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7
    • 经验8635
    • 文章152
    • 注册2010-08-21
    弟子习作美文
                                           求佛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凉爽的秋天格外漫长,一忽而至的漫天大风和摇摆起伏的气温,真实了我的思念感。一部分树木顿时变得萧瑟了,零星的几片叶子挂在树梢,有几只鸟在树枝上落脚歇息都看得清楚。走过一个又一个小巷,停留在一个又一个街角,踏着贴在路上的梧桐叶,才知道,原来我一直牵挂着与你相见。
        有一份牵挂,它赞美了爱情,触动了我悲凉的心境。第一次听《梁祝》,我并不知晓竟会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后来再次享受《梁祝》,才知道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似乎是佛安排了你们偶然的遇见,然后相识,相知,相爱,于是才吟出“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这时而悠扬时而顿挫的琴声里,油然而生的悲凉透析出你们彼此的牵挂。是你们吗,因为曾经遇见,所以彼此牵挂?是你们吗,因为彼此牵挂,所以化蝶相守?牵挂之下,这份相守更加迷人,这份相守更加刻骨。
        唯美彻骨的爱情里,有一份不离不弃的厮守,有一份不离不弃的牵挂。
        有一份牵挂,它歌颂了友情,触动了我已埋葬的魂灵。第一次听《高山流水》,我并不知晓竟会有一段珍贵的友情故事。后来再次接触《高山流水》,才知道了俞伯牙和钟子期,峨冠博带的伯牙和短褐草履的子期在崇山峻岭、飞瀑流泉的邂逅,于是才流淌出“巍峨兮,高山;浩荡兮,流水”。那一刻,伯牙的心灵找到了寄托,子期的理想得到了实现。罕见的相知逢识传递给世间一份温馨,子期之死,更使伯牙因为牵挂、因为思念而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是你们吗,因为牵挂,才为世人谱写了那曲动人的乐章?是你们吗,因为牵挂,才穿越了时空将两颗心紧紧相连?牵挂之下,这份感情更加真挚,这份感情更加珍贵。
        在可贵可知的友情里,有一份难以释怀的誓言,有一份难以释怀的牵挂。
        为了与你相见, 佛于是将我化成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你可知道,
        那落了一地的,
        不是枯叶,
        是我牵挂的心。
                                                                    2010-9-26
                                                                 (51级12班曹悦)
       
       
    [ 此贴最后由欣颖在2010-9-26 10:47:03编辑过 ]
    静水流深。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7
      • 经验8635
      • 文章152
      • 注册2010-08-21
          初读此文时,是被文章开头、结尾中呼应的席慕容之诗以及文中“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之诗吸引的,第一感觉是“美”。
          再读此文,发现了美的构成要素:开头直接引用席慕容诗《如何让你遇见我》,结尾将诗中“凋零之心”化为“牵挂之心”来用,既首尾呼应又点名主题,甚妙;文章主体部分大量排比句式的运用更是为文章增色不少;另外,诗化的语言还体现在小作者对修饰词、变式句的使用上,如“真实了我的思念感”实际是“使我的思念感更真实”的变种。
          文章题目经一再修改最终确定为“求佛”,有两层含义:“求佛”的祈愿是要相见,这符合话题“牵挂”;文章首尾呼应的是席慕容诗,而“求佛”正是诗中的点睛之笔。这样一来,文章首、尾、题目、主题四相呼应,达成点睛之妙。
      [ 此贴最后由欣颖在2010-9-26 13:52:27编辑过 ]
      静水流深。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510
        • 经验41464
        • 文章1504
        • 注册2009-02-12
        文章主体的两大段文字的语言、句式相同,我不知道这是排比还是模仿。读着感觉后一段像是抄的前一段。呵呵,个人看法,见笑了。
        一个在教育征途上立志前行的苦行僧,希望有一天能够历练成佛……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24
