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409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41
    • 经验81776
    • 文章5078
    • 注册2011-08-17
    书里乾坤大,坚持不易!向王老师看齐!祝好每一天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41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论坛日月新,感谢鼓励!向姚老师学习!快乐每一天!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1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P][COLOR=#0909f7][SIZE=4][b]书法名家(42)[/b][/COLOR][/SIZE][/P][COLOR=#6809f7][SIZE=4][b]李煜[/b][/COLOR][/SIZE][P][SIZE=4][b]         这是一个典型的亡国之君,但是在文学艺术上造诣极高。诗文、音乐、书画皆能,尤长于词。但是,不善治国,最终为宋太祖赵匡胤所灭,留下“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令》),“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的千古遗恨。[/b][/SIZE][/P][P][SIZE=4][b]         李煜,字重光,即李后主,五代南唐国主。徐州人。他是罕见的艺术天才,又是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除了词写得好以外,其书法造诣也很高。史称他善作“颤笔”,又善书大字。陶谷《清异录》说:“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称‘撮襟书’。”[/b][/SIZE][/P][P][SIZE=4][b]         他在书法上的另一个贡献是把“五字拨镫法”发展为“七字拨镫法”。在唐陆希声所传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法的基础上,加上“导、送”二法,遂成七字法。“导”是小指引名指过右;“送”是小指引名指过左。后人对此持异议,以外“擫、押、钩、格、抵”是执笔法,“导、送”是运笔法。其实“导、送”是对“拨镫”二字的正确理解。[/b][/SIZE][/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1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COLOR=#0909f7][SIZE=4][b]书法名家(43)[/b][/SIZE][/COLOR][P][COLOR=#9709f7][SIZE=4][b]徐铉[/b][/SIZE][/COLOR][/P][P][SIZE=4][b]         据唐封演《封氏闻见录》记载,李斯的《峄山刻石》在后魏时被太武帝推倒,后来,被邑人用火烧毁了。所幸的是已有拓本。唐人据以用枣木板摹刻。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说:“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说的就是这件事。这个“肥失真”传刻本,后来也不见了。今天看到的《峄山刻石》,是宋淳化年间郑文宝据南唐徐铉的摹本重刻的。[/b][/SIZE][/P][P][SIZE=4][b]         徐铉,字鼎臣。扬州人。南唐御史大夫。随李煜降宋,官右散骑常侍。他特别喜欢李斯小篆,笔正而纯,为宋初小篆名家。宋朱长文《续书断》说:“自阳冰之后,篆法中绝,而骑省(徐铉)于危乱之间,能存其法。归遇真主,字学复兴,其为功岂浅哉。初虽患骨力歉阳冰,然其精熟奇绝,点画皆有法。及入朝,见《峄山刻石》摹本,自谓得师与天人之际,搜求旧迹,焚掷略尽,较其所得,可以及妙。”后人把他和李阳冰并称。[/b][/SIZE][/P][P][SIZE=4][b]         他的传世书迹,除摹《峄山刻石》外,有《篆书千文》、《武成王庙碑》、《大钲铭碑》等。[/b][/SIZE][/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13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41
            • 经验81776
            • 文章5078
            • 注册2011-08-17
            书法是慢的艺术,教育是慢的艺术,书法的教育是慢中之慢的,更是艺术中艺术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41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欲速则不达。姚老师所言极是!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1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00
                • 经验2595
                • 文章187
                • 注册2016-02-05
