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1548
  • 经验56461
  • 文章1403
  • 注册2009-06-10
(转)独家时评:高校不是职业培训所
[SIZE=2]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20万。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昨天,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教育部表示,[/SIZE][URL=http://news.sina.com.cn/c/2011-11-22/035423502640.shtml][U][COLOR=#0000ff][SIZE=2]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COLOR][/SIZE][/U][/URL][SIZE=2]。(11月22日《新京报》)[/SIZE][P][SIZE=2]  毋庸讳言,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由此带来的现实难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如果毕业即失业,这不是高等教育的荣光,而是耻辱。但是,大学毕竟不是职业培训所,1918年,在北京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表示:“大学为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亦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SIZE][/P][P][SIZE=2]  而现如今,对不少大学而言,谈论学问有些奢侈,连贩卖知识也难以做到,不少高校俨然成了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技术学院。著名学者钱理群感叹,今天大学教育已经被实用主义所裹胁,其背后又隐含着虚无主义——除了时尚和利益,一切都不可信,不足靠,都可以放弃、抛 弃。这正是腐蚀着中国社会风气和教育的两大思潮。其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和恶果,就是知识的实用化——拒绝一切和实用无关的知识,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 神的追求与坚守。这是一种大学本性的丧失,大学教育的堕落。[/SIZE][/P][P][SIZE=2]  可以说,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就是被实用主义裹挟的产物。连续两年就业低于60%专业将停办,其粗糙与危险,一目了然,可想而知。 首先,在“被就业”大行其道的现实语境中,就业率就是一个面团,想捏成什么模样就能捏成什么模样,别说60%,只要愿意,只要胆大,100%的就业率也不难达到。如果单纯看表面文章,而不是实际的就业情况,所谓的60%就业率,就会沦为欺上瞒下的游戏。因此,硬性要求连续两年就业低于60%专业将停办,或将逼迫学校造假。[/SIZE][/P][P][SIZE=2]  其次,专业设置不能太急功近利。放眼当下,就业率极高的专业,在十年前也许并不紧俏,有时甚至是冷专业,风水轮流转,现如今就业形势好的专业,过了几年也许形势急转直下,一个可以预料的结局是,相关专业停招的结果就是过了几年变成稀缺热门专业。这种目光短浅的做法,是对专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SIZE][/P][P][SIZE=2]  最后,大学教育不能过于市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需要一批仰望星空的人,如果只设置就业率高的专业,那些冷门专业怎么办?比如哲学。有的人愿意走出书斋,投身社会,经邦济世,有的人则选择青灯黄卷,皓首穷经,一些专业尽管就业率不高,但是,我们的灵魂需要,我们的国家也需要,因此不能随便摈弃。[/SIZE][/P][P][SIZE=2]  耐人寻味的是,此次,教育部首次提出,要让中小企业发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作用,积极为中小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搭建平台。平心而论,中小企业确实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场所,中小企业也确实承担着社会责任。问题的讽刺性在于,一到就业难,想到了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生产压力大,税负高,为何不提及,不体谅?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哪来的好事?不少企业在税负压力下,纷纷夭折或者濒临倒闭,从不见相关部门有过半点仁慈与呼吁。要让中小企业发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作用,就应该给中小企业松绑,为它们发展创造公平的空间,而不是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帮扶。当然,帮扶中小企业,教育部门力有不逮,还需要各级政府真正把中小企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SIZE][/P][P][SIZE=2]  当然,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高校,不是不能为大学生就业出谋划策,但不能病急乱投医,高校要反思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究竟是专业设置问题还是教育出了问题?有的高校明明不负责任,教育与现实脱节,授课假大空,不具针对性,却把责任推给专业,岂不是怪事?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美国杜克大学校长布罗德海德认为,大学的教育不管你学的是什么学科,应该是通过一种能力帮你解决问题。高等教育是一种灵活性、人的思想,一种随时准备好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具体的一项技能。诚然,专业再热门再吃香,如果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会失业。[/SIZE][/P][P][SIZE=2]  大学教育不能被实用主义裹挟,如果高校一个个蜕化为职业学校,该有多么可怕?[/SIZE][/P]
[ 此贴最后由chenwenchuan在2011-11-24 19:09:10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1548
  • 经验56461
  • 文章1403
  • 注册2009-06-10
高校要反思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究竟是专业设置问题还是教育出了问题?有的高校明明不负责任,教育与现实脱节,授课假大空,不具针对性,却把责任推给专业,岂不是怪事?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美国杜克大学校长布罗德海德认为,大学的教育不管你学的是什么学科,应该是通过一种能力帮你解决问题。高等教育是一种灵活性、人的思想,一种随时准备好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具体的一项技能。诚然,专业再热门再吃香,如果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会失业。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1548