          • 经验34560
          • 文章805
          • 注册2010-04-24
          [QUOTE][B]下面引用由[U]野鹤闲云[/U]发表的内容:[/B]

          文章主体的两大段文字的语言、句式相同,我不知道这是排比还是模仿。读着感觉后一段像是抄的前一段。呵呵,个人看法,见笑了。[/QUOTE]
          [SIZE=2]   应该是一种排比吧,自己模仿自己什么呢?前后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一是友情、一是爱情。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也是自己的一点看法,闲云老师雅正。[/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7
            • 经验8635
            • 文章152
            • 注册2010-08-21
                                               凋零的夏日茉莉之心
                “一花一世界”,有时感觉我的呼吸、我的灵魂,甚至我的生命都与那些花儿交融在一起,感受生命静静绽放的喜悦。
                茉莉很香,香到手轻轻拂过,香气便缠绕在手指间。我一旦沉醉于此,便无法舍弃它而离开。骄阳似火的夏日,蝉声都渐哑了,人也会因着不断上升的气温而变得焦躁不安。花坛中草木灿烂的绿着,而那两株茉莉就隐在草木的阴凉下。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恬静下来,我便去随它绽开的声音,寻那叫人沉醉高雅的花香。
                她一心一意,锲而不舍,坚定而又高度虔诚的开放,飘香。其他与之不能相比的,便是这种优雅。她不断伸出的花苞,她扎进土壤的根须,她蓬勃向上承受阳光和雨露。既然选择开放,就要热情洋溢的盛开;既然选择飘香,就要毫无保留的释放。
                人们都说菊好,便一味的爱菊,远离了喧嚣,殊不知,这样也便远离了人世,而终难远离的是心里的嘈杂,是心里的不宁静。人们都赞梅坚,赞它“凌寒独自开”,学它的品质偏与严冬争一方天地,固执的摆作娇态,而缺了热情浪漫之心。
                为何不去欣赏茉莉呢?
                人若如茉莉,便拥有了一份优雅。既有一个宁静的灵魂,夜深万籁俱寂之时,便更令人神往;又有一颗热情浪漫之心,对生活热情洋溢,就算是给予,也给予的彻彻底底。
                夜间,花香在小院肆意飘散,穿过我的指缝,也穿过我执着的灵魂。茉莉花香飘散一夜,飘散一整个热情洋溢的盛夏。
                我不否认她会凋零,是花都会凋零。如自然界中的草草木木一般,是她的季节,她便绽放;不是她的季节,她便结束她的绚烂。也像是人生,在经历了美好的生命之后,必将要踏入余光晚霞。
                她飘零之时,竟也毫无残败之意,花香依旧,却是渐渐模糊了,掉落在地上的不再是花瓣,她的香气早就已经散在了我的灵魂深处,即便不再有花,心也如花般灿烂。
                朴树有首歌里唱“像夏花一样绚烂”。生就如茉莉,在激情的夏日里享受阳光,在清爽的早晨汲取雨露,在寂静的夜空下散发无尽幽香。那一朵朵的纯白,不因为我们的世界有多繁华而停止美丽;也不因为夜间寂寞无人而停止美丽。她一如既往,保持着她特有的纯洁,优雅和浪漫,在那一丛草木之中,普通却也独特。
                那些茉莉花儿,在燥热的夏日里给了我最好的盛礼。当我的心再次平静下来,听一朵茉莉花开,嗅一次缠绕在指缝间的茉莉花香,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即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
                茉莉虽飘零,茉莉之心却怒放如夏。
                                                                 51级12班   李晓爽
               
                小评:
                小作者文笔优美,感情细腻,抓住“茉莉花香”这一特殊意象,抒发了“于万丛草木中独爱茉莉,于茉莉花香中感悟生命喜悦”的真挚感情。
               
            静水流深。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7
              • 经验8635
              • 文章152
              • 注册2010-08-21
              [QUOTE][B]下面引用由[U]野鹤闲云[/U]发表的内容:[/B]

