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INE-HEIGHT=20pt][ALIGN=center][FACE=宋体][SIZE=14pt]转化问题学生[/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虽然做班主任一年多了,对六班学生的情况已经基本熟悉,但在转化个别问题学生方面,我还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主要是我对心理学方面了解甚少,对他们的心态变化不能一一作出正确判断。不能对症下药,在教育学生方面过于武断,这样,既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又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多了解一些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多听一些专家讲座,从中汲取和孩子们沟通的经验。[/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社会在变革,学生的心态也随之转变。我们许多老师以不变应万变,怎能和这些被网络、电视等武装起来的新生一代相比,他们不叫我们“老土”就是万幸了。学生随社会潮流而变,我们不欣赏、不赞同、甚至阻止和打压他们的变化,只能是螳臂当车。因此,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业余时间应该多读书和思考,多学习和进修,争取和潮流接轨。从小处来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孩子;从大处来说,也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六班孩子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我的心态也有关系。帮教不到位,处理问题不够细致和耐心,对待问题学生要求不到位,甚至对一些不能容忍的现象听之任之。我认为,处理好问题学生,有三大法宝可以一试:家长与学校联手、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联手、学校出台具体的奖惩措施。[B]问题学生出现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学生长期得不到关注:得不到家长的关注、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更得不到学校的关注。[/B]而解决这一顽疾,则需要多方面携手:家长从生活和感情上关注;教师从学习和思想上关注;学校从学生成长环境和激励措施上关注。三者形成合力,有利于学生的管理和转化,而依靠班主任一人的力量,在短时间内很难奏效。此外,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FACE=宋体][SIZE=12pt]教育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培养人——转化问题学生,让他们有所改变;锻炼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他们走上未来社会奠定基础;陶冶学生情操,让每一个人都有好的道德品质。[/SIZE][/FACE][/B][FACE=宋体][SIZE=12pt]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只注意低头教书,却没有顾及学生的需要,评价学生看的只是考试成绩,却忽视了情商的培养。到头来,高分低能的畸形儿会比比皆是。失去本质意义的教育,只能教书而不能育人。[/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整顿班级秩序,恢复往日英姿[/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解决学生的纪律问题,使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既活泼又紧张的状态,是我一直追求的课堂真谛。多日来,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也一直在努力实践着,无论最后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是鲜花还是误解,我都无怨无悔,唯一的希望就是心中的梦不被破灭。[/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即使在最受非议的日子里,我的头脑也十分清醒;即使不被别人理解,我也在一直苦苦追寻诗意的班级模式。怎么才能构建和谐班级,怎样才能让迷失方向的孩子看清前方的征途?付诸于实际行动才是理想班主任迈出的最关键一步。但在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方面,我始终觉得是一个失败者,因为我经常发现不了学生们的闪光点。学生长期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就如苗儿得不到甘露的滋润,久而久之,他们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报有怀疑态度。尽力建立表扬制度,弘扬正气、树立良好的班级氛围,是我今后的班级工作重点。学生有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班级和学校一心向往,才会使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话又在耳旁响彻……[/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下午四节,我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来整顿班级秩序。首先,将六个学习组长单独叫到教室外,询问了近期班级情况。各组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上课纪律、听讲及作业,需要我采取措施及时纠正这些毛病。其次,我又召集了班干部讨论整个班级问题,告诫班长要大胆管理班级,不要害怕得罪人,要学会管理那些违反纪律的同学,班级纪律不能容忍任何人破坏。最后,在全班宣布违反纪律的处理方法,但是,我又犯另一个错误:学生们似乎不太支持。但无论如何,我要推行下去。[/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宋体][SIZE=14pt]对学生养成习惯的思考[/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长、教师、学校和学生本人密切相关,但我认为目前学生在听讲和作业方面存在的不良习惯,根源在于学校和老师。