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
    • 经验103
    • 文章8
    • 注册2004-11-06
    [公告]请编辑比较这两篇文章
    拿到2006年第一期的<班主任之友>,看到<公审垃圾篓>这个题目,便觉得很熟悉,及至阅读全文,发现和我2004年8月份发表在原<教师之友>杂志上的文章,从整体构思到细节描写,甚至相当段落的语句,都有着太多的相同.请问编辑,这是巧合,还是借鉴,还是……

    附我在2004年第8期《教师之友》上的文章,请和《公审垃圾篓》一文比较:

    垃圾篓前的主题班会

    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是自习课。我从后门外一跨进教室,首先刺入眼中的,便是后墙角的那两个早已呈超饱和状态的垃圾篓。原本不错的心情,立刻受到了极大的损伤。
    我强忍了心中的恼怒,做出一副视而不见的样子,慢悠悠地踱上讲台。其实是要借了这几米的路程,让我的情绪逐步稳定下来。
    为了解决这教室的垃圾问题,我是反复强调,甚至责令值日同学一天数遍的清扫。然而,垃圾依旧是每天都能成个小丘。今天看来要想个奇招“收拾收拾”这帮“坏小子”了。否则这夏天到了,气温越来越高,教室不成酿造厂了啊。
    于是,我决定在这堆满废弃物的垃圾篓前,开个主题班会。
    [COLOR=red]站在讲台上,我宣布这节自习课改上班会,同时告诉学生们,咱今天的班会要换个样子来举行:老班要带大家一起审问一个被告。[/COLOR]
    [COLOR=red]既然是审案,那自然需要一整套的机构。我先让大家自己报名,愿意参加法庭审案的人员,可以自己申请,然后我根据需要来确立人选。
    报名的学生不少 。我挑选了其中的三位。这三位都是我平时观察来的制造垃圾的“高手”。
    被选中的三位很是兴奋,做出跃跃欲试地样。似乎在等着看哪位倒霉同学的笑话。他们焦急地问:“老师,我们审什么?快点开始吧!”
    为了让他们不在下面的环节中退缩。我使了个激将法:“不要着急,你们既然做了法官了,那就应该先宣誓,要保证坚决审完此案,还要公正公平。如果做不到,那我现在就换人。”
    “这点小事你还不相信我们?保证完成任务!我们宣誓!”三个学生中了我的招了。
    “那好,今天的主题班会——公审垃圾篓现在开始!”我郑重宣布。
    “啊?!”全班一片哗然。
    “很吃惊吗?老师觉得这两个垃圾篓每天都贪婪到吞噬我们的金钱和健康,而且胃口越来越大,再不审判,恐怕要鹊巢鸠占,把我们都扫地出门了。”我振振有辞。[/COLOR]
    “怎么审啊?”那三个自告奋勇者感觉上了当了。
    “很简单,咱三个人分个工。二位负责调查取证, 一位负责记录。调查取证的同学责任重大,要把垃圾中所有的物品分类清理。记录的同学要在黑板上把这些物品分类登记,还要标注出大概金额数。当然,为了保证调查人的身心健康,我提议你俩用塑料袋把手包起来。”我如此这般交代了具体操作程序。
    两个“调查员”便一手捏了鼻子,一手在垃圾篓中折腾起来了。负责记录的学生也及时地把这些废弃物登记在了黑板上:
       矿泉水瓶15个,
    贝塔斯曼书社邮寄书籍的大纸盒2个,
    [COLOR=red]来一桶方便面盒两个,
    可口可乐类听罐7个,
    炸鸡腿类包装盒6个,
    一次性豆奶饮料软包装盒6个,