              文章主体的两大段文字的语言、句式相同,我不知道这是排比还是模仿。读着感觉后一段像是抄的前一段。呵呵,个人看法,见笑了。[/QUOTE]
                  个人愚见:模仿也好,排比也罢,无论是从高中生学写优美文章这一角度考虑,还是从45分钟内完成的应试作文角度考虑,都是应该值得肯定并大力提倡的。[EM08]
              静水流深。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7
                • 经验8635
                • 文章152
                • 注册2010-08-21
                                                 草木载了多少情
                    春日有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春又生”的顽强;夏日的“芳草碧连天”是小草宣扬生生不息的信念;秋日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是落叶最后的独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是冬日的等待,等待春暖花开。
                    幽幽的菊花静静地开在篱笆两侧,流水悄悄经过篱院,紫艳半开,红衣落尽,唯有金菊才是蝴蝶的舞台。一位老人,拄杖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就是他,就是那位弃官归隐、寄情于菊的陶渊明。官场的黑暗,让他明白了如何书写自己的人生,于是他吟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最终,他寄情于菊,那一朵小小的菊花却承载了陶渊明半世的人生,承载了陶渊明弃官归隐的勇气。
                    秋日黄昏,夕阳西下,一群无家可归的乌鸦唱着凄楚的思家曲,小桥流水,流过萧条的村落,宽敞的大路上只有一匹瘦马,一位无家可归的人和一群落魄的乌鸦,是谁在哭泣?是谁在叹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听懂了,明白了,原来是起这首妈的马致远,枯藤、老树永久守护着自己的根,而骑马人却不知归往哪儿,他只能将无尽缠绵的思乡情寄予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带走了他思乡的泪。
                    独自一人喝醉,梦中见的是昨日的“泪眼相对”,醒来却只有江边那杨柳晓风残月,不见了美人面,秋风吹着小舟在江上飘荡,杨柳之间彼此依偎着手牵,只有一人在舟上饮着苦涩的酒泪流满面。这就是柳永,秋日的寒蝉凄切,催促着你与心上人分离,而如今,你却只能将这无限的思念寄予“杨柳岸、晓风残月”和那无情的江水,这是何等的悲哀,那细长的杨柳又能载动多少愁,这又是何等的痛楚。
                    战火不断,硝烟弥漫,洛阳城内乱作一团,有一位老人站在车辚辚、马萧萧的战场边缘发出无助的呐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时杜甫的心在流血,他将国破家亡的愁思寄托于瘦弱的花和无助的鸟,可瘦弱的花已被泪淹,无助的鸟载着无限的愁思失去了方向,杜甫的愁思太重了,再丑的鸟儿任务太重了。
                    抬头看,没有云卷云舒的惬意,低头看却见草木荣枯,看到了历史,看到了历史人物的情思,问苍天:这瘦弱的草木到底在了多少情。
                                                                      51级12班  武明丽
                 
                    小评:
                    以“一草一木总关情”为话题,小作者选取了“菊花、枯藤、杨柳”几个意象,并围绕于此再现历史场景,分别抒写相关历史人物的情思,此种构思值得肯定借鉴。
                [ 此贴最后由欣颖在2010-10-11 15:19:01编辑过 ]
                静水流深。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7
                  • 经验8635
                  • 文章152
                  • 注册2010-08-21
                                                    花开两岸
                      生命之中总有人在牵挂着我们,父母朋友等等,尽管分隔两地,它们也不会因此而消了颜色、褪了芬芳,反而在感情的冲洗下愈加鲜艳,成为温暖我们一生的财富。
