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5797
    • 经验132171
    • 文章5520
    • 注册2006-10-28
    我的几点小意见——论语个别字句理解
    对《论语》个别句子字面意思的几点不同意见: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不重则不威与学则不固共用前面的主语,正确的翻译是: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的也不牢固。固的意思是牢固,闭塞在文言文中用塞,例如:《商君书•开塞》)

    郑学志理解:
    重,庄重、自持。
    固:本义是牢固,坚固,也做坚持、闭塞解释,如“固陋”,比喻人的见识少。学则不固就是说学习了就不会闭塞。
    如此,我的理解是和心手差不多,即“君子不庄重、自持就没有威严,而所学的就不可能达到一定的高深境界。为人当以忠厚、诚信、谦敬为本……




    89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约,节约;失,过失。约失之者是个倒装句,应读为约者之失。正确的翻译是:因为节约而犯错的人是很少的。再犯错误与鲜矣不相符。)

    郑学志理解:约:约束,这个句子的现在的说法是“约之以礼”,即用“礼”来约束。鲜:少的意思。整个这个句子的理解是:
    孔子说:谨守规矩(礼的一个部分)的人失误就很少了。
    有尹氏曰:“凡事约则鲜矣,非止谓俭约也。”从这看来,约的意义不仅仅是节俭。



    95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
     (瑚琏,古代宗庙用以盛粮食的贵重器皿,孔子比喻子贡有从政才能。原文未翻译)

    孔子对人才的看法,器有很多类。这段话的前提是“子贡见孔子以君子许子贱,故以己问。”子贡比较自负,因此问孔子,我这个人怎样?孔子说“你也是一个有用之器啊!”什么器呢?孔子说:“是瑚琏。” 这句话的意思,孔子把子贡比作是瑚琏。说明孔子知人,肯定子贡是有才能的,因为瑚琏是古代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一种,王字旁实际是玉字旁,从“玉”,但是,这句话实际上也体现出了孔子对子贡的评价——瑚琏是大器,宝贵的大器,然而无论如何,也仅仅是器具而已,没有达到孔子所认为的“君子之器”的境界。仔细想想,孔子态度确实是十分明确的。

    由于《论语》年代久远,中国的文字发生了很大演变,故很多词语不能够根据字面理解,需要联系上下文和参考有关书籍,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这些个人看法,仅仅作为一个热闹的帖子而已,不具有权威性,呵呵,欢迎批评。
    做了《班主任工作新视角》《班主任工作招招鲜》《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等31部教育教学书籍,倡导自主教育管理实验,渴望和更多老师、学校交流自主教育话题,大家可实名加自主教育管理群号178772355。手机13874236639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57
      • 经验44712
      • 文章351
      • 注册2009-07-14
      英雄所见略同!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57
        • 经验44712
        • 文章351
        • 注册2009-07-14
        的确有一定道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626
          • 经验9726
          • 文章614
          • 注册2009-01-06
          [QUOTE][B]下面引用由[U]郑学志[/U]发表的内容:[/B]

          对《论语》个别句子字面意思的几点不同意见: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QUOTE]
           
            对于郑老师的文章,我只有学习的份儿 ,又长了一些见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8
            • 积分6714
            • 经验111290
            • 文章6757
            • 注册2008-09-03
            89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这“约”的理解,我认为还是师傅解读为“约束”有道理。
            班级文化专著《打造高中卓越班级的42各策略》,全国各大网站有售。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642
              • 经验46923
              • 文章459
              • 注册2009-06-22
               对不同意见的不同意见
              1.      原文:郑学志理解:
              重,庄重、自持。
              固:本义是牢固,坚固,也做坚持、闭塞解释,如“固陋”,比喻人的见识少。学则不固就是说学习了就不会闭塞。
              如此,我的理解是和心手差不多,即“君子不庄重、自持就没有威严,而所学的就不可能达到一定的高深境界。为人当以忠厚、诚信、谦敬为本……
              (三国人何晏所著《何晏集解皇義疏初稿》对这段的注释是:“重爲轻根、静爲躁本、君子之体、不可轻薄也、君不重则无威、无威则人不畏之也、 言君子不重、非唯无威、而学业亦不能坚固也(这一段给郑学志毁灭性打击)、故孔后注云、言人不敢重、既无威、学又不能坚固识其义理也、”并且,将“固陋”解释为人的见识少,只是对陋字进行了解释。固陋的固是将坚固意引申为顽固,不开化意,意指顽固而无知的人,与颟顸相似。)
              2.原文:郑学志理解:约:约束,这个句子的现在的说法是“约之以礼”,即用“礼”来约束。鲜:少的意思。整个这个句子的理解是:
              孔子说:谨守规矩(礼的一个部分)的人失误就很少了。
              有尹氏曰:“凡事约则鲜矣,非止谓俭约也。”从这看来,约的意义不仅仅是节俭。
              (哈哈!郑学志以为将《四书集注》抬出来就可以压倒我。《四书集注》的作者是南宋的朱熹,我抬出来的是远比其古老的《何晏集解皇義疏初稿》。《何晏集解皇義疏初稿》对这段的注释是:“鲜少也、言以俭约自处、虽不得中、而失国家者少也、故颜延之云、秉小居薄、兄。”只不过,何晏对失的解释采用狭义的政治失误意,我则采用广义解释,但也涵括其。与孔子的“俱不得中奢则骄佚招祸”,“ 俭约无忧患”相吻合。)
              3. 郑学志自己也说:“由于《论语》年代久远,中国的文字发生了很大演变,”那么,年代间隔越大,字义和语法变化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请问,是您的《四书集注》更具权威性,还是我的《何晏集解皇義疏初稿》更具权威性?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9
                • 经验555
                • 文章93
                • 注册2009-06-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yanwanghui[/U]发表的内容:[/B]