    三个一角硬币,
    四根肢体不全的圆珠笔,
    揉成球状的各种废纸、胶带、破书若干……[/COLOR][COLOR=red]所有的物品登记完毕后,[/COLOR]我停了有3分钟,什么也不说,就站在黑板边,盯了黑板上的内容看。学生们开始还是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后来也就慢慢静了下来,也都莫名其妙地盯了黑板看着。我相信,此时总有学生的心中会想点什么的。
    静了片刻后,[COLOR=red]我把今天的值日生叫了起来,问他今天中午是否清理了垃圾 。值日生很委屈地说他彻底清扫过了,[/COLOR]而且班级有很多同学可以做证。
    [COLOR=red]“那就是说,这么些物品,都是咱们同学一个下午的“贡献”了。”我调侃地说:“为我们的垃圾篓做出贡献的是哪些同学啊,能不能勇敢点,给大家说说黑板上的哪些物品是你的啊?”
    教室里的目光顿时交织起来,并且慢慢向一些人的身上集中。
    一个班委会成员犹犹豫豫地站了起来,嗫嚅了半天,才说出有一个冷饮盒和一瓶矿泉水是他的。
    有人开了头,接下来,那些制造了垃圾的同学也就陆续都说出了自己的“贡献”,共计17个同学。其中有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引起了全班的哄堂大笑。他一个人吃了一个冷饮,喝了两罐可口可乐,还吃了一斤多的荔枝。
    我并没有批评他们,反过来还对他们敢于承认自己所做的事的行为进行了表扬。
    接着,我开始带领全班同学来计算黑板上物品的购买价值。通过初步估算,这些物品累计金额在一百元左右。也就是说,这17个学生,一个下午人均花费了近6元钱。[/COLOR]“老师想知道,同学们[COLOR=red]除了咱今天调查出的这些物品外,平时还喜欢购买些什么呢?”[/COLOR]我要把学生们的思路引导到我希望达到的目标上,便进一步的展开调查。
    学生们于是又找出了很多平时消费的方式来。我让记录的同学也把它都写在了黑板上。
    我说:“下面咱们来做个游戏。在黑板上众多的消费中,请你在心中把你认为完全可以不进行的消费划了!”
    学生们心中都划下了两道杠。
    “再划去两个可以不消费的。”我进一步要求。
    学生们照样操作。
    “再划去两个!”我继续要求。
    ……
    “请问,有没有哪位同学觉得黑板上有些条目是绝对不能划去的啊?”当我报出需要划去的数字和黑板上物品的总数相同的数目时,我问。
    下面没有回答。
    “看来没有人觉得黑板上的这些消费是必须的,那也就是说,它们只能是可有可无的。对这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我们该怎么办呢?老师不做统一的要求,而是希望同学们能自己去进行评判,然后拿出自己的行动方案来。当然,咱们这个案子是审完了,但还有点任务需要大家课余继续完成,这任务包括两个内容:[COLOR=red]第一是回去查阅资料,了解冷饮、听装饮料、油炸鸡腿等食品和人体健康的关系;第二是回去了解自己家庭的月收入,同时了解一个一线工人的月工资情况。”[/COLOR]我在总结的基础上,又布置了更深入的调查任务。
    [COLOR=red]班会课下以后,几个制造垃圾比较多的学生,主动帮助值日生清理了垃圾。此后,两个垃圾篓开始了痛苦的减肥,整日处在了饥饿状态中。

