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642
    • 经验46923
    • 文章459
    • 注册2009-06-22
    教育新闻(56)乡村教师划船26年接送学生上课(图)
    乡村教师划船26年接送学生上课(图) 中原网(www.zynews.com) 发布时间: 2009-10-31 10:59:03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晨报 [URL=http://www.zynews.com/news/2009-10/31/content_657009.htm#comment][U][COLOR=#800080]我要评论[/COLOR][/U][/URL]( [URL=http://comment.zynews.com/comment/view.do?objectid=657009&objecttype=1][U][COLOR=#0000ff]1[/COLOR][/U][/URL]) [COLOR=#ffffff]【字号[/COLOR] [URL=http://www.zynews.com/news/2009-10/31/content_657009.htm#][COLOR=#ffffff][U]大[/U][/COLOR][/URL] [URL=http://www.zynews.com/news/2009-10/31/content_657009.htm#][COLOR=#ffffff][U]中[/U][/COLOR][/URL] [URL=http://www.zynews.com/news/2009-10/31/content_657009.htm#][COLOR=#ffffff][U]小[/U][/COLOR][/URL][COLOR=#ffffff]】[/COLOR]  [COLOR=#ffffff]【[/COLOR][URL=javascript:doPrint();][COLOR=#ffffff][U]打印[/U][/COLOR][/URL][COLOR=#ffffff]】[/COLOR] [COLOR=#ffffff]【[/COLOR][URL=javascript:window.close();][COLOR=#ffffff][U]关闭[/U][/COLOR][/URL][COLOR=#ffffff]】[/COLOR]
    [ALIGN=center][IMG]http://www.zynews.com/images/2009-10/31/xin_181006311053089634937.jpg[/IMG]
     一只手划浆,一只手打电话,昨日中午,42岁的乡村女教师吴国贵熟练操纵着木船,在大足化龙水库的一湾清水里,划出一条条美丽的波纹。船头船尾坐着8个小学生,他们是大足县宝顶镇大石村小的学生,一群每天必须坐木船上学放学的孩子。
      女老师为送学生
      放弃嫁妆造木船
      1983年,16岁的扫盲老师吴国贵是大足县化龙乡大石村仅有的几名初中毕业生之一,她的同龄人多是文盲。扫盲工作结束后,吴国贵向村民借了一间14平方米的房屋,以村民搬来的饭桌当课桌,凳子由学生自己从家里带,一座简陋的山村民办学堂就这样诞生了。在她的首批26名学生中,大的13岁,小的仅4岁。
      当时的学校三面环水,学生沿水岸走到学校,至少要花四五个小时,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吴国贵决定买一条船每天接送学生。当时,她的工资每月只有15.5元,而买一条船要花600元左右。
      吴国贵想到了父母为她添置嫁妆而留存的树木。她动员有威望的老人说服父母,砍倒大树,做了一条木船。
      吴国贵学会了摇桨,每天划着木船接送学生。湖面经常布满浓雾,划着划着又划回了原地,吴国贵便为每一个上船点的学生买了一个口哨,孩子们在湖边用力吹哨,用哨声确定方向。她还在船上预备了木板木条,并学会了游泳,以应对意外。
      从1984年到上世纪末,她已累计划行了2500多公里水路,划烂了4只木船。
      1990年,吴国贵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了,她的学生在全乡获语文第二名,数学第一名。吴国贵的努力,乡亲们看在眼里。班里的学生由26人增加到53人,学校又开了一个班和一个幼儿园。
      堂哥接过划船桨
      还帮学生煮午饭
      10年前,吴国贵调到大足县宝顶中心小学(即宝顶希望小学)教书。
      比吴国贵稍大几岁的堂哥吴国华,本是另外一所村小的老师,吴国贵调走后,吴国华来到大石村小教书,他随即肩负起每天划船送学生的任务。
      吴国华说,当时接手的木船太破旧了,经常渗水,为了孩子们的***全,重庆一家企业主动捐款近万元,新造一艘木船,并建了一个小码头。
      吴国华不但是学校里的全职老师,还兼任学生的“伙食班长”,每天上班时,就买好米和菜,中午没有条件回家吃饭的孩子,就和他一起搭伙。
      课余时,和学生一起打篮球,放假时,还可以在水库里举杆钓鱼,吴国华说,和大石村小学生相处的这几年,他不觉得辛苦,不觉得累,只是每遇到刮风下雨的夜晚,他就担心不已,每次划船,最怕下雨刮风。
      最美支教女老师
      跳水救起两学生
      5年前,23岁的漂亮姑娘周载玲来到大石村小支教,除了教语文和数学,她还管学校里的音乐和英语课,她家住大足县城,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坐车,然后和大石村小的学生一起登上木船,赶到学校上课。
      自从到村小支教后,周载玲就和大石村的小学生结下不解之缘,这位留着长发,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女老师,在学生眼里就是一位漂亮、可爱的美女姐姐。
      两年支教期间,周载玲在吴国华老师的带领下,也慢慢学会了划船。在回镇里的大足县宝顶希望小学工作两年后,今年9月,周载玲再次主动请缨到大石村小支教。
      “老师,早上好!”每天坐船到学校上课,大石村小里早到的学生,都会不约而同排成一列,站在岸边,等待周载玲的船靠岸,并齐声向老师问好。
      “乡里的孩子质朴,一点都不调皮,很尊重老师。”周载玲说,自愿到村小来支教,是因为她忘不了那里的孩子。
      划船送学生上学,周载玲上月经历过一次“事故”,当天早上下着大雨,她划的船要到岸时,一个波浪打过来,船身一阵倾斜,两名正要上岸的小学生,一下掉进水库。顾不得多想,周载玲跳进水中,一只手各抓起一个学生,所幸岸边水浅,学生没有什么危险。
      学生们寄来贺卡
      都令她泪流满面
      昨日中午,记者与到大石村小送书的吴国贵登上那条木船,看到那只熟悉的船浆,吴国贵忍不住再次操浆划了起来。走上大石村的泥泞道上时,不时有村民走上前来打招呼,又是送水果又是送鸡蛋。
