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确中小学班主任有权批评教育学生2009-08-24 01:19:31 来源: [UR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8/23/content_11932005.htm]新华网[/URL] [URL=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_guonei7_bbs/5HEOMIVP0001124J.html][COLOR=#ba2636]跟贴 126 条[/COLOR][/URL] [URL=http://help.3g.163.com/]手机看新闻[/URL]
核心提示: 8月23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予以解读。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了教师不敢管学生的现象,《规定》第十六条明确指出:“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B]新华网北京8月24日电[/B] 针对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部近日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工作量、待遇以及教育学生等方面强化了班主任的权利,并从待遇方面加强了保障性规定。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指出,针对一直以来班主任教师工作负担过重的普遍现象,《规定》要求“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明确了班主任教师要拿出一半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并要求各地合理***排班主任教师的工作量,使他们有精力来关心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身心健康状况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这位负责人指出,在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规定》明确:“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位负责人强调,长期以来,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教师辛勤工作在育人第一线,而享受的班主任津贴标准一直沿用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标准,已经远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自2009年起,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这次出台的《规定》要求将“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此外,《规定》从班主任的职业发展、职务晋升、参与学校管理、待遇保障、表彰奖励等多个方面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对班主任工作的尊重和认可,对广大班主任教师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B]延伸阅读:[/B][URL=http://news.163.com/09/0823/18/5HE2EJUD000120GU.html][B][U][COLOR=#1e50a2]教育部解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称有4亮点[/COLOR][/U][/B][/URL]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专家称《规定》有4大亮点,其中要求“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