     一点反思:为什么原先强调无数次的垃圾问题,通过这么一节并没有严厉训斥的班会课就解决了呢?想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以往那些强行的命令,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而这一次,他们通过自己的审案,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这就真正从心灵深处给了学生们一震撼,因而问题也就解决了。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我们老师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时,之所以总在一些老生常谈的事件上花费大量的精力,既使自己疲劳,也让学生们反感,究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工作并没有做到学生的心坎中去。[/COLOR]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
      • 经验103
      • 文章8
      • 注册2004-11-06
      说明,以上的红字部分,均在《公审垃圾篓》一文中原封不动的出现。如此巧合,也太巧了吧。更巧的是,重庆巫山中学的学生,竟然和我江苏仪征中学的学生一样,垃圾篓中都装了来一桶方便面盒两个,
      可口可乐类听罐7个,
      炸鸡腿类包装盒6个,
      一次性豆奶饮料软包装盒6个,
      三个一角硬币,
      四根肢体不全的圆珠笔,
      揉成球状的各种废纸、胶带、破书若干……

      哦,错了,人家是5盒来一桶,我的学生才吃了2桶。别的全部一样。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
        • 经验103
        • 文章8
        • 注册2004-11-06
        请看2006年第一期的文章:

        公审垃圾篓

        重庆巫山中学 赵金凤

        一、选拔“庭审办案人员”
        站在讲台上,我宣布自习课改上班会,同时告诉学生们,今天的班会要换个样子来举行:老班要带大家审问一个被告。既然是审案,自然需要一整套的机构。我先让大家自己报名,愿意参加法庭审案的办案人员,可以自己申请,然后我根据需要来确立人选。报名的学生不少,我挑选了其中的三位,这三位据我平时观察都是制造垃圾的“高手”。被选中的三位很是兴奋,跃跃欲试,他们焦急地问:“老师,我们审什么?快点开始吧!”为了让他们不在下面的环节中退缩,我使了激将法:“不要着急,你们既然做了法官了,那就应该先宣誓,要保证坚决审完此案,还要公正公平,如果做不到,我现在就换人。”
        “这点小事你还不相信我们?保证完成任务!我们宣誓!”三个学生中了我的招了。
        “那好,今天的主题班会——公审垃圾篓现在开始!”我郑重宣布。
        全班一片哗然。
        “很吃惊吗?老师觉得这两个垃圾篓每天都贪婪地吞噬我们的金钱和健康,而且胃口越来越大,再不审判,恐怕要鹊巢鸠占,把我们都扫地出门了。”我振振有辞。

        二、调查取证
        三位自告奋勇者分工合作,其中两位负责调查取证,一位负责记录。调查取证的学生把垃圾中所有的物品分类清理,记录的学生在黑板上把这些物品分类登记,标注出大概金额。(为了保证调查人的身体健康,取证时用塑料袋把手包起来)
        调查结果登记如下:
        酸奶盒15个
        花生牛奶盒3个
        来一桶方便面盒5个
        可口可乐罐7个
        炸鸡腿包装盒6个
        豆奶饮料软包装盒6个
        三个一角硬币
        四支肢体不全的圆珠笔
        揉成球状的各种废纸、胶带、破书、果皮若干……

        三、查找“垃圾贡献者”
        所有的物品登记完毕后,我问今天中午是否清理了垃圾。值日生说他彻底清扫过了。那就是说,这些物品,都是学生们一个下午的“贡献”了。我调侃地说:“为我们的垃圾篓做出贡献的是哪些同学啊,能不能勇敢点告诉大家?”教室里的目光顿时交织起来,并且慢慢向一些人的身上集中。一个班干部犹犹豫豫地站了起来,说有一个冷饮盒和一个酸奶盒是他的。有人开了头,接下来,那些制造了垃圾的学生也就陆续说出了自己的“贡献”,共计23位。其中有一个比较胖的学生,引起了全班的哄堂大笑,他一个人吃了一盒冷饮,喝了两罐可口可乐,还吃了一斤多的荔枝。
        我没有批评他们,反过来对他们敢于承认自己所做的事的行为进行了表扬。接着,我带领全班计算黑板上物品的价值。通过初步估算,这些物品累计金额在一百五十元左右,也就是说这23个学生,一个下午人均花费了近6元钱。

        四、自己“判案”
        提问:1. 除了今天调查的这些物品外,同学们平时还喜欢购买些什么?
        学生们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以及平时自己消费的方式。记录的学生写在黑板上。
        2. 哪些物品不是必需的?
        老师不做统一的要求,而让学生们自己去评判,然后拿出自己的行动方案来。
        3. 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冷饮、瓶装饮料、油炸鸡腿等食品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4. 了解自己家庭的月收入,了解一个下岗工人的月收入及消费情况。
        班会反思:班会课以后,几个制造垃圾比较多的学生,主动帮助值日生清理了垃圾。此后,两个垃圾篓真正减肥了,整日处在半饥饿状态中。为什么过去强调无数次的垃圾问题,通过这么一节简单的班会课就解决了呢?过去那些强行的命令,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而这次他们通过自己审案,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心灵受到震撼,因而问题也就解决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老师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时,之所以总在一些老生常谈的事件上花费大量精力,既使自己疲劳,也让学生们反感,究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工作并没有做到学生的心坎中去。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
          • 经验103
          • 文章8
          • 注册2004-11-06
          还有一位,也做了相同的事情:

          [镇明中心小学]案例分析------纸篓前的主题班会
          [日期:2005-04-08]   宁波市镇明中心小学  作者:···


          案例背景:

          周五下午是一节班队课。我一跨进教室,首先刺入眼中的,便是后墙角的那个早已呈饱和状态的纸篓。我慢悠悠地踱上讲台,其实是要借了这几米的路程,让我的激动的情绪逐步稳定下来。
            为了解决这教室的垃圾问题,我是反复强调,甚至责令值日同学一天数遍的清扫。然而,垃圾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学生的浪费现象严重。今天看来要想个奇招“收拾收拾”这帮“小家伙”了。于是,我决定在这堆满废弃物的纸篓前,开个主题班会。

