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8
    • 经验134
    • 文章75
    • 注册2009-05-31
    教学千古事,得失我心知
    [ALIGN=center][B][SIZE=4]教学千古事,得失我心知[/SIZE][/B][/ALIGN][ALIGN=center][SIZE=4][B]范维胜[/B][B] [/B][/SIZE][/ALIGN]
    [SIZE=4]    每年的暑假,我除了喝酒以外,大概就是做教学反思。[/SIZE]
    [SIZE=4]    说到喝酒,这是我的嗜好。一来偏信文人都是喜欢喝酒的人,自己想充当一个假不真的文人,因而死要面子喝酒。二来相信酒逢知己千杯少,不如意时以酒消愁。三来相信我的老师的一句话,喝酒都不积极,工作不可能积极。就是这样,我的喝酒是每喝必醉,直至为了阶级感情喝出了痛风。[/SIZE]
    [SIZE=4]    假期,要说都是喝酒也是不大可能,有时候也想想教学。我常常窜改陆游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么一句话,也就是教学千古事,得失我心知。这就是我经常提倡的没有事的时候,想一想我以前的教学,也就是做一做教学反思。其实,教学也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一些在教学中不断追求的老师,没有不在教学的遗憾中进行反思的。于漪老师说过:“我们的教学工作,犹如永不休止地登陟群山高峰,写‘教后’则好似清代诗人郭麐描写其登山的一首诗:‘一登一陟一回顾’。‘一登一陟’,站得高,眼界就开阔起来;‘一回顾’,看到自己艰辛走过来的路就分外亲切,信心倍增,抖擞精神攀登更高的山峰。”这种“教后”就是教学反思。优秀的老师没有不写反思的。王牧天老师主张教书要反躬自问:1、在教课中,是否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学生愿意上你的课吗?2、在教学中,是否已经打开了学生心灵的窗户?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艺术是否有了新的提高?所教的知识在学生面前是否已经放射出耀眼而有人的光芒?4、在思想和课业上学生失学有所得还是学无所得?时所得甚微还是所得甚丰?尹典训老师反复强调过这么一句话:“教完一堂课,随时记下课堂观察印象、自我感觉、学生反映、教学得失、得失缘由、改进方法等。不一定各项齐备,要抓主要之点,特别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教学就是这样,如果你经常思考,可以避免许多不应该发生的问题。[/SIZE]
    [SIZE=4]   我在教《我与地坛》时,就非常牵强的分析母爱的主题 ,但是这样的分析有时很难令人信服,熊芳芳老师就认为是生命的个体位格问题。为此,我在第二次教学时,这样来确定教学内容:《我与地坛》应该是生命的救赎,史铁生感悟地坛,地坛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史铁生理解母亲,母亲给了他第二次新生。史铁生只有用更精彩的生命来完成他的生命的救赎——感谢自然的地坛,报答伟大的母亲。这样,《我与地坛》的教学将更丰厚。[/SIZE]
    [SIZE=4]    暑假,正是反思的好时候![/SIZE]
    [ 此贴最后由范维胜在2010-8-21 16:51:50编辑过 ]
    用爱心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用生命演绎精彩的语文课堂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