      教书近30载,当年最早的一批学生已经30多岁,每年春节,吴国贵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贺年卡,一句“老师,谢谢您!”每次都会令她泪流满面。
      本报记者 周睿
      (编辑 徐珂珂)[/ALIGN]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10
      • 经验12310
      • 文章1183
      • 注册2009-02-15
      向吴国华、周载铃等老师致敬,他们的精神豪不张扬,却在大地上书写着不倒的大字!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财富5
      • 积分13595
      • 经验2181598
      • 文章13613
      • 注册2009-09-26
      [ALIGN=left]重新排一下版:   [/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   一只手划浆,一只手打电话,昨日中午,42岁的乡村女教师吴国贵熟练操纵着木船,在大足化龙水库的一湾清水里,划出一条条美丽的波纹。船头船尾坐着8个小学生,他们是大足县宝顶镇大石村小的学生,一群每天必须坐木船上学放学的孩子。
                                      女老师为送学生
                                      放弃嫁妆造木船
        1983年,16岁的扫盲老师吴国贵是大足县化龙乡大石村仅有的几名初中毕业生之一,她的同龄人多是文盲。扫盲工作结束后,吴国贵向村民借了一间14平方米的房屋,以村民搬来的饭桌当课桌,凳子由学生自己从家里带,一座简陋的山村民办学堂就这样诞生了。在她的首批26名学生中,大的13岁,小的仅4岁。
        当时的学校三面环水,学生沿水岸走到学校,至少要花四五个小时,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吴国贵决定买一条船每天接送学生。当时,她的工资每月只有15.5元,而买一条船要花600元左右。
        吴国贵想到了父母为她添置嫁妆而留存的树木。她动员有威望的老人说服父母,砍倒大树,做了一条木船。
        吴国贵学会了摇桨,每天划着木船接送学生。湖面经常布满浓雾,划着划着又划回了原地,吴国贵便为每一个上船点的学生买了一个口哨,孩子们在湖边用力吹哨,用哨声确定方向。她还在船上预备了木板木条,并学会了游泳,以应对意外。
        从1984年到上世纪末,她已累计划行了2500多公里水路,划烂了4只木船。
        1990年,吴国贵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了,她的学生在全乡获语文第二名,数学第一名。吴国贵的努力,乡亲们看在眼里。班里的学生由26人增加到53人,学校又开了一个班和一个幼儿园。
                                        堂哥接过划船桨
                                        还帮学生煮午饭
        10年前,吴国贵调到大足县宝顶中心小学(即宝顶希望小学)教书。
        比吴国贵稍大几岁的堂哥吴国华,本是另外一所村小的老师,吴国贵调走后,吴国华来到大石村小教书,他随即肩负起每天划船送学生的任务。
        吴国华说,当时接手的木船太破旧了,经常渗水,为了孩子们的***全,重庆一家企业主动捐款近万元,新造一艘木船,并建了一个小码头。
        吴国华不但是学校里的全职老师,还兼任学生的“伙食班长”,每天上班时,就买好米和菜,中午没有条件回家吃饭的孩子,就和他一起搭伙。
        课余时,和学生一起打篮球,放假时,还可以在水库里举杆钓鱼,吴国华说,和大石村小学生相处的这几年,他不觉得辛苦,不觉得累,只是每遇到刮风下雨的夜晚,他就担心不已,每次划船,最怕下雨刮风。
                                           最美支教女老师
                                           跳水救起两学生
        5年前,23岁的漂亮姑娘周载玲来到大石村小支教,除了教语文和数学,她还管学校里的音乐和英语课,她家住大足县城,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坐车,然后和大石村小的学生一起登上木船,赶到学校上课。
        自从到村小支教后,周载玲就和大石村的小学生结下不解之缘,这位留着长发,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女老师,在学生眼里就是一位漂亮、可爱的美女姐姐。
        两年支教期间,周载玲在吴国华老师的带领下,也慢慢学会了划船。在回镇里的大足县宝顶希望小学工作两年后,今年9月,周载玲再次主动请缨到大石村小支教。
        “老师,早上好!”每天坐船到学校上课,大石村小里早到的学生,都会不约而同排成一列,站在岸边,等待周载玲的船靠岸,并齐声向老师问好。
        “乡里的孩子质朴,一点都不调皮,很尊重老师。”周载玲说,自愿到村小来支教,是因为她忘不了那里的孩子。
        划船送学生上学,周载玲上月经历过一次“事故”,当天早上下着大雨,她划的船要到岸时,一个波浪打过来,船身一阵倾斜,两名正要上岸的小学生,一下掉进水库。顾不得多想,周载玲跳进水中,一只手各抓起一个学生,所幸岸边水浅,学生没有什么危险。
                                            学生们寄来贺卡
                                            都令她泪流满面
        昨日中午,记者与到大石村小送书的吴国贵登上那条木船,看到那只熟悉的船浆,吴国贵忍不住再次操浆划了起来。走上大石村的泥泞道上时,不时有村民走上前来打招呼,又是送水果又是送鸡蛋。
        教书近30载,当年最早的一批学生已经30多岁,每年春节,吴国贵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贺年卡,一句“老师,谢谢您!”每次都会令她泪流满面。
                                                                   本报记者 周睿
                                                                   (编辑 徐珂珂)[/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这则新闻很让人感动![/ALIGN]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98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