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6]我校于本周开展的关于高一高二年级的全面视导听评课活动,在广宇的建校历史上前所未有。鉴于时间仓促大家来不及作很充分的准备,这点上很象一次空降突袭,避免了一切作秀的可能。事实上我们听课组也没有发现任何华而不实的东西,可以说,这是一次真实的汇报,是大家真正课堂教学的展示,我们看到的是完全符合我校实际符合当今教育现状的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分科目年级对上课的老师作个简评:其中或许有主观看法不当意见尚请指正:[/SIZE][SIZE=6][FACE=Times New Roman]1、 [/SIZE]白玉[/FACE][SIZE=6]作为一名刚从事教育事业的年轻人,白玉老师的表现可谓非常优秀。本节课是习题讲评,白老师的穿插引入讲解释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堂课结构紧凑安排合理,课堂气氛热烈可见平时师生互动就很多。最难得的是教案的整理也几乎达到了出版书稿的要求,由此可见对工作的热情确实值得赞扬。[/SIZE][SIZE=6][FACE=Times New Roman]2、 [/SIZE]程训贵[/FACE][SIZE=6]对于一位从事教育事业[FACE=Times New Roman]10[/SIZE]几年的教学骨干,程老师的给人的印象是沉稳干练,英华内敛。本节课是新授课,板书,引入,演示,设问,讲解,提问,点评,小结,归纳,练习,作业。各个教学的环节把握的无懈可击。在备课组里作为组长指导老师,程老师在教学进度上有意领先一步,为年轻教师的听课学习提供了最好的机会,从这点上说,这更有利于我校年轻教师的培养提高,值得推广。[/FACE][SIZE=6][FACE=Times New Roman]3、 [/SIZE]张俊秋[/FACE][SIZE=6]张主任是我[FACE=Times New Roman]10[/SIZE]几年的老朋友,对他的业务水平我是由衷的钦佩,一直以来,我从他那里不断地学习到不少奇思妙想(他和我同教材同进度同教案同作业)。这堂课是新课后的习题巩固,电化学一直是高中阶段的难点,高考中的热点。无论是深入浅出的讲解,及时到位的点拨,还是重点难点的突破,考点热点的把握,张主任均做到了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在教学思想上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看的出是他们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只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不是机械的传授施与。[/FACE][SIZE=6][FACE=Times New Roman]4、 [/SIZE]苏艳菊和田峰[/FACE][SIZE=6]苏老师和田老师是教授生物学的,在教研组生化是一家,可自觉隔行如隔山,对于他们的课堂教学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听课的。客观的讲,我现有的生物学知识基础应该是远远不如现在高一高二的学生的,那么作为衡量他们教学水平优劣的标准,我采用了[FACE=Times New Roman]2[/SIZE]个方法,我的看法作为群众意见,王淑娟老师的看法就作为专家意见。我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发现我完全可以听懂他们讲授的是什么,对于课堂中的练习举例能够很好的接受和掌握,从这个角度我认为他们是我校难得的教坛新秀。王老师的简短评价如下:[/FACE][SIZE=6]另纸:王老师评价稿[/SIZE][SIZE=6]第二节[FACE=Times New Roman] [/SIZE]光合作用[FACE=Times New Roman] [/FACE]苏艳菊[/FACE][SIZE=6][FACE=Times New Roman]1、 [/SIZE]内容清晰,重点突出[/FACE][SIZE=6][FACE=Times New Roman]2、 [/SIZE]板书详实[/FACE][SIZE=6][FACE=Times New Roman]3、 [/SIZE]注重指导学生阅读课本[/FACE][SIZE=6][FACE=Times New Roman]4、 [/SIZE]可适当再增加些巩固训练[/FACE][SIZE=6]植物组织培养[FACE=Times New Roman] [/SIZE]田峰[/FACE][SIZE=6][FACE=Times New Roman]1、 [/SIZE]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法得当[/FACE][SIZE=6][FACE=Times New Roman]2、 [/SIZE]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有效的进行了学法指导[/FACE][SIZE=6][FACE=Times New Roman]3、 [/SIZE]板书清晰[/FACE][SIZE=6][FACE=Times New Roman]4、 [/SIZE]有效的把课本和练习册结合使用[/FACE][SIZE=6][FACE=Times New Roman]5、 [/SIZE]可适当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训练[/FACE][SIZE=6][B]文中未列各位同仁的所谓不足之处,盖因笔者认为教无定法,每人只需要充分发扬自己的风格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模式并好好的完善,未必不能成为一代宗师;再者,我们已经在课后交换了看法,没有必要在会上重申;另激励远胜批评,好的领导清楚你能做到什么,而不会指责你做不到什么。这些理由是不是足够了?[/B][B][FACE=Times New Roman] [SIZE=6](当时宣读,我隐去两人评价稿中各自最后一条未念出来。)[/SIZE][/FACE][/B][/S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