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教育需要什么样的舆论?[/B][B][/B][B]——关于湖南郴州何海滨挥刀自伤一事的思考[/B][B][/B][B]当在网上看到湖南郴州何海滨挥刀自伤一事的时候,我的第一想法就是,又一位老师因为教育学生的事栽了!此前,已发生了多少这样的事,我已记不清了。但每次知道这样的事,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悲愤!师生关系何以这样?真是教育的悲哀![/B][B][/B][B]不知道对这件事,舆论会怎么说?我想,不管怎么说,目的就是要有利于现实教育的发展。现实的教育太需要有利其发展的舆论了。舆论一定要全面客观公正。只有这样,才能有正确的导向性,引导教育健康发展。[/B][B][/B][B]对这件事,舆论首先要引导教师学会控制情绪,恰当地处理学生问题。面对违纪未穿校服且顶撞自己的学生,何老师非常生气。此可以理解。教师也是人,有情绪很正常。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情绪失控、教育方法运用失当,是不该的。要批判。以让广大一线教师引以为戒,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再犯类似错误,恰当地处理此类事情。[/B][B][/B][B]但在批判的同时,也不能以一些理想的教育理念来要求现实的教育,把事件的责任完全归于何老师。教育非常复杂,教育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只有运用不当的情况。比如,为我国法律所禁止,被我国舆论批评为落后的教育方法——体罚,美国、韩国、新加坡的法律则明确规定,可以体罚学生。并对如何体罚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日本也正在讨论是否恢复对学生的体罚,因为学生越来越难管了。由此可见,能说体罚是落后的教育方法吗?所以,舆论对何老师的做法也要有一定的理解。如此,才能引导广大教师们更成熟更理智地处理学生问题。相反,如果舆论只片面地批评教师教育方法的不当,那么就会让广大教师们越来越不敢管学生。[/B][B][/B][B]其次,舆论要引导涉事的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在这件事上,何老师有过错,但学生呢?全校学生都穿了校服,为什么那位学生不穿校服呢?也许忘记了,情有可原。但当老师询问情况时,为什么就没有一点惭愧之意?为什么就没有一点不安?尤其为什么还敢顶撞老师?这事要是发生在我求学的时代,学生在老师还没有问到的时候,早就惶恐不安了。那么,还会发生后来的事吗?[/B][B][/B][B]对学生违纪未穿校服、顶撞老师、对老师没有敬畏之心,舆论不能因为老师有错,就不指出。而是要明确指出,并加以批评教育,让其有真正的反省。促进其发展成长。这样做,对其他同学也会起到教育的作用。如果舆论忽略了学生的错误,就会让该生只想到自己的委屈,而不知反省。以后,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也会让其他同学模仿其错误做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更难管。[/B][B][/B][B]再次,舆论要引导家长依法处理师生冲突。老师批评教育学生,就是再有错,哪怕是犯了罪,也要由有关领导或机关来处理。家长到学校,首先就是找老师和自己的孩子,了解情况。如确实是老师过错,就去找学校相关领导去反映,并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如学校不能解决,就向学校的主管部门申诉,要求处理。相信,在当前现实的教育环境下,家长的合理要求一定会得到满足。但此事件中,家长听了孩子的话,就立即到会场将何老师拖到办公室。这是什么行为?是严重扰乱公共秩序和侵犯老师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舆论对这样的行为,不能视而不见!要郑重指出!要呼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如果家长的违法行为得不到处理,无理要求得到满足,那就等于在纵容越来越多的家长采用违法的手段处理师生冲突。[/B][B][/B][B]第四,舆论要引导相关领导正确处理事件,保护好涉事各方的合法权益。对受伤害的学生,该安慰的要安慰,该赔偿的要赔偿。对有错的老师,该批评要批评,该处理的要处理。但对老师的合法权益,要加以保护,不容任何人侵犯。比如,这件事中,当家长拖何老师的时候,学校的相关领导就要去劝阻制止。制止不行,就报警,让警察制止家长的不法行为,保护好何老师的合法权益。对涉事家长,要认真倾听其诉说情况,满足他的合理要求。但对其过激的违法行为,要依法制止;对其无理要求,要给予坚决拒绝。我相信这样处理问题,老师肯定会接受,就不会发生自残的极端事件来。家长也会无话可说。假如相关领导只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不公正处理事情,就会带来负面影响,[/B][B][/B][B]甚至会激化矛盾。[/B][B][/B][B]教育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舆论[/B][B][FACE=Times New Roman]![/FACE][/B][B]只有为现实的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教育才能健康发展![/B][B][/B][ALIGN=left][B][FACE=Times New Roman] [/FACE][/B][B][FACE=Times New Roman] [/FACE][/B][/ALIGN]
[B][FACE=Times New Roman] [/FACE][/B][B][FACE=Times New Roman] [/FACE][/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