          案例经过:                                                 
            站在讲台上,我告诉学生们: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审问一个被告。
            我先让大家自己报名,愿意参加法庭审案的人员,可以自己申请,然后我根据需要来确立人选。
            小手刷刷地举了起来, 我挑选了其中的三位。都是平时制造垃圾的高手。被选中的三位很是兴奋,做出跃跃欲试样。似乎在等着看哪位倒霉同学的笑话。他们焦急地问:“老师,我们审什么?快点开始吧!”
            为了让他们不在下面的环节中退缩。我使了个激将法:“不要着急,你们既然做了法官了,那就应该先宣誓,要保证坚决审完此案,还要公正公平。如果做不到,那我现在就换人。”
            “保证完成任务!我们宣誓!”三个学生中了我的招了。
            “那好,今天的主题班会——公审纸篓现在开始!”我郑重宣布。
            “啊?!”全班一片哗然。
            “怎么审啊?”
            “很简单,咱三个人分个工。二位负责调查取证, 一位负责记录。调查取证的同学责任重大,要把垃圾中所有的物品分类清理。记录的同学要在黑板上把这些物品分类登记,还要标注出大概金额数。
            两个“调查员”便一手捏了鼻子,一手在垃圾篓中折腾起来了。负责记录的学生也及时地把这些废弃物登记在了黑板上:
            矿泉水瓶3个,
            半截的铅笔17支,

          橡皮5块,
            8根肢体不全的自动铅笔和水彩笔,
            揉成球状的各种废纸、胶带、破练习本若干……
              所有的物品登记完毕后,我停了有3分钟,什么也不说,就站在黑板边,盯了黑板上的内容看。学生们开始还是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后来也就慢慢静了下来,也都莫名其妙地盯了黑板看着。我相信,此时总有学生的心中会想点什么的。
            一个小家伙犹犹豫豫地举手了,我请他站起来,他说出有一块橡皮是他的。有人开了头,接下来,其他的同学纷纷举手,前来认领物品,共计15个同学。
            我并没有批评他们,反过来还对他们敢于承认自己所做的事的行为进行了表扬。
            接着,我开始带领全班同学来计算黑板上物品的购买价值。通过初步估算,这些物品累计金额在50元左右。也就是说,这12个学生,一个下午人均花费了近4元钱。
            “老师想知道,同学们除了咱今天调查出的这些物品外,平时还喜欢购买些什么呢?”我要把学生们的思路引导到我希望达到的目标上,便进一步的展开调查。
            学生们于是又找出了很多平时消费的方式来。我让记录的同学也把它都写在了黑板上。
            我说:“在黑板上众多的消费中,请你说一说,这里面有没有浪费现象?”
             同学们分小组踊跃讨论。
           “今天,咱们这个案子是审完了,但还有点任务需要大家课余继续完成,这任务包括两个内容:第一是回去查阅资料,了解学习用品都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第二是回去了解自己家庭的月收入,同时了解一个一线工人的月工资情况。”我在总结的基础上,又布置了更深入的调查任务。

          班队课后,小家伙们主动清理了垃圾。

          案例反思:

          在这一事件之中,为什么原先强调无数次的垃圾问题,通过这么一节并没有严厉训斥的班队课就解决了呢?想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以往那些强行的命令、制度,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而这一次,他们通过自己的审案,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这就真正从心灵深处给了学生们一震撼,因而问题也就解决了。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我们老师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时,之所以总在一些老生常谈的事件上花费大量的精力,既使自己疲劳,也让学生们反感,究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工作并没有做到学生的心坎中去。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积分11410
          • 经验27494
          • 文章676
          • 注册2004-10-28
            很遗憾,很愤怒。我们会认真对待这件事情的。
            难道这些文抄公就不觉得可耻吗?!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0
            • 经验333
            • 文章34
            • 注册2005-12-17
            自尊自重!

            用爱创造奇迹!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46
              • 经验8478
              • 文章446
              • 注册2004-11-18
              创意,拒绝赝品!

