如此醇美,!真情叙述读来让人热泪盈眶。再次被张老博大无私的爱所震撼和感动!向张老致敬!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美猴王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0
          • 财富4
          • 积分8027
          • 经验46310
          • 文章6420
          • 注册2006-05-16
          师傅笔下情深意重!
          让教育回归朴素!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4
            • 积分4987
            • 经验44056
            • 文章4989
            • 注册2008-05-25
            怀旧是一份美好的情素.透过张老师的文章,深深地感受到他与他的"初恋"的款款深情.记着他人的好,也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慰藉.
            快乐女人,精彩人生.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5561
              • 经验199245
              • 文章5460
              • 注册2007-08-06
              品读着张老饱含深情的文字,不觉热泪盈眶!无论学识还是人品,您老永远是我们青年人的榜样!
              我自信、我快乐、我飞翔!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展翅翱翔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5267
                • 经验158569
                • 文章5147
                • 注册2008-05-02
                问候张老,感受张老与学生的深情,激励我们向张老学习。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3227][color=blue][B]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B][/color][/url]
                论坛行走有困难请点击:[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2&ID=86679][color=red][B]论坛新手请进[/B][/color][/URL]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6
                  • 积分7160
                  • 经验78033
                  • 文章7084
                  • 注册2008-03-25
                  [QUOTE][B]下面引用由[U]张万祥[/U]发表的内容:[/B]

                  难割难舍的深情――再返馆陶县、房寨中学张万祥这又是一笔巨额欠账,本来应该是5月间写的,可是一则这段时间忙得焦头烂额,二则不想随意书写,因为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笔。于是,就拖到现在才补上这笔欠账。  我...[/QUOTE]
                   
                  难舍深情,感天动地,敬爱的张老师,您的心里都是对学生的牵挂。



                  幸福来自淡泊的心境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6
                    • 积分7160
                    • 经验78033
                    • 文章7084
                    • 注册2008-03-25
                    [QUOTE][B]下面引用由[U]张万祥[/U]发表的内容:[/B]

                    这天下午四点,我给语数外几科青年教师讲课,因为他们还要参加后天全县的培训,所以今天谈的就比较随意,主要谈的是要自信,要走出房寨中学,走出馆陶县,走向全国。然后,我赠书给每一位班主任,赠的是《班主任专业...[/QUOTE]
                     
                    老师对故园的爱,对故园的无私付出,让我们敬仰!



                    幸福来自淡泊的心境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1
                      • 财富1
                      • 积分4780
                      • 经验80380
                      • 文章3418
                      • 注册2005-09-15
                      张老师难以割舍的师生情、故园情原来如此浓烈如此醇美,!真情叙述读来让人热泪盈眶。再次被张老博大无私的爱所震撼和感动!向张老致敬!--五月梅,其实更重要的是我抛出了昔日的“小我”。谢谢鼓励!!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1
                        • 财富1
                        • 积分4780
                        • 经验80380
                        • 文章3418
                        • 注册2005-09-15
                        怀旧是一份美好的情素.透过张老师的文章,深深地感受到他与他的"初恋"的款款深情.记着他人的好,也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慰藉.--谢谢轻歌晓唱。你说的对:“怀旧是一份美好的情愫。”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1
                          • 财富1
                          • 积分4780
                          • 经验80380
                          • 文章3418
                          • 注册2005-09-15
                          品读着张老饱含深情的文字,不觉热泪盈眶!无论学识还是人品,您老永远是我们青年人的榜样!--快乐相伴总是这么慷慨热情地鼓励我,哈哈!!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