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
    • 经验119
    • 文章2
    • 注册2007-10-24
    [原创]参加班主任培训的感受(一)
    刚从“孝感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会议”的现场回来,说说我的一些感受吧。更多的是一些自己的私人体味,也许和大多数人的那种感觉有些格格不入的地方,或者是有些龃龉的地方,还请大家各抒己见。

    17号上午分管领导告之到直属领导那里去一下,有些事情要告知。什么事情?当时满脑子的糨糊——刚下课,手上的粉笔灰刚用水冲刷了一下,湿湿的,脑子有些用不过来。闷闷地答应了一下。最近和身边人的关系有些暧昧,不是很好,但是也谈不上僵,就是自己闷着,不想搭理人。虽说我以前也是这样的一个德行,可是现在表现得更为明显了一些。

    出门向左拐,走过两个办公室,就是直属领导的大办公室了。以前这里还有几个老师陪衬一下,现在都搬走了,偌大的办公室也就剩下两主任摆龙门阵了。一般没有什么事情我们是不去那个地方的,虽然那里的空调马力不错,电话也是随意打,但毕竟不是什么好地方。“主任,你找我?”平淡的语气,没有什么激情。“嚯,是这么个事情。明后两天到教育局去开会,你和XX搭配,你们把时间商定好,到时保证有人在那里。要签到的。”听他说完,转身就走出了办公室,回到了我们自己的空间。办公室里还有另外的几个人也接到了类似的通知,也跑去咨询了一下。知道了早上的时间是八点,下午是两点半。只知道开始的时间,结束的时间领导也不清楚。回来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讨论,淡淡然的也就过去了。心想:这些事情和我有关吗?好似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吧。搞个什么培训的,在现实中有什么作用吗?好似不敢恭维,至少在我所能理解的程度上,好似不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切实的意义。

    一夜无事。

    18日,第二天就是七夕了。早上是常规的自习,毕竟我们在补课阶段。最近的课文很长很长,虽然说是名人的名篇,可是实在是提不起什么劲头去嚼。心里明白着呢,这些东西看看也就够了,重要的是能否自己写点什么东西出来。早自习让大部分的学生自由地诵读,只要你读就成,至于说你读的到底是哪一门的课本,我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兴致去管。另外点了四个学生到台上去板书一些内容,都是练习册上的一些练习,譬如说选择题详解,文言文翻译什么的。这样的做法已经持续很久了,整本练习册也差不多都做了一遍了。大部分的学生都有过到台上板书的机会和表现的时候,有的做得好些,也有的做得很艰难。但很值得一说的是至今没有哪一个学生做个半途就放弃的,这就很好。早上一个姐们有些事情来晚点,我帮忙看会,她的班在五楼,我的在二楼。两个班穿梭地看,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班上。

    下了早自习,我那搭档就去听会了。上午的时间总是很好过,做做试题,看看教材,上上课,一晃就过去了。快下班的时候,直属领导拿了一个名单过来,上面有10对人,指示到时签到的时候要注意一下云云。没过多久,还没有到点的时候,搭档就回来了,扔过来一个文件袋,里面放着三样东西: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外加一本书,讲班主任工作的。我问她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她应付了几句。总之也就是无所事事的感觉。我没有吱声,早知了。到11点了,唉,最近给自己加压,上午只要是在办公室,一定要坚持到11点,如果有第四节课,那就是没辙;下午扛到5点。办公室已经空无一人,上课的上课,回家的回家。锁好了门窗,关好电灯和风扇,我也走了,把文件袋放还在搭档的桌上。我带走了自己的一个笔记本和一本教研书,准备应付一下下午的时光。

    中午很热,办公室的老人讲秋老虎快要来了吧。家里停水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想做饭了,虽然最近都是在自己弄饭吃,也还可以,可今天不乐意做了。外出买了3元的煎饼,其实也难吃得很。凑合了一下也就过去了,家里常年备有苹果。本想看看碟子就午休的,可是“中心网络影院”的IP一直都上不去,后来一联系才知道是电信在进行线路重组,看来要等上一段时间了。东摸一下,西找一下,不觉已经到了一点半了,不成,还是小憩一会,等会还要去开会呢。

