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7
    • 经验2620
    • 文章62
    • 注册2012-12-28
    借他人沟通之石,攻自己沟通之玉
    [P][ALIGN=center][b][SIZE=15pt]借他人沟通之石,攻自己沟通之玉[/SIZE][/b][b][SIZE=15][/SIZE][/b][/ALIGN][/P][P][ALIGN=center][b][SIZE=15pt]――再谈徐小燕老师所谈案例[/SIZE][/b][b][SIZE=15][/SIZE][/b][/ALIGN][/P][P][SIZE=12pt]在今天的关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艺术》的沙龙中,来自于金陵中学的尹湘江老师让我们每组学员分享关于与家长沟通的案例。随后,各个小组代表分别谈了对自己感兴趣的案例的看法。第六组徐小燕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应该说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案例中徐老师的做法引起了我的共鸣。[/SIZE][SIZE=12][/SIZE][/P][P][SIZE=12pt]徐老师班上有个语文成绩极差、学习习惯也差的学生,其他老师几乎将这个孩子放弃了。当徐老师初次教这个孩子的时候,徐老师对这个孩子的家长说[/SIZE][SIZE=12]:[/SIZE][SIZE=12pt]“你孩子目前的情况确实让人担忧,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也会和你一样的担心。以后,我会对他如对我的孩子一样,关心他,爱护他。”而这次的沟通后,徐老师也采取多种办法帮孩子提高成绩,帮孩子找回自尊和自信。家长也予以了充分的配合,也对徐老师表达了无比的感激。经过一段时间的彼此的努力,孩子的成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SIZE][SIZE=12][/SIZE][/P][P][SIZE=12pt]为什么在别人都无法继续的时候,徐老师的做法却能收到如此好的成效呢?我想他的成功来源于三点。一、徐老师具备了一个班主任的基本品质,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的品质[/SIZE][SIZE=12]---[/SIZE][SIZE=12pt]喜爱自己的学生。我们知道,带着“爱”的教育才是充满人性的教育,才是长远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一个能将学生当自己孩子看待的人,又怎么能教不好学生呢?二、徐老师掌握了家校互动的很关键的一环,深谋远虑,未雨绸缪。孩子的学习习惯差,家长的沟通困难是留给徐老师的一个难题。如果徐老师不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显然孩子的不良状况会继续,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也得不到改善。这样,家校的沟通不畅仍然会是教育孩子中的一个障碍,以往的老问题仍旧会出现。但徐老师在解这道难题之前,做好了前奏,向家长充分,主动地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问题的看法,表达了要教好孩子的愿望。面对一个愿意把别人孩子当自己孩子的老师,作为一个家长,还会抗拒这样的老师吗?所以在心底里,家长首先接纳了这位老师,以至于在徐老师以后的工作中,沟通障碍得到了暂且的消除。三、在这种初步的良好的沟通基础下,徐老师进行了后续的跟进,从而巩固了沟通的成果,使得初步的成功沟通产生了长远的映射作用,致使家校愉快的配合贯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成功的沟通成果得以生成。[/SIZE][SIZE=12][/SIZE][/P][P][SIZE=12pt]   在平时的工作中,沟通几乎是每日我们都要面对的,但并非每个沟通都能达到我们所想要的结果。沟通需要方法、技巧,同样需要思想。方法、技巧可以积累,可以借鉴;思想,需要我们学习,思考,积淀。有了思想,又有了方法,相信我们的沟通会更有效,更高效。[/SIZE][SIZE=12][/SIZE][/P][P][ALIGN=right][SIZE=12pt] [/SIZE][SIZE=12][/SIZE][/ALIGN][/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