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37
  • 头像
  • 展翅翱翔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5267
    • 经验158569
    • 文章5147
    • 注册2008-05-02
    看了初荷游记之新加坡印象,不得不承认我们与之的差距,也不得不佩服初荷字里行间的智慧。
    学习了,期待下一遍。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url=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3227][color=blue][B]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B][/color][/url]
    论坛行走有困难请点击:[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2&ID=86679][color=red][B]论坛新手请进[/B][/color][/URL]
    在线情况
    3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770
      • 经验111648
      • 文章4599
      • 注册2008-06-19
      [QUOTE][B]下面引用由[U]初荷[/U]发表的内容:[/B]

       
      我确实是喜欢胡思乱想,不用佩服的啊!至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想到学生,这似乎是我们教师的职业病,惭愧啊![/QUOTE]
      向初荷学习,做一个善于“胡思乱想”的班主任。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302&ID=88842][B]教育长短句[/B][/URL]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2&ID=107969][COLOR=red][B]走出迷茫[/B][/COLOR][/URL]  [URL=http://www.bzrzy.cn/bbs/b/b.asp?B=304][B]开心一笑[/B][/URL]
      q号:973129322
      在线情况
      3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靳增果[/U]发表的内容:[/B]

        读罢《绿叶对根的呼唤》,我陷入深深思索
        ……[/QUOTE]
        我们确实应该深深思索,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在中国做起来就那么难?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4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高堂明镜[/U]发表的内容:[/B]

           
          初荷的文字总是让人感到那么亲切!
           
          温婉如水,飘逸如风,真是美不胜收![/QUOTE]
          谢谢明镜,这文章没有雕琢啊!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4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郑学志[/U]发表的内容:[/B]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初荷的游记给我们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给我们展现了一位教育大师的卓越风采,真是令人仰慕啊!
            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初荷的这篇游记从班级管理中抢过来。
            ...[/QUOTE]
            这么得意做什么?你的徒弟看着你呢!:)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4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高顺杰[/U]发表的内容:[/B]