    醒来已经是二点了,多眯了几分钟,洗洗刷刷也就过去了。我很怕热,出汗也多。不一会T恤已经显出汗渍了。自行车上午刚刚修过,总觉得后刹不是那么的好用了。不由得真的有些怀疑那个摆摊师傅的水平,在那里修了好几次车总觉得不满意。还是怀念教育局旁边的那个车铺。那是一对老夫妻搭档,手艺不错。车到了教育局,停车的时候没有注意,旁边有人喊我。一愣,抬头,噢,是她。一个挺漂亮的姑娘,早几个月在我校实习,现在已经正式签到了我校,并且在高一有可能做班主任。嗯,她是应该来听听这场报告的。她是很认真做事的人,看得出来,她也很高兴自己能有机会去听这个报告,并且有机会去担任班主任。上楼的时候,她问我一些事情,我打马虎眼地带过去了。不太想说,尤其是在这个场合说,要是真的说下去的话,我又怕自己一时控制不住,长篇大论地唠叨,反而可能会挫伤了她现在高涨的积极性。但心中早已有这样的一个念头:何必要到这里来教书哟!?真的搞不懂,图的什么?要说工资,低得仅够解决温饱;要说职称,根本没有人来做这个事情,就算有人做我们也是一团浆糊;要说荣誉,唉,早已不是往日的辉煌了。说得不好听些,正是因为今不如昔,才会把以一大帮子的人都招进来,包括我自己在内。心里很想多和她聊两句,想想还是算了,毕竟不太可能是同路人。我有我的打算和不幸,何必又去让另外的人陪着忍受那份闷闷呢!到了签到处,我让她先签了进去了,外面也很热的。希望她会很好的发展,真诚地。按着我誊录的名单,我查了一遍签到的情况,又补充了几个,凑个完整。进去吧!

    里面已经开讲了,是个中年男子,不太认识,应该是个干部模样吧。我直直走到后头几排位置,找个空地坐下。打定主意干自己的事情,看自己的闲书。正式开讲了,下午主讲的是个中年妇女,姓靳。前排的同事问“蕲春”的“蕲”怎么写,正好两字还有些近似,不小心的话也会弄错。她的声音很柔美,大概是长期锻炼的结果。当然了,讲普通话,说得好的话,音色都会变得更为柔和而且大气,尤其是女性,越是想说好的越是显得很敦厚。这一点我在上大学时就见识过辅导员的丰厚的嗓音,正好很配那会她的形体。从主讲人的讲述中,我们知道她曾经做过老师、校长、教研员等等职务,曾经领导过国家级的科研课题,曾经参与了新课表的研制和探究工作,总之两个字来给她定性:专家。

    专家确实很专,一说起来就洋洋洒洒,不紧不慢,一环扣一环,真的是那种自己脑袋瓜不是自己的,而是拿来给她们“跑马”的。要理论有理论,要事例有事例,其实说良心话讲得挺活泼的。看得出来她是备了课的,是有充分的准备的,当然了,我们也可以小人样的揣测她已经有过很丰富的经验,所以对于这些事情都是信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当然,后者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种近乎无聊的揣测。要是让我去登台论述,我不敢保证我就能达到她的水平。从两点半激讲到四点,她终于主动说休息十分钟。哗啦啦,很多人离席,真的休息了。我清清东西,从座位上起来。途中和一个兄弟打个招呼。他是我的同事,但很可惜这个学年不能再在一起办公了,他很苦,我知道。其实,我们都很苦。看他还是老样子,问他近况,他只是说在家里玩。我知道这是无奈啊!走了,出门就骑车回家。

    说说听课的感受吧!我没有记笔记,自然也想不起来到底分条论述了哪些内容,更不可能对于她的学术观点进行什么有价值的探究,只是就我的一些切身的感受来说说对于这样的培训的一些粗劣的看法吧。
    一,实战性有吗?能够给人以启迪的东西自然是好东西,这一点我也是同意的,要不然我们也不会去吸收新的东西,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直接转化为一种实战性意义。
    在那个大会议室听专家讲课的有大几百的人,很多还是很年轻的老师。他们中的很多很多可能根本就不太可能接触到班主任工作,更罔论坚持很多年作班主任工作。包括在前面提及的那个碰到的她,很快就要去从事班主任工作,但我并不看好能做多久。也许对于她来说这并不是一个什么好的事情,至少我个人持这样的看法。那么,回到主题,既然有这样的一个假设,那么让这么一大帮子人去学这个东西又有什么作用呢?没用!洗洗脑罢了,仅此而已。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呢?尤其是从事教育工作有了几个年头的年轻的老师们需要的是什么呢?锤炼和学习。锤炼的是班主任工作,这对于一些有较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来说是需要的,但对于更大比率的人来说,我想更重要的是后者。组织学习,学什么?学专业。有人就会犯困了,大学学的就是那些东西,这还需要再次学吗?需要。以我为例,我的设想中,就很希望有那么的一个老师进修学校,其实在很多的大城市里都有,分学科和种类,设置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科目,可以包括各科的专业知识重温,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英语的学习等等,设置一些学分,让老师自主报名参加。要求,请有一定资质的老师来授课,要有一定的学分限制,低于某个学分不行,超过的部分自便。我想这些最有操作性的东西很缺乏。很多老师参加了几年工作后,就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专业广度和深度,而仅仅是围绕课本来打转,这一弊病在评职称中的论文写作中是突出的短板。

