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1
    • 财富1
    • 积分4780
    • 经验80380
    • 文章3418
    • 注册2005-09-15
    关于第一次初审情况的公开信
    [ALIGN=center][B]关于第一次初审情况的公开信[/B][B][/B][/ALIGN]
    [SIZE=3][B]第一次初审,指的是一部分班主任截止[FACE=Times New Roman]2010-1-9[/SIZE][/B][B]交来的写作提纲和文章,为了给大家以提示,少走弯路,特地公布第一批提纲和稿件初审意见,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抓住这个难得的展示成*****经验的机遇,积极参与,踊跃投稿。万千教育给大家一个舞台,大家给世人以惊喜![/B][/FACE]
    [B][SIZE=3]一、第一次初审情况[/SIZE][/B]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1[/SIZE].从[FACE=Times New Roman]2009[/FACE]年年底在教育在线和班主任之友论坛上公布征稿启事,到[FACE=Times New Roman]2010-1-7[/FACE],大约半个月时间,得到六十来人的响应,其中[FACE=Times New Roman]30[/FACE]余人已经按征稿启事要求发来了提纲,有[FACE=Times New Roman]6[/FACE]人发来了文章。感谢大家的支持。也期盼更多的班主任朋友参与。[/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SIZE].我于[FACE=Times New Roman]2010-1-5[/FACE]开始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第一次初审。准备和每位作者进行书面交流,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FACE][/SIZE]
    [B][SIZE=3]二、存在的主要问题[/SIZE][/B]
    [SIZE=3]第一,有的没有按照征稿要求做,如,题目不够醒目,过于司空见惯;[/SIZE]
    [SIZE=3]第二,有的写出了论文,忽略了写教育案例这个基本要求;[/SIZE]
    [SIZE=3]第三,有的写成工作总结,面面俱到,这样的文章没有读者;[/SIZE]
    [SIZE=3]第四,语言平淡,不生动;[/SIZE]
    [SIZE=3]第五,文章没有亮点,与全书的编写主旨不符。[/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FACE][/SIZE]
    [B][SIZE=3]三、下一步建议[/SIZE][/B]
    [SIZE=3]第一、请作者进一步明确要求:[/SIZ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1[/SIZE])题目一定要醒目、吸引人、突出文章中心,要反映成*****秘诀的核心,但不要含有“秘诀”这个词。[/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SIZE])文章的亮点在“成*****秘诀”上,作者要展示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上的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别出心裁、不同凡响之处,特别是富有创新精神的班主任工作诀窍。文章尽量侧重于选取充满独特工作智慧或教育智慧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对读者产生吸引力。关于教育态度(譬如爱、宽容等)的文章,当然也重要,但此类主题,老师们探讨得已经很多了,在此书中可能会少选一些。[/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3[/SIZE])编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给广大班主任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因此一些可借鉴意义不大的特例(或极端的例子)尽量不要写,毕竟这样的事例发生的概率很小。[/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4[/SIZE])教育案例一定要生动感人,现在有些老师写成了夹叙夹议的文章,甚至写成了论文,请一定要写出精彩的教育案例,以案例来说明成*****秘诀;在案例叙述之中或讲完之后最好有总结性的说明,做到案例阐述与分析相结合。[/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5[/SIZE])每篇文章开始最好摘录一句与主题相关的名人名言,或写一两句精彩的题记。[/FACE]
    [SIZE=3]([FACE=Times New Roman]6[/SIZE])要精心雕琢语言,力求做到生动、形象。[/FACE]
    [SIZE=3]第二、提供比较优秀的文章发到网上,供大家参考。[/SIZE]
