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9
    • 经验1955
    • 文章78
    • 注册2008-11-28
    教育上的十种著名效应
    [COLOR=#000000][FACE=楷体_GB2312][SIZE=4]1、破窗理论[/COLOR]
    [SIZE=4]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SIZE]
    [SIZE=4]2、蝴蝶效应[/SIZE]
    [SIZE=4]什么是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SIZE]
    [SIZE=4]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SIZE]
    [SIZE=4]经典动力学的传统观点认为: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未来状态所造成的差别也是很微小的。可混沌理论向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SIZE]
    [SIZE=4]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SIZE]
    [SIZE=4]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SIZE]
    [SIZE=4]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SIZE]
    [SIZE=4]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SIZE]
    [SIZE=4]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SIZE]
    [SIZE=4]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一定要防微杜渐,否则,悔之晚矣。[/SIZE]
    [SIZE=4]“蝴蝶效应”启示录,古往今来知多少?[/SIZE]
    [SIZE=4]3、近因效应[/SIZE]
    [SIZE=4]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有这样一个例子: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他,对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其实,考官做出这么一种设置,是对毕业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如果这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此前面试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会由于这最后的关键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SIZE]
    [SIZE=4]4、青蛙效应[/SIZE]
    [SIZE=4]从前有一则水煮青蛙的寓言: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便会纵身而出;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它会感到舒舒服服的。然后你再慢慢升温,即使升至摄氏80°,青蛙也仍然会若无其事地待在那水里。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至90°- 100°时,青蛙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在此情况下,青蛙已经失去自我脱险的能力了,直至把它煮熟为止。在第二种状况下,青蛙为什么不能自我摆脱险境呢?这是因为青蛙内部感应自下而上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激烈的环境变化,而对缓慢、渐进的环境变化却不能及时做出感应。这就是一种“青蛙效应”。[/SIZE]
    [SIZE=4]“青蛙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逸。”[/SIZE]
    [SIZE=4]5、美人效应[/SIZE]
    [SIZE=4]罗马一家自助餐厅的老板想出一个赚小费的妙计。他请来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坐在柜台边收钱,以便使男客们神魂颠倒,慷慨解囊。谁知那位姑娘上班后没过几天,就对老板说:“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老板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柜台边反复地数找给他们的零钱。”[/SIZE]
    [SIZE=4]6、鲶鱼效应[/SIZE]
    [SIZE=4]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很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用不了多久就会死掉。为延长它的活命期,当地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在有限的空间里快速游动,反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鲶鱼效应。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惧者必然会比其他人更用功,而越用功,跑的就越快.[/SIZE]
    [SIZE=4]7、晕轮效应[/SIZE]
    [SIZE=4]晕轮原指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晕轮效应是一种普通存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个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对他的某一品质特征的强烈、清晰的感知,而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品质。[/SIZE]
    [SIZE=4]毕业生在求职应聘中,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晕轮效应,把自身的优势充分地展现出来,一定会给招聘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赢得对方的赏识,取得面试的成功。比如,当招聘者问及你的英语水平时,你便用英语熟练地与其交谈,必然会引起招聘者的极大兴趣,很可能当场便与你拍板“成交”。但在运用这一效应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刻意制造“光环”效果,那种虚妄做出的行为,往往适得其反[/SIZE]
    [SIZE=4]8、木桶效应[/SIZE]
    [SIZE=4]在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一个木桶来装水,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这个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决定的,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由此可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短板”的长度决定其整体发展程度。正如,一件产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那个品质最次的零部件,而不是取决于那个品质最好的零部件;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高低,不是取决于这个组织的最优秀分子的素质,而是取决于这个组织中最一般分子的素质一样。……此种现象在管理学中通常被称为“木桶效应”。[/SIZE]
    [SIZE=4]“木桶效应”对你有何启示?[/SIZE]
    [SIZE=4]9、马太效应[/SIZE]
    [SIZE=4]《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 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 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 座城邑。第二个仆人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 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 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 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SIZE]
    [SIZE=4]科学家罗卜特.默特把故事中的现象称为“马太效应”——即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SIZE]
    [SIZE=4]10、 罗森塔尔效应[/SIZE]
    [SIZE=4]“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有其神话色彩。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塞浦路斯的一位王子。他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女,雕刻时倾注了全部感情和心血,雕成后每天爱不释手,深情凝望着它,终于有一天这个雕刻的美女活了,成为王子的妻子。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受到这个神话故事的启发与助手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们到一所学校随意抽取一组一年级的学生然后告诉这些学生的老师们说,班上的这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们听。结果也是出人意料的.在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明显优于第一次测验的结果。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出人意料的效应呢?罗森塔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有潜力 ,因此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这个实验充分证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同时也总结出了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SIZE]
    [SIZE=4]“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暗含期待效应”,它是指教师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在这种体验当中包含着热爱.理解. 尊重.关心.信赖.爱护以及较高的人际期望.在学校教育当中,老师不仅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而且还应该是学生心理上的依赖者与指导者.教育实践也充分表明:如果老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给他们设定较高的标准与学习目标,并经常对他们进行鼓励.关注与更多的个别辅导,这些学生将会以较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将会更加自信.自强,将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一般都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显著的提高与进步.这实际上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潜力, 使学生受到鼓舞与激励并对自己产生了自信心,从而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这一点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体会.假使有一天某人称赞你穿的衣服很漂亮,你就会自我感觉良好,信心十足,心情舒畅,对人也热情起来,工作也会觉得得心应手.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的刺激作用.相反,在教学中如果老师不喜欢或忽视甚至歧视某些学生,对这些学生降低标准或不抱任何期望甚至放弃他们任其放任自流的话,对他们的关注少了,对他们的辅导少了,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会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与表情中感受到老师的“偏心”与冷漠,从而产生与老师之间的误会与隔阂,对学习更加消极,更加灰心丧气,对老师更加反感,逐渐放弃这一学科的学习. 正如《圣经》上的这句话,富有的还要给予,没有的还要剥夺。越有的就越有,越没有的就越没有。这句话应该给我们为人师者以警示:我们在教学中绝对不要放弃某些学生,在授课与个别辅导中要尽量兼顾好生与差生,要对学生多鼓励,要重视“罗森塔尔效应”的作用.[/SIZE][/FACE][/SIZE]
    从心出发,给心灵成长的空间!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8
      • 积分6714
      • 经验111290
      • 文章6757
      • 注册2008-09-03
      难得你如此有心,生活中常见的效应,都在这见到了,我们常说,就是忘了收集。谢谢你了。
      班级文化专著《打造高中卓越班级的42各策略》,全国各大网站有售。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张开鹏飞的翅膀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279
        • 经验90154
        • 文章3149
        • 注册2008-01-13
        效应来源于工作,更要实践于工作。真正地能帮助我们的工作,才是最好的效应。
        鹏飞,是因为有了展翅的空间;倾诉,是因为有了倾听的伙伴。张开鹏飞的翅膀,让我们共同翱翔!
        http://blog.cersp.com/7932058.aspx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7
          • 经验1521
          • 文章60
          • 注册2008-11-16
          谢谢楼主!我真的受益匪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我的博客:http://blog.tianya.cn/blogger/view_blog.asp?BlogName=pinmingxuan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3
            • 积分4780
            • 经验53288
            • 文章4693
            • 注册2008-05-22
              受益匪浅!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论坛惊现逍遥的风采, 我不是路过!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