              看了初荷游记之新加坡印象,不得不承认我们与之的差距,也不得不佩服初荷字里行间的智慧。
              学习了,期待下一遍。[/QUOTE]
              晕——倒了!!
              天哪!:)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4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COLOR=#113dee]做一个未完成的人
                在新加坡学习了两个星期,我最迫切地感受是:我们应该做一个未完成的人。
                我不得不很惭愧地承认,初荷在很多时候,骨子里是比较清高的,是有些傲气的,是带一点点孤芳自赏的。但这次来参加培训,实实地领教了同行老师们的水平,不免自卑起来。放眼望去,即使一个外表最文静、言谈最羞涩的教师,在各自的领域显然都有很大的成就,更别说那些个性或刚正、或活泼、或严谨、或犀利的同行,谈到理论,他们的专业术语一串又一串,只听得我目瞪口呆;若论实践,他们向重点大学送去了一批又一批高才生,成绩斐然,超出初荷何止百倍、千倍?老师们的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在令我叹服。我相信,这些老师若能把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写下来,一定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料。谁说我们河南缺乏教育家呢?我相信教育家就孕育在这些老师里,他们只是没有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形成文字而已。初荷没有做教育家的潜质(一个音乐老师,缺乏理性,此乃先天发育不足;没有理论知识,记不住教育的专业术语,无疑是后天营养不良。)但是,我特别希望这个队伍中的一部分老师,能在几年后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教育家。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进步呢?
                在我的单位里,常常呵护我、帮助我、督促我前进的一个老教师,总在批评前对我说:“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改不掉。”如此开场白结束,再缓缓对我进行批评。所以,我们要发展、要上进,今天就不再详谈自身的优势,而要认真思索我们应该向新加坡人——包括新加坡的教师、学者、民众、学生——学习些什么?我们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谈到努力的方向,我忽然想起来王晓春老师的话:“做一个未完成的人”,这是王晓春老师给我们年轻教师的劝告。他在《追求素质教育的感觉》一书中说:
                “我发现有些老师观念转变得很快,有些老师则不行,非常困难。当然这首先证明我的说服能力还不够,有待提高,我正在继续努力。另一方面,这种老师自己也确实有点问题。人家的心窗是打开的,新鲜空气能吹进去;他的心窗紧闭,拒绝与大环境交流。人家能跳出来自己看自己;他不能,他只能从里往外看,不会从外往里看。他只是不停地诉说自己的感觉,无法体会别人的感觉。他们缺乏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成品,一个已经完成了的、固化了的人。
                “所谓超越自我,其实就是某种程度的否定自我。除非你认为目前的状况已经尽善尽美,你才会彻底止步不前,只要你还想往前走,那就是对当前状况有不满意之处,也就是承认有可否定之处。然而可惜的是,有些老师对现状的不满只是对别人的不满,而不是对自己的不满。光有对别人的不满是无法超越自己的,所以要超越自己,先得养成反思的习惯。
                我不得不遗憾地说,有些老师没有养成反思的习惯,却养成了不反思的习惯。他们练就了一身硬*****夫,无论遇到什么事,绝不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在新加坡学习的几天,给我最明显的感觉,是新加坡校长学院的光莲老师和瑞兴老师非常谦虚,他们总是在课堂上采取认真倾听的方式,和我们进行交流,让我们各抒己见,并虚心采纳我们的意见。当然,我相信这两个老师也在探究教学方法,他们没有把自己当成专家,而只是做为一个真正的学者——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引导我们讨论。许多人认为,他们课堂的不足是引导不够,活动的延伸和拓展也不太充分深刻,整个课堂组织似乎很随意。但这显然不能抹杀他们课堂的精彩。倒是我们的教师(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时候表现不太好,没有虚心的态度,或者说心窗没有充分打开。比如,我们每天早上九点钟去上课,总要看见一个教师带着八个学生在活动:学生将眼睛用布条蒙起来,老师把绳子放到他们身体不远处。几个学生要摸索着找到绳子,各拿绳子的某一个点,将绳子组成一个正方形,目的是锻炼大家的合作能力。有的老师看见这些赞叹不已,有的老师却说:“这些活动我们早就搞过了!”表情似是不屑一顾。
                闻此言我不禁一愣:是的,这些活动我们早就搞过了。但我们搞过几次?我们敢在每天上午九点搞这样的活动吗?为什么不能?为什么不敢?这是学校原因还是家长原因,或者老师自己的原因?……这些问题大家只怕就没有深入思考了。有的老师听我这样说也许会回答:我们头上有“高考”这把“尚方宝剑”在挥舞,否则……是啊!谁敢无视学生的分数、家长的意见?但为什么新加坡的教师就不怕?这不是我们此行来学习的困惑吗?这不是我们应该深入去探索的吗?
                原因很简单:新加坡的教育发展史,目的很明确:第一阶段是生存,第二阶段是效益,第三阶段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教育目标明确,教学的过程自然就能条理分明,而不会为考试而考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是在为社会长期效益考虑,也是为学生的终身成长考虑,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不应该被借鉴吗?
                所以,初荷斗胆,认为我们要做一个“未完成的人”,首先就是要虚心,要多问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不要仅仅用一句“这样的活动我们也搞过”、“国情不一样”等等话敷衍一下,就算完事,要想一想在我们这样的国情下,怎样更好借鉴人家的经验。这才是开放的心灵。
                在瑞兴老师讲课的时候,放了一个幻灯片,说一个老师在学生的考卷上写:“本次考试满分100分,你得了33分,全班倒数第一,你不觉得羞耻吗?”
                瑞兴老师让大家讨论:学生看了这样的卷子会有什么感觉?马上有老师说:“我们中国绝对不可能有老师给学生下这样的评语,我们决不允许老师这样评价学生的。这种现象在中国不存在……”
                我当时非常惊诧,深感这话说的有一些“满”了。可能在坐的老师(毕竟是郑州市千里挑一的“名师”)不会这样评价学生,但国内其他教师呢?我们要维护中国教师的形象,也完全没有必要否认本就存在的现象吧!何况,很多时候这样的打击、讽刺,也可能让学生走上正途呢!韩信若没有受胯下之辱,估计后来不会有那么大的建树。我曾经在“教育在线”论坛看到一个帖子,名字叫《我骂学生是“人渣”》,结果把学生骂得改了邪、归了正,连老师自己都纳闷情况何以如此。这当然是一个特例,但我们可以从特例中思索一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老师能把学生骂得改邪归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的鼓励赞美最有效果?何为“教无定法”?何为因材施教?这就是比较深入的思考,这就是是发散型思维,而不是线型思维。这就是一个未完成的人,而不是一听别人说什么,马上简单地否定“那不可能”的、已经定型的人。
                后来瑞兴老师承认,当初被老师如此在考卷上评价的学生就是自己,后来他这门课考了第一。瑞兴老师当时没有评论老师那样骂自己的对错。当然,我在此也决不是鼓励老师都去这样骂学生,而是想说,面对老师出的一个题目,我们应该多思索几回。比如,教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绝对不能骂学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把学生骂上正途?对后面一个问题的回答,首先,这个老师平时不讽刺、挖苦学生;其次,教师的话有根有据,不是空穴来风;第三,这个班级风气较好,被骂学生没有“同盟军”;第四,也是最关键的:这个学生有转变的可能。
                所以,说我们国内完全没有如此骂学生的现象,可信吗?孔子在气急了还骂学生“朽木不可雕也”呢!
                在新加坡学习的第三个感触:我们应该少说多做,少谈新名词。
                我们的教育史源远流长,我们总是在不同时期出现一些不同的、很拗口的新名词,说到真正的改革,却似乎是“换汤不换药”。而教育,本身就是比较朴素的一件事情,不该有那么多的花里胡哨。比如,我们在参观南华中学的时候,有老师问符校长国内很流行的一个词语——校本课程、校本研究。符老师的回答很睿智:“我想,这可能是一个新名词吧!我不太清楚您所说的概念是什么。但是,我们在好多年前就开始做您说的这些事情了,一直延续到现在,已经做出了成果……”
                符校长的话当时就让我汗颜。是的,我们何以总有那么多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新概念呢?符校长他们没有说什么,却在实实在在做事情;他们的教育目标并不远大,却非常切合实际。新加坡教育史的三个阶段:生存——效益——能力。每一个阶段的目标都很明确,最难得的是,人人都从内心深处认为就应该这样发展。比如,符校长曾经说教师的成长路线是:能干好,愿意多干的优秀教师,首先走领导路线,当校长、教育局长等;其次是做专长教师,做专门教学研究,当学者;最次是终身教学教到老。我当时曾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并不是所有优秀教师都适合当领导,也许优秀教师应该留在讲台上,留在学生中。符校长说:“不,一个好校长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教师……”
                我无话了,意识到新加坡的官场和我们中国必然不一样,符校长的话不无道理。这里工作效率高,这里官僚习气不重(比如,他们的议会人员每个星期都要抽出一天时间,来倾听百姓的声音和需求——注意,是每个星期都有一天倾听民众的呼声:谁家的孩子上学交不起学费,他们会***排有关人员减免孩子的学费;谁急着生孩子却没有房子,他们会***排有关人员解决这一困难……这让廉政工作进行很顺利,不会有那么多官场规则牵扯人的精力。)他们确实应该让最优秀的人当领导,这样国家发展才最快。连莎莎和光莲老师自己都承认,新加坡人很*****利。在我看来,这里的“*****利”已经不是贬义词,最少应该是中性词。他们把城市建设得清洁美丽,为的是自己居住舒服,同时迎接客人、发展旅游业。这不是*****利吗?他们对待外国游客真诚热情(比如,有一个晚上,和我们同行的一个女教师从地铁站出来,朝当地的一个华人老太太问回宿舍的路。老太太说:“你先等一下,我去帮你叫个人。”片刻间,她带儿子出来,开着自家车送这个女教师到了“女皇镇”——我们住宿的地方;还有一次,我在植物园游览,一对老夫妻主动走来告诉我:“前面的小亭子是新加坡的标志,你要不要我为你照张照片做留念?”等等)为的是搞好和各国的关系,这不是*****利吗?他们大力发展教育,为的是生存,是效益,是提高全民能力,这不是*****利吗?如此说起来,还有什么是不*****利的?
                这所有的*****利,归结成一句话,就是:他们始终想发展,想前进,他们一直是“未完成的国家”,或者每一个公民都是“未完成的人”。
                夏天到了,我们常常去挑选西瓜。最好的西瓜当然是刚刚成熟的瓜,又新鲜又甜美。但很多时候,我们不巧会挑选了生的西瓜或熟过了的西瓜。如果让我在生瓜或熟过了的西瓜中挑选,我宁肯选择生瓜。生瓜虽然生,却不失新鲜;熟过了的西瓜,却就让人讨厌了。
                做一个“未完成的人”,就是要做一个给人新鲜感的人,哪怕我们的观点是青涩的,是不成熟的,是片面的,总强于一个完成的、绝对化的观点。因为这样的人胸怀是敞开的,是愿意接纳别人的意见的。
                [/COLOR]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4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朋友们,初荷明天要回老家看望母亲,向大家请假四天,回来后,我会继续发新加坡随感。
                  谢谢老师们的关注!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4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QUOTE][B]下面引用由[U]初荷[/U]发表的内容:[/B]