                 对不同意见的不同意见
                1.      原文:郑学志理解:
                重,庄重、自持。
                固:本义是牢固,坚固,也做坚持、闭塞解释,如“固陋”,比喻人的见识少。学则不固就是说学习了就不会闭塞。
                如此,我的理解是和心...[/QUOTE]
                 
                呵呵,名家讨论字句,真是有趣。但是我以为这种讨论,在我们班主任的专业论坛上,很有点无聊。为什么呢?童子之师,从来就不会认为是真正的老师。这是韩愈的意见啊,我也赞成。更何况,把精力集中在几个文言文字句上,不是去看我们为什么学习,不是抱着应用的目的去学习,这种学习,本身就是无聊……
                我建议两位要在教育思想的正误上讨论,在教育方法的可行上讨论,那样才是我们论坛的大幸。比如说这种文字争论,教过高中的老师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争论有什么必要呢?无论抬出谁,都不是压制不压制的问题,问题是要让旁人信服。你们自己只要不在文本意思理解上出大的方向性错误,我觉得没有必要过于死板。更何况,依据我个人来看,郑学志老师的理解比较规范。没有必要争论
                论坛期待思想的碰撞,而不是无聊的口水之争。希望参与讨论的老师三思……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看了两位的辩论,不做评价,但都没有对本人关心的“无友不如己者”做出评价。个人感觉一般的理解都没有诠释孔子的真意,恳请做成点评。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00
                    • 经验12715
                    • 文章373
                    • 注册2008-12-22
                    [QUOTE][B]下面引用由[U]国道320[/U]发表的内容:[/B]

                     
                     
                    呵呵,名家讨论字句,真是有趣。但是我以为这种讨论,在我们班主任的专业论坛上,很有点无聊。为什么呢?童子之师,从来就不会认为是真正的老师。这是韩愈的意见啊,我也赞成。更何况,把精力集中在几个...[/QUOTE]
                    对哦,尤其是比较谁更具有权威性使诲人不倦的教师形象大打折扣!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财富3
                      • 积分5894
                      • 经验93819
                      • 文章5743
                      • 注册2007-07-22
                      好一番唇枪舌战!精彩!近段上《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天天也在研究这老子孔子的。
                      有志于仁,斯仁矣!
                      有志于慧,斯慧矣!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642
                        • 经验46923
                        • 文章459
                        • 注册2009-06-22
                        伪公正者----------------评某人回复
                        1原文: 呵呵,名家讨论字句,真是有趣。但是我以为这种讨论,在我们班主任的专业论坛上,很有点无聊。为什么呢?童子之师,从来就不会认为是真正的老师。这是韩愈的意见啊,我也赞成。更何况,把精力集中在几个文言文字句上,不是去看我们为什么学习,不是抱着应用的目的去学习,这种学习,本身就是无聊……
                        (郑学志自己也说:“呵呵,欢迎批评.”我的举动,恰恰是相应郑学志的号召。有人参加,我们欢迎;某人认为无聊,那你可以不参加。我们没有必要为讨某人欢心而选择话题。)
                        2.      原文:我建议两位要在教育思想的正误上讨论,在教育方法的可行上讨论,那样才是我们论坛的大幸。比如说这种文字争论,教过高中的老师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争论有什么必要呢?
                        (某人只是含糊其辞地说:“比如说这种文字争论,教过高中的老师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争论有什么必要呢?”那么,所谓的高中老师是如何解决的,最终答案是什么?追问含糊其辞,云山雾罩的话,反到是必要的。)
                        3.      原文:更何况,依据我个人来看,郑学志老师的理解比较规范。没有必要争论
                        (讲到这,某人的狐狸尾巴已经露出来了。开始还说“教过高中的老师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争论有什么必要呢?”,现在又讲出偏袒某方的话。自反其言,真是可笑。某人当然可以认为郑学志老师的理解比较规范,但请拿出证据。所谓的“没有必要争论”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郑学志讲的一定是对的,反对他的人一定是错的?)
                        4.      迄今为止,反对我的人没一个针对我的观点和证据本身发难,而是直接或间接地对我说:“郑学志是大人物,所以你不能反对他”,“ 你一定是错的,因为你反对郑学志。”看来,某些人具有严重的迷信大师,吹捧名人的心理,此心理不除,即无法辨明是非,也对自己的学识的增加无益。若能使大家理性地,公正地,看观点不看地位地辨明是非,我得罪人的目的也达到了。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642
                          • 经验46923
                          • 文章459
                          • 注册2009-06-22
                          [QUOTE][B]下面引用由[U]又见花开[/U]发表的内容:[/B]

                           
                          对哦,尤其是比较谁更具有权威性使诲人不倦的教师形象大打折扣![/QUOTE]
                          [SIZE=3]郑学志抬出《四书集注》时,某人不置一词;当我抬出《何晏集解皇義疏初稿》时,某人却急于给我按罪名。这种带有偏袒性的二重标准,才是真正使教师形象大打折扣![/SIZE]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95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