  • 经验56461
  • 文章1403
  • 注册2009-06-10
我们中职教育呢?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1
    • 积分1326
    • 经验25241
    • 文章1209
    • 注册2011-03-07
    能否整理一下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1548
    • 经验56461
    • 文章1403
    • 注册2009-06-10
    请教:为什么我编辑的时候,看不出来那些字母?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1548
    • 经验56461
    • 文章1403
    • 注册2009-06-10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20万。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昨天,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教育部表示,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毋庸讳言,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由此带来的现实难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如果毕业即失业,这不是高等教育的荣光,而是耻辱。但是,大学毕竟不是职业培训所,1918年,在北京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表示:“大学为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亦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而现如今,对不少大学而言,谈论学问有些奢侈,连贩卖知识也难以做到,不少高校俨然成了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技术学院。著名学者钱理群感叹,今天大学教育已经被实用主义所裹胁,其背后又隐含着虚无主义——除了时尚和利益,一切都不可信,不足靠,都可以放弃、抛 弃。这正是腐蚀着中国社会风气和教育的两大思潮。其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和恶果,就是知识的实用化——拒绝一切和实用无关的知识,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 神的追求与坚守。这是一种大学本性的丧失,大学教育的堕落。
    可以说,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就是被实用主义裹挟的产物。连续两年就业低于60%专业将停办,其粗糙与危险,一目了然,可想而知。 首先,在“被就业”大行其道的现实语境中,就业率就是一个面团,想捏成什么模样就能捏成什么模样,别说60%,只要愿意,只要胆大,100%的就业率也不难达到。如果单纯看表面文章,而不是实际的就业情况,所谓的60%就业率,就会沦为欺上瞒下的游戏。因此,硬性要求连续两年就业低于60%专业将停办,或将逼迫学校造假。
    其次,专业设置不能太急功近利。放眼当下,就业率极高的专业,在十年前也许并不紧俏,有时甚至是冷专业,风水轮流转,现如今就业形势好的专业,过了几年也许形势急转直下,一个可以预料的结局是,相关专业停招的结果就是过了几年变成稀缺热门专业。这种目光短浅的做法,是对专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最后,大学教育不能过于市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需要一批仰望星空的人,如果只设置就业率高的专业,那些冷门专业怎么办?比如哲学。有的人愿意走出书斋,投身社会,经邦济世,有的人则选择青灯黄卷,皓首穷经,一些专业尽管就业率不高,但是,我们的灵魂需要,我们的国家也需要,因此不能随便摈弃。
    耐人寻味的是,此次,教育部首次提出,要让中小企业发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作用,积极为中小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搭建平台。平心而论,中小企业确实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场所,中小企业也确实承担着社会责任。问题的讽刺性在于,一到就业难,想到了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生产压力大,税负高,为何不提及,不体谅?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哪来的好事?不少企业在税负压力下,纷纷夭折或者濒临倒闭,从不见相关部门有过半点仁慈与呼吁。要让中小企业发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作用,就应该给中小企业松绑,为它们发展创造公平的空间,而不是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帮扶。当然,帮扶中小企业,教育部门力有不逮,还需要各级政府真正把中小企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当然,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高校,不是不能为大学生就业出谋划策,但不能病急乱投医,高校要反思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究竟是专业设置问题还是教育出了问题?有的高校明明不负责任,教育与现实脱节,授课假大空,不具针对性,却把责任推给专业,岂不是怪事?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美国杜克大学校长布罗德海德认为,大学的教育不管你学的是什么学科,应该是通过一种能力帮你解决问题。高等教育是一种灵活性、人的思想,一种随时准备好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具体的一项技能。诚然,专业再热门再吃香,如果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会失业。
    大学教育不能被实用主义裹挟,如果高校一个个蜕化为职业学校,该有多么可怕?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1
      • 积分1326
      • 经验25241
      • 文章1209
      • 注册2011-03-07
      整理一下 这样方便阅读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80
        • 经验7528
        • 文章580
        • 注册2009-11-10
        这是怪事啊。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1
          • 积分1326
          • 经验25241
          • 文章1209
          • 注册2011-03-07
          [P][QUOTE][B]下面引用由[U]高山圆月[/U]发表的内容:[/B]

          这是怪事啊。[/QUOTE]
          [/P][P] [/P][P]大千世界[/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