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000099][SIZE=2]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把教师当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很多人羡慕老师,从而出现很多家长“命令”孩子高中毕业后报考师范院校。往往却事与愿违!而对于已经当老师的我们,大家幸福吗?至少说,工作幸福吗?生活幸福吗?回答更多的也许是“不-幸-福”![/COLOR][LINE-HEIGHT=1.3][COLOR=#000099][SIZE=13px] 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教师的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教师幸福感的标准。教师的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教师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SIZE][/COLOR][/LINE-HEIGHT][/SIZE]
[LINE-HEIGHT=1.3][COLOR=#000099][SIZE=13px] 钱多就幸福? [/SIZE][/COLOR][/LINE-HEIGHT]
[LINE-HEIGHT=1.3][COLOR=#000099][SIZE=13px] “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2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SIZE][/COLOR][/LINE-HEIGHT]
[LINE-HEIGHT=1.3][COLOR=#000099][SIZE=13px] 我们教师每月工资在1500元左右,在我们学校,班主任津贴人均300多元,课时补贴大约500元(工作满量的情况下),一个月大约2500元,钱多?公务员还有阳光津贴!我们呢?[/SIZE][/COLOR][/LINE-HEIGHT]
[LINE-HEIGHT=1.3][COLOR=#000099][SIZE=13px] 看看我们的工作节奏:早七晚七(早上七点晚上七点都到位);周六周日;晚自修后的延续;赶车上班下班等等。简单点说,我们班主任老师在家的时间也许不到在校时间的1/6。工作的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加上长年累月的简单反复工作而产生的职业倦怠,教师的亚健康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新的问题了。[/SIZE][/COLOR][/LINE-HEIGHT]
[LINE-HEIGHT=1.3][COLOR=#000099][SIZE=13px] 有人说,当教师真好,有两个假期,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殊不知,各学校都在争分夺秒、争先恐后的争夺 “高分”。节假日的补课已经像“困境的囚徒”一样,谁都担心自己落后于对方。对于老师来说,也有推辞的理由。我们连节假日都搭上了,学生都考不好,那没办法了。有时,也会因为补课收费的问题,闹得满城风雨,左右不是人。随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毕业离去,我们也就告别了一个又一个的节假日。当然,幸福的生活也就渐渐的离我们远去了。[/SIZE][/COLOR][/LINE-HEIGHT]
[LINE-HEIGHT=1.3][COLOR=#000099][SIZE=13px] 还有人说,老师的幸福来自于学生的馈赠!此话有一定的道理。看到学生在自己的管教下,不断进步,这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也是产生幸福的源泉。可是,随着择校缴费的出现,在学生的眼里,师生关系好像已经变成了金钱关系。特别是,有些学校,学生的分数与成绩成反比。分数越少,缴费就越高。学生自然的就感觉到,老师教我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他收了我的择校费。因此,有人戏说:“学校收了学生的钱,学生要老师的命”。在低起点和高分数的巨大反差下,老师的成就感越来越小了,教学的效益也很难看到。甚至出现老师不仅要教育学生,有时还要承担教育家长重任呢。有时,看到学生进步时,成就感油然而起。但我们往往更多的是看到另一面,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也就被“蚕食”了![/SIZE][/COLOR][/LINE-HEIGHT]
[LINE-HEIGHT=1.3][COLOR=#000099][SIZE=13px] 我们的幸福在哪?幸福指数怎样衡量?当周末你在慌张的赶车时,别人正携妻带子,在享受天伦之乐;当你在教室里废寝忘食时,也许你的家人无人问津;当你在苦口婆心时,得到的也许是无知的窃窃私语和狂妄的笑声;当你用六天的时间去感化时,也许抵不过一天的放荡![/SIZE][/COLOR][/LINE-HEIGHT]
[LINE-HEIGHT=1.3][COLOR=#000099][SIZE=13px] 教育,究竟在哪出了问题?[/SIZE][/COLOR][/LINE-HEIGHT]
[LINE-HEIGHT=1.3][COLOR=#000099][SIZE=13px] 我们的幸福,究竟在哪里?[/SIZE][/COLOR][/LINE-HE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