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GN=center][FACE=Times New Roman][SIZE=16pt]展示[/SIZE][/FACE][SIZE=16pt][FACE=Times New Roman] [/FACE][/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6pt]课改的突破[/SIZE][/FACE][SIZE=16pt][/SIZE][/ALIGN][/P][P][ALIGN=center][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江苏省建湖县沿河中心小学 胥加洲 224713 qq827376158[/SIZE][/FACE][/ALIGN][/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课改十年,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上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绝大多数学校要么扎实搞应试,课改搞形式;要么四处学模式,急于出成果;而教师又没有摆正心态,更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堂还是“师中心”,对于模式只是生搬硬套,导致课改流于形式。[/SIZE][/FACE][SIZE=12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课堂即生堂。课改的对象是学生,其实质是让学生参与其中。展示,才是课改的突破点。[/SIZE][/FACE][SIZE=12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首先,展示需要教师的“退让”。一是师权的退让。现代课堂不需要师道尊严,需要的是教师亲和力。课堂上高压政策只会令学生心存恐惧,而产生不了智慧的火花。教师态度随和一点,耐心一点,往往就有意料之外的惊喜。二是教权的退让。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不应该成为教师长袖独舞的舞台。虽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但传统还是主体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主导来控制。教师要“退”,至少要退出课堂的掌控,注重学生学习的生成。要甘愿做配角,做观众,欣赏学生在展示中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掌声鼓励。教师也只有做到退让,才有可能看到学生精彩的展示。[/SIZE][/FACE][SIZE=12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其次,展示形式需要多样。语文课上,课前可以让学生进行三分钟说话;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甚至评一评。交流展示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也可以在全班内交流。作业与考试其实也是展示的一种形式,不过不能喧宾夺主,一枝独秀。其实,现代课堂就应该是由学生一连串的展示来完成,中间可以穿插教师适当的点评,不过要以鼓励与赞赏为主。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但其实质就是参与。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并且从展示中分享成功的喜悦。[/SIZE][/FACE][SIZE=12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第三,展示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教育不仅仅是课堂,应贯穿于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贯穿于校园里每一株花花草草。作为教师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课堂展示,还应该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小到班级里的墙壁、黑板报、作业展、每日一星、“我是小小演说家”等等,大到学校里的文化走廊,橱窗以及各项活动,甚至还有报社的各项比赛以及征文等等。作为教师,都应该积极组织,学生一有进步,就应该积极肯定与赞扬。有很多时候,这种展示还可以通过家长、甚至社区一起来搭建。目的就是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同时变得更加自信。[/SIZE][/FACE][SIZE=12pt][/SIZE][/P][P][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 [/FACE][/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展示,才是课改的突破点。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学校里,家庭里、社区里充分展示了,他们才会在学习中享受成功,才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SIZE][/FACE][SIZE=12pt][/SIZ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