              林以广

              你看过署名为“全庸”的武侠小说吗?你看过“中翠”牌的香烟吗?你看过“红欢喜”乒乓球吗?如果你近视,全当“金庸”、“中华”、“红双喜”买了,你也许能气乐了,你在非常佩服这些能赚钱的“创意”之后,心中有没有升起一股别样的情绪呢?。
              记得在一份教育报刊上读过一篇题为《腊鱼》的小小说,讲一个保安为了换一个工作,就把父亲手制的干腊鱼送给厂办公室主任了,后来他无意间发现干腊鱼挂在了厂长家的阳台上了,最后干腊鱼又由主管工业的副市长作为年礼送给了身为教师的老父。应该说,这篇小说的创意真不错,要不,也不会吸引老编的眼球。但是我,读后却并没有产生多少快感,甚至可以说,有些厌恶。因为,之前,我在哪儿看过一篇小小说,也是讲的送礼,也是讲礼物转了一大圈之后又回来的故事的。所不同的是,那礼物不是干腊鱼,是两瓶茅台。
              人的那点儿小聪明,可能是天生的,无师也能自通。我曾经批改过一篇学生作文,题目叫《猫》。说猫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一到夏天,猫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你要是没读过法国布丰的《松鼠》,也从没看见过猫,你肯定要赞叹小作者的文章之美。
              我还看过《青年博览》上的《爱斯基摩人捕狼》和《读者》上的《爱斯基摩人猎豹》。真不知道是狼偷了豹,还是豹偷了狼。你有闲工夫吗?去网上搜索一下吧,要表现“母爱”主题的文章吗?什么《野鸭》、《野兔》、《羚羊飞渡》、《猎豹》、《毒刺》、《老牛拦水》,要一箩筐都有。要“成功应聘”的经验吗?你会得到一打靠捡纸屑、清垃圾、看小孩等意外的举动而获得成功的故事。
              我们不能否认“英雄所见略同”的情况存在,也不反对初学者的模仿。但是,我们不能容忍那些不知脸红的剽窃行为。对于那些存心盗用别人的劳动成果去谋取自己名利的人,我们不仅不能为之叫好,更应该“人人喊打”才对。因为鲜廉寡耻的抄袭,既是对原创作者和读者的极不尊重,更会助长浮糜文风甚至浮躁世风的蔓延。
              对于后学者来说,适当地进行一些模仿,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必须的。有句格言讲得好:“模仿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牛顿也说过:“如果说我是一个天才,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后学离不开先导,后来的成功者正是借鉴、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成就,才取得了他自己的成就的。没有借鉴,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我们谁都知道,杜甫就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
              但是请别忘了还有一句格言:“一味地模仿会使人成为奴才”。到底是要走向成功,还是要成为奴才,那就要看各人的造化了。记得,以前听过一个故事,说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就因为不谋而合,就因为难出其右,李白于黄鹤楼就不愿再题诗了。看来,李白能流芳千古,永远让人敬仰,不仅因为文才好,更是因为人品高。大家之所以是大家,大概是因为他们的“文”“质”兼美吧。
              清代赵翼《论诗》五首之二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主张“独创”,反对摹拟,认为“大凡才人必创前所未有而后可以传也”,那是很有见地的。别人的再好,那终究是别人的,我们要有自己的东西在。其实,好文章,就好在创“意”,这个“意”必须是“我”的“意”,“我”要表达的意思,“我”的理解,“我”的感受。既是“我”的,那就该是“独一份儿”,所谓“人人身边有,他人笔下无。”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可能永远也不会走到别人的前面。
              你是作者吗?拿出你的创意来!
              你是读者吗?不要为赝品叫好!
              冷眼观大千世界,热心做老九文章。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1
                • 经验391
                • 文章29
                • 注册2006-01-12
                建议将抄袭者的情况以书面的形式反映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以避免此类事情再度发生!盗抄者可恨!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4
                  • 经验728
                  • 文章45
                  • 注册2005-11-14
                  小题大做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05
                    • 经验2927
                    • 文章184
                    • 注册2004-09-19
                    确实属于抄袭,这是侵权行为.
                    欢迎我的个人网站:木三文学小屋
                    http://www.2008red.com/csbgrl2002/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积分2331
                    • 经验24183
                    • 文章1044
                    • 注册2004-09-23
                    羞,——————————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尊严的生活和学习!
                    邮箱:yangjd2004@163.com
                    学校网址:www.zaez.com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enanyangjiandong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6
                      • 经验887
                      • 文章79
                      • 注册2005-11-07
                      令人深思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