                慢,是艺术,更是人生。畅游在艺术里漫步人生。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1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还有什么活动比猜字谜更好吗?[P]口号编好了,队名起好了,活动?还有什么活动比猜字谜更好吗?让头脑做做操!我来这里挑了一些字谜。顺便复习复习![/P][P]今天太晚了,明天再把笑话抄下来。[/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1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COLOR=#1111ee][SIZE=4][b]漆[/b][/COLOR][/SIZE][P][SIZE=4][b]         “漆”的本字是“桼”。[/b][/SIZE][/P][P][SIZE=4][b]         说文:木汁可以(髟+桼)物,象形,桼如水滴而下。漆树,取漆,类似与割橡胶树一样。所以“桼”中间从“木”,其余笔画应为漆液,后来强调液体如水,所以加“氵”旁。[/b][/SIZE][/P][P][SIZE=4][b]         发展到敦煌俗字时,“桼”与“来”就共用了。《敦煌写本汉字考辨》中说:敦煌俗字中,“膝”作“月来”。[/b][/SIZE][/P][P][SIZE=4][b]         在以“来”为字根的字中,是没有从月旁的,这样就避免了“月+来”与“膝”保持同义,而不与其它字冲突。所以“漆”的草书起笔多了一个使转,下部有“来”的草法。[/b][/SIZE][/P][P][SIZE=4][b]         (根据刘东芹博士“草书字法研究会”2016年3月4日晚上的微信课堂整理)[/b][/SIZE][/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1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P][COLOR=#1111ee][SIZE=4][b]第一次用《说文解字》[/b][/COLOR][/SIZE][/P][P][SIZE=4][b]         今天为了查“漆”字,第一次用了《说文解字》。[/b][/SIZE][/P][P][SIZE=4][b]         我以为“髟(biāo)”和“桼”组成的汉字应该查字上面的“髟”部。结果在“髟”部里查遍了两本工具书也没有这个字。[/b][/SIZE][/P][P][SIZE=4][b]         难道是刘博士写错啦?不可能,他是做汉字研究工作的。[/b][/SIZE][/P][P][SIZE=4][b]         会不会有“桼”部呢?我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上查了,字典上没有这个部首。[/b][/SIZE][/P][P][SIZE=4][b]         我又到《说文解字》上查。在“部首检字表”的11画里,找到了“桼'部,在此部中查到了由“髟”和“桼”组成的上下结构的这个不认识的字。[/b][/SIZE][/P][P][SIZE=4][b]         明天上百度查查,也许能找到它的读音。[/b][/SIZE][/P]
                      [ 此贴最后由 王琴杰 在2016-4-6 1:14:19编辑过 ]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1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COLOR=#2222dd][SIZE=4][b]书法名家(44)[/b][/SIZE][/COLOR][P][COLOR=#9611ee][SIZE=4][b]李建中[/b][/SIZE][/COLOR][/P][P][SIZE=4][b]         宋代初年,文化尚在复苏和重建之中,书法也是如此,尚未有大家出现。除徐铉以外,李建中算是佼佼者之一。[/b][/SIZE][/P][P][SIZE=4][b]         李建中,字得中。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前后三次掌西京留司御史台,人称“李西台”。他的书法学颜真卿,又参以魏晋书法之韵,在宋初很受人喜爱,黄庭坚说:“西台出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者也”(《山谷题跋﹒跋湘帖群公书》)。明王世贞《法书苑》也说:“建中虽在宋初,其书法去唐未远,犹有唐代余风。”他和徐铉,是唐代书法到宋代书法的过渡人物。[/b][/SIZE][/P][P][SIZE=4][b]         他的传世书迹有《土母帖》、《同年帖》、《宝宅帖》。《土母帖》被收入《三希堂法帖》。[/b][/SIZE][/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2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COLOR=#1111ee][SIZE=4][b]书法名家(45)[/b][/SIZE][/COLOR][P][COLOR=#9709f7][SIZE=4][b]苏舜钦[/b][/SIZE][/COLOR][/P][P][SIZE=4][b]         怀素的名帖《自叙帖》,据说至宋代前六行已毁,现在看到的足本,前六行是宋苏舜钦补写的。仅此,可以看出苏舜钦书法的水平。[/b][/SIZE][/P][P][SIZE=4][b]         苏舜钦,字子美。他是宋初的著名的诗人,与梅尧臣齐名,是欧阳修诗文革新的重要人物。他还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善草书,与其兄苏舜元齐名。明代王世贞把他与黄庭坚相提并论,说:“二公后先俱服膺素师,子美得法而微病疏,山谷取态而病缓;子美劲在笔中,山谷劲在笔外。以此不能无堂庑也。”(《弇州山人稿》)[/b][/SIZE][/P][P][SIZE=4][b]         传世书迹有《留别王原叔古诗帖》、《今春帖》等。[/b][/SIZE][/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08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