    二,自主性有吗?在实战性的基础上,我提出这个话题,就是要反过头来说明,只有发自肺腑的自我学习才可以有新的创造和新的高度,任何形式主义的尾巴最终只能让自己受害,并且陷入更大更深的迷茫中。人的学习和进修,不能单纯依靠行政的命令和各种压迫式,而最终还是要自己的内潜力。所有具有威力的爆发都是来自于内核,而不是来自于外核。

    三,程序可以更合理些。这次和历次的报告会都是同样的方式,光听。当然了,事后还有论文。可是如果可以在事先把论文完成,或者是采取更合理的写作课的方式,当堂写作的方式,提问的方式,互动的方式,甚至于切实解决问题的方式。一切的务实的方式,都要好过务虚的方式。说话站着不腰疼啊。第一线的苦和酸,不是在台面上就可以去直言的。当时的片刻欢腾,在事后可以保留下来的只有吵闹而不会也不可能有保存的价值。这在板块的设计上也是如此,教育局其实可以研究我们自己本地的实际情况,下发一些切合我们自己情况的学习材料和政策汇编。这是基本的事前准备,不是仅仅发个文件袋,塞入一本某出版社编纂的班主任工作守则之类的就完了。没有人看的,废纸而已。

    四,效率和价值的体现要有制度来做保障。这是一个很老的话题,真的,现在是,将来也是。打仗靠的是士气,士兵是这样,老师也是这样。在这样目前孝感的教育政策环境下,你还奢望有什么可以大大的振奋人心的力量吗?尤其是针对于新晋的老师和呆了仅仅几年的老师,他们的处境不是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去设想的,而是真的要去跑腿解决的。在这个论坛上有一个不沉落的帖子“年青老师的编制问题考量着执政者的良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问题所含括的不仅仅是编制,还有一大串的东西,譬如说:职称(为什么那么多人的最低职称,也就是中教二级的职称还不能按时拿到,更高一级的中一和高级就是海市蜃楼了。别看今天拿了多少钱,没有这个做保证,一切都会在某一刻归结到零!)、住房(很多的老师是自己在外面花大价钱租房或者是自己买房,可好似没有看到什么补贴)、公积金和养老金还有保险(当然这是正式职工所享受的,那么非正式的“临时工”他们该怎么办)等等,一团糟!而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最为直接的问题就是在办公室里我们最为热心和揪心的话题不是学生的成长,而是我们自身的温饱和荣衰。这一点至少我自己是如此。别的人不强求同意这个“偏见”。

    五,总之,精神上的东西我们要去学,要去做。这一点还好,请领导们放心,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可是,当他们勤劳如牛,挥汗如雨,吃着最低的工资,做着不低于任何人的工作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认为他们还称职呢?那么反过头来拷问所有的心灵,你们呢?不去做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工作,而仅靠一些可有可无的理论探究。就我看来,意义终究不大。

    明天上午,19号,还要去一趟,签到吧。真的不想听别人说着高尚的理论,而自己还在为晚饭的开销而蹙眉。唉,读书人一声长叹。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8
      • 经验150
      • 文章56
      • 注册2008-01-15
      谢谢啦
      花了不少的功夫呀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393
        • 经验33282
        • 文章2455
        • 注册2006-02-28
        写得很朴实,很具体,的确是反映了现在存在的一种现象,老师的无奈。
        潜心教学 幸福育人

        sdfzsxhrh@163.com
        479845917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34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