                      牵挂是花种,在亲情流水的滋润下,开出了迷人的花。
                      在挪威,一位名叫辛嘉艾文林的妇女为了拯救身患癌症的女儿玛花,捐赠出自己的肝脏后,从容开枪自杀。那瞬间划破欧罗巴夜空的枪声,足以震撼世界上许多善良的心灵和麻木的神经。临终前,她有太多的话要对女儿说,可无从落笔,最后竟只留下一句话:“宝贝,诀别是为了你更好的成长......”从此母女天各一方,牵挂如同一朵百合,散发着母爱的芬芳。
                      牵挂是花香,在友情之风的吹动下,飘散到更远的地方。
                      德国文学家歌德与席勒是亲密的朋友。尽管在年龄上相差很大,性格气质也有很大不同,但共同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席勒写《威廉.退尔》的剧本时,歌德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全部提供给了席勒;而歌德《威廉.麦斯特》的写作,也得到了席勒的鼎力相助。席勒英年早逝后,歌德无比悲痛的写道:“我失去了一个朋友,同时也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歌德的痛,必定会被在天堂的席勒感受到。他的牵挂,如同一枝清濯的莲花,散发着友谊的芬芳。
                      牵挂是两岸的繁花,时间不曾使它们分化,爱情给它以滋养,愈发美丽。
                      汶川地震后,绵竹汉旺镇的一位男子痛失爱妻,面对已停止了呼吸的妻子,他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背部,骑上摩托车,送她去天平间。一圈一圈绕在身体上的绳子,将她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看上去就像昔日妻子在身后亲昵的搂着他的腰一样。那样的大痛与混乱中,他努力给予妻子死后的尊严。妻子不在了,但他在用另一种方式,默默地诉说他对她的爱恋与牵挂。他的牵挂,如同一束娇艳的玫瑰,散发着爱情的芬芳。
                      这些都是感情两岸旁的牵挂,用馨香沐浴着我,随风,随流水浸润全身,惠泽一生。
                      花开两岸,牵挂永存。
                                                                    51级12班  张晓通
                      小评:
                      文章最成功之处在于小作者能以“花开”为依托,来阐释“牵挂”的内涵。三个分论点中,用“花种”“花香”“繁花”分别来写“亲情”“友情”“爱情”,又与“百合”“莲花”“玫瑰”相照应,结构上更是层层递进,小作者别具匠心的写法,十分难得,值得借鉴。
                  静水流深。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7
                    • 经验8635
                    • 文章152
                    • 注册2010-08-21
                                                     地震中,你做了什么?
                                                       51.11   贾增密
                        第一眼看到汶川地震的报道时,我是欢乐的。每天的报纸送到面前,太多的灾难充饬着我们的双眼,在我心里,我想着,我也根本没有想过自己遭受灾难。我睁着颓废的双眼,望着那赫然的大字标题,和周围同学兴奋地谈论着那一个被压在石块下的动作怪异的骑车人。
                        我们不懂灾难,我们心中的灾难概念是:永远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特别不幸的事。灾难接踵而至,我们在盘算着:给灾区捐50还是100?捐多了,上周刚刚看中的那双红靴子就买不成了;捐少了……。最后心一横:就捐20吧!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最抠之人,5块10块的漫山遍野。在这无聊的动员中,看着冰冷的伪慈善,在鲜红的表幅下,显得好腌臜。
                        看着陈光标的言行,在我眼中,他最合适的地位是农家汉,他帮人朴实、直接,甚至有一份童稚。正是因为这份纯洁的童稚,他的工程车做先到达,他的捐款可以过亿!也同样身为农民,唐山兄弟千里奔赴灾区,辗转汶川、玉树。地震中的我们呢?这些所谓“高知人才”呢?
                        地震中,你能做什么?做一回农民,出一份没有钱也有力的奉献。因为有了奉献,灾难就不再是灾难。所以,请你做一回农民!