    [SIZE=3]第三、建议阅读:([FACE=Times New Roman]1[/SIZE])样稿。([FACE=Times New Roman]2[/FACE])《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FACE=Times New Roman]30[/FACE]位优秀班主任的案例》(张万祥、万玮主编),《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FACE=Times New Roman]40[/FACE]位优秀班主任的案例》(张万祥主编),《一句话改变人生——[FACE=Times New Roman]400[/FACE]位教师的智慧感悟》(张万祥编写)。[/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FACE][/SIZE]
    [B][SIZE=3]三、需要向各位作者说明的几个问题:[/SIZE][/B]
    [SIZE=3]第一、这次参与者众多,一定按照质量决定取舍;[/SIZE]
    [SIZE=3]第二、没有交个人简介的请交上一份个人简介([FACE=Times New Roman]200[/SIZE]字左右,不超过[FACE=Times New Roman]250[/FACE]字);[/FACE]
    [SIZE=3]第三、请一定告知手机号码,以便联系;[/SIZE]
    [SIZE=3]第四、请作者经常上网,查看邮箱,便于交流,以保证信息畅通;[/SIZE][ALIGN=center][B][FACE=Times New Roman][SIZE=3][/FACE][/SIZE][/B][/ALIGN]
    [B][SIZE=3]四、下面是样稿:[/SIZE][/B][ALIGN=center][B][SIZE=3]让学生明白敬畏的分量[/SIZE][/B][/ALIGN][ALIGN=center][SIZE=3]曾伦剑[/SIZE][/ALIGN][ALIGN=left][SIZE=3][B]凡[/B][B]善怕者[/B][B],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B][B]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B][/SIZE][/ALIGN][ALIGN=right][B][SIZE=3]——题记[/SIZE][/B][/ALIGN][ALIGN=center][SIZE=3][/SIZE][/ALIGN][ALIGN=left][SIZE=3]2009年6月8日,在高三学生毕业会餐上,经历了学生轮番轰炸后的我,早已醉意朦胧。[/SIZE][/ALIGN][ALIGN=left][SIZE=3]这时,一个学生端着酒杯走过来,“老师,我知道你醉了,但是我一定要单独和你碰一杯。”他说,“是您让我明白了人生需要有所敬畏。”此言一出,周围的学生都被他这“文绉绉的”的话逗笑了。我没有笑,看着他,回想起高一的数次交锋,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为了这个“叛逆的90后”的凤凰涅槃,我的确等待得太久。[/SIZE][/ALIGN][ALIGN=center][B][SIZE=3]第一轮交锋:头发的故事[/SIZE][/B][/ALIGN][ALIGN=left][SIZE=3]三年前的九月,这个大男孩大大咧咧地走到我面前,黑衬衣凉拖鞋,吊耳环戴项链,黄焦焦的头发根根直立,一看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头”。我知道这个学生将是自己班级管理中必须首先“攻克”的,先得让他对学校的规则有所“敬畏”吧。我让他把头发理好再来报名。下午,他头型变了,搞成个贝克汉姆式的发型,象个公鸡的鸡冠子,于是,我递给他一本《重庆八中学生手册》,让他晚上回家看看,特别提醒他好好学习着装的要求。[/SIZE][/ALIGN][ALIGN=left][SIZE=3]第二天,他头型变了,换成一个锃亮的光头,在班级里特别扎眼,更像一个“操社会”的人了。我知道,他是在用光头向我“抗议”。但是不能因为他抵触我就不管啊。我刚走近他,他对着我大吼一声:“老子烦你!”我强压怒火,决定找他好好谈谈。[/SIZE][/ALIGN][ALIGN=left][SIZE=3]办公室里,我坐在椅子上,他站在我对面,怒目圆睁,1米75的个子,雄赳赳地俯视着我。我***排他坐下,自己则悄悄站起来,俯视着他,什么也没有说,足足三分钟,他的头才低下了。[/SIZE][/ALIGN][ALIGN=left][SIZE=3]憋了好久,他才冒出一句话:“我觉得你在整我!”[/SIZE][/ALIGN][ALIGN=left][SIZE=3]“老师哪里整你了?”[/SIZE][/ALIGN][ALIGN=left][SIZE=3]“我在XX中读初中的时候就一直是这个发型,很正常,可你三番五次用这事整我。”[/SIZE][/ALIGN][ALIGN=left][SIZE=3]“你说正常,那是因为过去的环境没有对这种情况作特别要求,但是八中有自己的校规,此其一;其二,你说我整你,全班54个学生,我对谁网开一面了么?其三,整人总是出于私心,我们认识才一天,我出于什么样的私心要整你?”[/SIZE][/ALIGN][ALIGN=left][SIZE=3]他长时间沉默。其实他也知道这个理由站不住脚。[/SIZE][/ALIGN][ALIGN=left][SIZE=3]“即使是因为发型的事,你对老师有看法,聪明人传递想法的方式很多,你为什么要用这种顶撞的方式呢?”[/SIZE][/ALIGN][ALIGN=left][SIZE=3]“顶撞还不是为了自我保护,我以前都这样。”