                    鱼尾狮
                    ......(由此,我知道了为什么水管设计成那个样子——要用一只手按住,才会流水。联想到国内好多水管都是‘长流水’,叹息!)”
                           ......[/QUOTE]
                     
                        我以为,这里不要括号,内容另起一段更好。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4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5797
                      • 经验132171
                      • 文章5520
                      • 注册2006-10-28
                      [QUOTE][B]下面引用由[U]初荷[/U]发表的内容:[/B]

                       
                      这么得意做什么?你的徒弟看着你呢!:)[/QUOTE]
                       
                       
                      呵呵,我高兴还要躲着啊,好东西人人喜欢,谁叫你的东西好呢?不抢过来他们才骂我呢!
                      做了《班主任工作新视角》《班主任工作招招鲜》《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等31部教育教学书籍,倡导自主教育管理实验,渴望和更多老师、学校交流自主教育话题,大家可实名加自主教育管理群号178772355。手机13874236639
                      在线情况
                      4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339
                        • 经验62723
                        • 文章3471
                        • 注册2007-03-17
                        王小春老师的“做一个未完成的人,”是要求我们不能为现状而沾沾自喜,而麻木,而要有反思探求精神。看了初荷大姐的文章,对国内的教育,也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与新加坡教育的差距,我认为是少现实立足点,许多老师(包括我在内),缺乏反思精神,缺乏倾听事实,缺乏明确目标。

                        在此地尽善尽美!
                         

                        在线情况
                        4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54
                          • 经验5986
                          • 文章239
                          • 注册2008-06-14
                          初荷老师的文章总是那么的朴实,读你文字如听你叙说,身临其境。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