                        地震是人性的测验题,人之初无论是性善还是性恶都无关紧要,关键是当别人需要时,你伸出一双手,你就是好人。好人并不一定要像郭明义那样十几年来含辛茹苦的去帮助别人,亏待了家人,便有愧于亲情。正像陈光标一样,对社会他是善人,对企业他则无闻。地震中做一个好人,我们的反应是什么?是在不影响自己责任的前提下,去无私的帮助别人!好人的具体内涵也应随时代而变。人们近期讨论的是否将雷锋精神纳入文化遗产,我觉得最好不要。因为人们心中的雷锋是最献献无私的。雷锋只能生活在那个年代,他是一个无法越过的高峰,就如郭明义再怎么做,他和雷锋相比总是差了那么一截。
                        回到地震,我以雷锋与郭明义、陈光标相比较,只想说明:我们永远都成不了雷锋,倾心解囊相助也许对我们而言永远都是望洋兴叹。但是我们可以任泪水肆意流淌,将衣物、余款捐于灾区。我只想说:既然无法尽全力,你可以尽半力,但要尽好,别那么斤斤计较。
                        【小评】
                        虽然本文的语言还有很多可继续锤炼之处,但优点还是很明显的:
                        1、以时事开篇,紧扣现实。
                        2、开头“第一眼看到汶川地震的报道时,我是欢乐的”,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3、最欣赏的是,小作者通篇选取“陈光标”这一个中心素材,并以此为线索,贯穿“我”“雷锋”“郭明义”,形成对比,突出中心,并于文章结尾亮出观点,类似杂文。
                    静水流深。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7
                      • 经验8635
                      • 文章152
                      • 注册2010-08-21
                                                         美在心灵深处
                                                      51级12班   李晓爽
                          有人认为美就是天然去雕饰的清水芙蓉,有人觉得霓裳羽衣下的杨贵妃就是美,她雍容而华贵;有人倒更喜欢珠光宝气下的美,无懈可击。
                          而我倒更情愿选择另一种美丽,一种用书籍雕刻出来的饱满而充实的精神美。
                          我曾在书籍寻找美。那是我对美的初次定义,带着虚幻而朦胧的味道,于是,我找到了“飘若惊鸿,矫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的宓妃。霎时间,我的身体犹如她的裙裾一般,飘飘灵动起来。我更发现了“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的兰芝,便沉浸于她那举世无双的纤纤细步里去。我迷醉于李易安执笔作诗时的曼妙身姿,更难以忘却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的红颜知己。于是我便形成了对美的定义,一种不得不让人仰视,但却终也无法企及。
                          可,我专心寻找于诗词中人物的美貌与体态,却忘却了诗词本身便具有的美,人物美美丽了我的双眼,可当我转身去探寻那些文字美的时候,它却给了我另外一种享受。于是——
                          我在书籍里感受美。我在一行行的文字里看到林徽因的美,那些文字就如四月天里的风,扑面而来,一下子吹醒了我沉睡者的心。我在三毛笔下感受美,她带我走进另外一个国度,烈日与风沙不让我感觉枯燥乏味,反而让我懂得:所谓美,那是一颗赤子之心。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辛勤耕耘,陈忠实在白鹿原上提笔自由挥洒。这一切都对美做了新的定义:美就是对生活热爱和执着的心,它不看你的外表,不用费力修饰就可以获得世人尊重和赞许的目光。
                          我终于获得了美,书籍给了我一个饱满而充实的心灵,美丽便如约而至。
                          于是,我又问自己:美是什么?是不是那个爱用脂粉装饰自己,让自己看来似是光彩照人的女子;还是用华丽外壳包裹起来却有空虚精神的美?
                          都不是了。我心中有杆“美丽”的秤——用书籍充实心灵。因为外表的美终不是真实的,心灵和精神的完善才美得有价值。

                      简评:
                      1、文笔优美。大量引用、化用的使用,为文章增色不少。
                      2、全文写作思路:我曾在书籍寻找美----我在书籍里感受美----我终于获得了美。思路清晰,步步递进,层次感强。
                      3、文章反复点题、扣题,结尾升华主题,是一篇非常不错的考场作文。
                      静水流深。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5
                        • 积分8537
                        • 经验104471
                        • 文章8250
                        • 注册2006-09-11
                        不错啊,这些优美的文章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可见您的功夫非同一般了。节日快乐!
                        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510
                          • 经验41464
                          • 文章1504
                          • 注册2009-02-12
                          学生的文采很好,值得我好好学习啊!
                          祝欣颖老师五一快乐!
                          一个在教育征途上立志前行的苦行僧,希望有一天能够历练成佛……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95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