[/SIZE][/ALIGN][ALIGN=left][SIZE=3]“你觉得这样可以实现自我保护么?真正的强者是不会这样鲁莽的,一味追求刺刀见红的往往只是莽夫和打手。”[/SIZE][/ALIGN][ALIGN=left][SIZE=3]那天晚上,他给我发了一则短信:“曾老师,我错了!”[/SIZE][/ALIGN][ALIGN=left][SIZE=3]不久,他在开始泛着青光的头上戴上了帽子。[/SIZE][/ALIGN][ALIGN=left][SIZE=3]后来我了解到,这孩子上小学时老被大孩子欺负,后来为了保护自己,认识了几个“小混混”,而“哥们儿”传给他的绝招就是“先发制人”,让别人害怕就可以实现自保。我最初期望他能够敬畏规则,而他心里记住的是自己认同的“游戏规则”。所以纪律是不能深入他的内心的,他的心中最多只有“畏惧”而不会生长出“敬重”的。我们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现在的孩子,他不会相信神灵,但是,“理”是可以让他动摇的,“理”就是他们头上敬畏的“神明”。[/SIZE][/ALIGN][ALIGN=center][B][SIZE=3]第二轮交锋:袜子的故事[/SIZE][/B][/ALIGN][ALIGN=left][SIZE=3]高一上学期似乎就要这样平静地过去了,可是,我和他的交锋还没有完。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就是“我们两个还得有个了断”。[/SIZE][/ALIGN][ALIGN=left][SIZE=3]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晚上,我刚睡觉,电话铃响了,生活老师向我告状:“XX同学不听老师劝诫,在宿舍大声喧哗,影响别人休息。”我赶到他们宿舍时,看到年级组长和生活老师都站在门口,问明情况,原来他回到宿舍先是大声唱歌,熄灯之后开始洗澡,半小时后开始洗衣服,同班室友们不好干涉,可是楼下班级的同学有意见了,而他还恶语伤人。特别恶劣的是,生活老师提醒他睡觉,他说:“我把袜子洗了就睡。”生活老师非常生气,责备了他两句,他说:“我的袜子很臭,你帮我把袜子洗了我就睡。”这纯属无理取闹。但是当时已经很晚了,我担心再闹下去会影响全校同学休息,于是说:“明天我帮你洗,先睡觉。”大家散去。[/SIZE][/ALIGN][ALIGN=left][SIZE=3]第二天一早,他来我的办公室认错,说自己昨天心情不好,没有顾忌后果。我很高兴他的自省,说只要认识错误就好,但是你必须为自己的无理买单,必须给生活老师道歉,还说只要这几天好好复习,这次违纪可以不通知家长。谈话结束,我起身准备上课,他问我:“曾老师,你说话算话么?”我说“当然”,这时,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双臭袜子,说:“曾老师,昨晚你说帮我洗袜子,如果你帮我洗了,我就相信你是个说话算话的人了!”我心里一愣,今天这关是硬仗啊![/SIZE][/ALIGN][ALIGN=left][SIZE=3]我拿着他的袜子,把他叫到隔壁的小办公室,让他坐下,然后,我狠狠地把袜子扔在地上,声色俱厉地说道:“你是我见过的最无赖的学生!你要知道,昨晚我忍受着屈辱答应你的无理要求,我是在委曲求全,因为我顾忌那么多人的休息,也想给你自己一个下来的台阶;你今天是来给我认错的,那么你认错的诚意在哪里?半年了,我一直耐心地教育你,你现在要我给你洗臭袜子,你是在侮辱我的人格,就像你侮辱你的父亲一样!你要知道,有些人,你必须心怀敬畏!”[/SIZE][/ALIGN][ALIGN=left][SIZE=3]话说完后,我看到他傻了,慢慢的整个人软了,顺着墙角蹲在地上,然后开始流泪,继而嚎啕大哭,哭得天昏地暗。他哭了整整一个上午,我不理他,中午他来找我。原来,“头发”事件之后,他心里一直还是不怎么服我,他的兄弟伙也怂恿他说:“你要是把这个老师拿下了,我就服你了!”所以他也总在找机会为难一下我;加之上次周考不理想,父亲骂了他,他控制不了情绪,就在宿舍发泄;我无意中的一句话让他看到机会来了,于是不顾一切地“上”了。[/SIZE][/ALIGN]事后我想:也许有人会问“骂学生”是不是违背了教育的规律。我想,和风细雨是一种教育,电闪雷鸣又何尝不是一种教育?循循善诱的引导是一种教育,摧枯拉朽的破坏又何尝不是一种教育?而且我坚信:最亮丽的风景就在风雨之后,我毁灭掉了他心中的蛮横和无知,必将催生出敬畏和善良。
    [ 此贴最后由高顺杰在2010-1-11 21:12:12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1
      • 财富1
      • 积分4780
      • 经验80380
      • 文章3418
      • 注册2005-09-15
      第三轮交锋  凤凰涅槃
      然而,对于一个积垢深重的人来说,一两次谈话是难以伤筋动骨的。高一下期,他的更多问题还是必然地暴露了,他开始与外班同学打架,和校门保***发生冲突,自习课上蒙头大睡……那些日子里,班干部负责班级管理,我几乎成了他的专职“灭火队员”。我知道,教育特殊的学生必须找到特殊的方法,可是令我苦恼的是:这个方法在哪里呢?突破口到底在哪里?
      不久,他为了一件小事扬言要找校外的哥们来班上打人,这个行为终于点燃了大家的公愤,被群众“隔离”后是可怕的孤独。他感到呆不下去了,于是要求换一个班级,可是所有的班级都拒绝了他;回到班里,他分明感觉到周围同学的冷漠、淡然。我看到他终日形单影只,感觉他整个人都快垮了。我在犹豫:是现在主动拉他一把,还是让他在“泥潭”里再泡泡,等他来“求救”?