第一,作业布置太多,各门课一起压上,让学生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敷衍应付,不去认真思考和书写,久而久之,在大型考试中,学生也不会认真检查试卷,以至错误百出,甚至贻笑大方。其次就是学生的听讲问题。我发现学生真正会听课的没有几个,大多数学生的思绪并不跟着老师走,他们在干什么,在想什么,无从可知。这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关——讲的太多,学生一时难以消化;听讲和记笔记的方法不到位,这与老师的传授有关,与老师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逐渐下降也有着密切的关系。[B]学生不会学习,其实就是老师不会教学[/B],我们传授给学生的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死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如拿到了打开金库大门的钥匙。但现在的学生被我们的考试和评价制度弄得只会在别人的指点下搬运金块,而不会自己寻找金矿。好端端的学生被活活地教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被完全限制在标准答案之内——可悲、可叹![/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我们既要考虑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考虑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胡思乱想;让他们学会动手,学会体验成功和失败的滋味,老师的包办学习犹如家长包办的婚姻,真正幸福的并不是很多。针对目前的教育方式,我感到担心的是:我们的教育不是在培养孩子,而是在毁坏孩子的创造性。[/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FACE=宋体][SIZE=12pt]温室大棚中的孩子永远享受不到狂风和暴雨的洗礼,更品尝不到清风和阳光的味道。[/SIZE][/FACE][/B][/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月考考场上的思索[/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十一”长假结束后,我们八年级进行了第一次月质量检测。在安排考场和监考的同时,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其一,无论班主任如何强调,总有不少孩子以身试法,敢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眼皮底下做小动作。一开始我就强调,只要有一门课作弊,那么其余的七门就要全部判做零分,满以为这样无情的判决会令每一个孩子都诚惶诚恐,不再有半点私心杂念,谁知,第一场语文考试我就发现有个男孩在抄书,为了他的自尊,为了让他自律,我没有言语,只是瞪了他一眼,可这孩子的表现呢?竟有点若无其事,仿佛没事一样。我真想当场就在他的试卷上写上零分,可我没有。我有个另外的想法:把他的八门功课全部判做满分如何?考完试后,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全班同学,由全班同学表决。有几个男孩闻之大喜,纷纷举手同意,但全班大部分同学表示反对,原因就是没有早声明,有可能对作弊的同学产生不良影响,下一次考试可以试试。这件事给我的启示就是:[/SIZE][/FACE]对作弊的学生,就判他的试卷为满分,并且所有的试卷都为满分,让他得全班第一名,看他还敢不敢作弊?再就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考试既是对知识水平的检测,更是对自己人格的考验。[/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其二,考试的内容和方式陈旧而又落后。能真正考查学生能力的知识点少,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太多。我们天天说进行教育改革,但改来改去,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真正实质性的内容太少。这就与我国目前教育的大政方针有关,也与目前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左右有关。作为站在教育前线的教师却不能左右教育,就连平常的考试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我们考试的目的不是检验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是检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学了不会用,或者说学了没有用,学生受苦受累地学这些东西干啥?又一年度的诺贝尔奖即将颁发,纵观大势所趋,咱们中国人根本不能沾边。以往专家学者们分析来分析去,列举了中国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种种原因,我认为只有一种:中国的教育制度已经落后,中国的教育理念没有与时俱进。有时,我真不想考试,更不想站在讲台上这样那样要求学生。因为,我们不是在教育学生进步,而是在扼杀学生。可是,在没有办法改变现实的前提下,只有先把现实做好了。[/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第三,是学生的智力有问题,还是老师的方法有问题?昨天刚讲的知识,为什么今天就不会?为什么一错再错的题目,老师再三要求后还是错?为什么学生不会答题?为什么学生书写潦草?为什么学生对考试不再重视?面对学生,我无言以答。面对教育,我百思不得其解。是目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走下坡路还是我们的学生在退步?中国教育,值得思考的东西太多太多。学生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还是掌握在老师的手中。当今的社会,学生在探究学习进步,而我们的老师却不思进取,远远落后于学生,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太多的问题,我不想探讨;但太多的问题又说明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SIZE][/FACE][/ALIGN][/LINE-HEIGH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