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HEIGHT=200%][FACE=楷体_GB2312][COLOR=black][SIZE=16pt][P][LINE-HEIGHT=200%][LINE-HEIGHT=200%][FACE=楷体_GB2312][COLOR=black][SIZE=16pt][B]逃的背后[/SIZE][/COLOR][/FACE][/LINE-HEIGHT][/B][/SIZE][/COLOR][/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00%][LINE-HEIGHT=200%][FACE=楷体_GB2312][COLOR=black][SIZE=14pt] [/SIZE][/COLOR][/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00%][LINE-HEIGHT=200%][FACE=楷体_GB2312][COLOR=black][SIZE=14pt]家庭是人生的避风港,[/SIZE][/COLOR][/FACE][/LINE-HEIGHT]是孩子们理想的生活场所。在家里,能不能打孩子,针对这一问题,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氛围,有不同的理解。在欧洲一些国家,打孩子是违法的,而在亚洲,却没有法律的约束。尤其是在中国,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才”的古训,许多打孩子的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家庭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LINE-HEIGHT][/P][P][LINE-HEIGHT=200%][LINE-HEIGHT=200%][FACE=楷体_GB2312][COLOR=black][SIZE=14pt]点点在家庭遭受到母亲的斥责、打骂中不服气,产生叛逆心理,母亲见状依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看点点火上浇油往外跑,妈妈更加生气,随即说出,跑出去就不要再回来,回来打死你。家长的一句气话,在孩子看来却分量很重。[/SIZE][/COLOR][/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00%][LINE-HEIGHT=200%][FACE=楷体_GB2312][COLOR=black][SIZE=14pt]随着孩子逃离家的时间的增长,带给家长的恐惧在逐渐增大,家长后悔当初冲动的行为。孩子的离家,促成了今后让家长实施妥协的方法,成为了要挟家长放弃对孩子的管教的手段。如若事情发展到此地步,那不能不说,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了。[/SIZE][/COLOR][/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00%][LINE-HEIGHT=200%][FACE=宋体][COLOR=black][SIZE=14pt]打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必须充分认识到打骂孩子的危害,要遏止打孩子的现象。[/SIZE][/COLOR][/FACE][/LINE-HEIGHT][LINE-HEIGHT=200%][FACE=楷体_GB2312][COLOR=black][SIZE=14pt]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家长要善于引导,不要去专制,不要去打骂孩子,要因势利导,根据孩子自身实际情况,寻找更好的解决途径。[/SIZE][/COLOR][/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00%][LINE-HEIGHT=200%][FACE=楷体_GB2312][COLOR=black][SIZE=14pt]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达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所以当孩子由于种种因素,某些方面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时,许多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打骂仅是一种感情发泄,对改变孩子的现状无济于事。与其如此徒劳无效,不如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选择前进的道路。其实,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家教高手。父母期望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绝不能获得有效地教育孩子的效果。所以,恳切希望天下的为人父母者,不要再打自己的孩子了。 [/SIZE][/COLOR][/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00%][LINE-HEIGHT=200%][FACE=楷体_GB2312][COLOR=black][SIZE=14pt] [/SIZE][/COLOR][/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