      恰恰这时他提出要回家休整几天,我想是我出手的时候了。我找到了孩子的父亲——一个对儿子早就近乎绝望的人,我与他父亲充分交换了想法,他父亲也非常渴望和我一起把这个机会利用好。于是他父亲决定每日观察他在家里的情况,按时给我汇报。前两天,他通宵泡网吧;从第三天起,他不吃不喝不出门,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他父亲非常担心,从窗子翻进去,看到儿子呆坐床头,面色木然,孩子跪在地上告诉父亲,一定痛改前非。
      当我获知这个情况后,马上召开班会,对全班学生说:“人都有年轻轻狂的时候,人也会有回心转意的时候,集体的力量可以毁灭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我们必须给‘浪子’回头的机会!知道吗,你们的宽容也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从学生的眼神里读出了宽恕。当他站在讲台上向同学们讲述自己内心的忏悔时,大家没有吝啬自己的掌声。
      从那以后,他言行举止变得特别有礼貌,生活学习也特别注意融入集体。为排练高质量的元旦晚会节目,他和同学摔得浑身是伤,最后我们班夺得第一名;田径运动会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为班级夺得总分第一立下汗马*****劳。他终于赢得了同学们的接纳和信赖。
      一个有正气的集体就是一个最好的教育阵地:集体的远离拯救了他,集体的接纳改变了他;对集体的敬畏使他有了归宿感,为集体的付出使他有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高三,他沉下心来学习,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成绩从班级倒数几名稳步提升。今年高考,他考了511分,超过二本线9分,考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交锋后的反思
      这个孩子的成长经历,让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的*****能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能就是教学生学会“敬畏”,敬畏,就是在一个人心里,不仅仅站着自己,还必须立着别人!对中小学生,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拥有独立的人格,还必须让他们明白与人相处时必须遵守的社会规则,一个肆意破坏集体规则的人也势必被集体所抛弃,一个无所顾忌地伤害他人的人势必受到惩罚。
      我们都清楚“德行教化”对人生成长的意义。其实教化的核心就是让人有所敬畏,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了学生的人生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必须承担起这个*****能。
      在“呵护有余”“褒奖有加”,的环境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个性张扬,却不懂得“谦逊礼让”;敢于“否定一切”,却无力“重新建构”;有冲天的“干劲”,却不知道“以退为进”……在学校,他们或许只是“刺儿头”;进入社会,就可能成为“**”。那么,学校教育,就需要让他们懂得“敬畏”的分量。
      教育学生“目中有人”,首先需要教师“目中有人”,即“心中有爱”。可惜的是,面对学生的这种“异类”表现,我们往往是要么“无限宽容”,听之任之;要么“一棍子打死”,永世不得翻身。前者是不作为,后者是不思考;前者是教育引导的缺席,后者是爱的缺席;前者是残缺和懒惰,后者是狭隘和渎职。
      对待这群特殊的孩子,需要爱,更需要智慧!


      你们的朋友:张万祥
      2010-1-1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741
        • 经验57376
        • 文章1743
        • 注册2009-01-02
        很精彩,值得学习。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欢迎光临我的博克 http://blog.sina.com.cn/ba1972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4
          • 积分4987
          • 经验44056
          • 文章4989
          • 注册2008-05-25
          谢谢张老师。
          快乐女人,精彩人生.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2
            • 经验943
            • 文章81
            • 注册2009-12-08
            很精彩,值得学习。谢谢张老师。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785
              • 经验34183
              • 文章1531
              • 注册2006-12-29
              大家都要努力啊!
              我的博客:[URL]http://hi.baidu.com/fyszxsy[/URL]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6
                • 积分3321
                • 经验75043
                • 文章2878
                • 注册2005-03-14
                张老师的示例给了我们写作方向,学习了!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积分1620
                  • 经验93687
                  • 文章1718
                  • 注册2008-04-06
                  这样的案例真是精彩,学习了,谢谢张老师提供.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8
                    • 经验3311
                    • 文章45
                    • 注册2009-03-14
                    张老师,您好!这是什么征稿哦?我怎么没有看见“征稿启事”,哪里有?请发一个。谢谢!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80
                      • 经验7528
                      • 文章580
                      • 注册2009-11-10
                      感谢张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精彩的***澜案例。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1
                        • 经验2643
                        • 文章34
                        • 注册2008-07-15
                        谢谢张老师!受教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28
                          • 经验16854
                          • 文章615
                          • 注册2008-07-15
                          很好的案例!谢谢张老师,谢谢曾老师!教育最终的价值就在长善救失,浪子回头金不换,挽救一个迷失的灵魂将是教育多么大的幸事,是社会多么大的福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95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