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1
    • 积分1326
    • 经验25241
    • 文章1209
    • 注册2011-03-07
    关于“减负十条”的浅思考 已经发表
    [P][ALIGN=center][FACE=宋体][SIZE=16pt][FACE=宋体][SIZE=16pt][/SIZE][/FACE]关于“减负十条”的浅思考[/SIZE][/FACE][SIZE=16pt] [/SIZE][/ALIGN][/P][P][ALIGN=center][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建湖县沿河中心小学 胥加洲 224713 qq827376158[/SIZE][/FACE] [/ALIGN][/P][P][SIZE=12pt]8[/SIZE][FACE=宋体][SIZE=12pt]月[/SIZE][/FACE][SIZE=12pt]22[/SIZE][FACE=宋体][SIZE=12pt]日[/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教育部公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向社会征询意见。“不留作业,不考试……”一连串的不准,曾被网上戏称“史上最严减负十条”;然而更多的却是担忧,认为这又是“忽悠”,甚至还有人用脚投票。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减负”没有涉及根本,比如高考制度,教育均衡原因等,然而这涉及到学校、社会、家庭,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而我们的教育等不起,学生更等不起。因此最为迫切的还是需要厘清以下几个问题。[/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首先需要厘清督导问题。教育部以前也曾多次下达减负令,但到最后都是一纸空文。不是“减负”内容不好,而是执行不到位。毕竟地方部门与学校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诉求是一致的,从而导致“督导”也仅仅成为一种形式,学校违“规”成本几乎忽略不计。因此要真正落实“减负”,最为重要的不是公布内容,而是明确相应违“规”惩罚条例;减少让地方政府自由发挥的“弹性空间”,加大学校违“规”成本,从而让学校最终规范运作。“乱世用重典”,也许现行的教育界就需要用“重典”,当然最好的还是引进第三方督导。[/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其次需要厘清评价问题。“减负十条”中倡导等级制,全面取消百分制。表面上看是避免“分分计较”,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实际上是没有改变现行的排名型评价的实质。这种排名方式必然会导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结果[/SIZE][/FACE][SIZE=12pt]“[/SIZE][FACE=宋体][SIZE=12pt]你争我赶[/SIZE][/FACE][SIZE=12pt]”[/SIZE][FACE=宋体][SIZE=12pt],学生负担自然会越来越重。针对学生减负,针对学校考核,最好的评价方式还是达标型评价。如有可能,还需要采用过程型评价,陈述事实,忽略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所谓的“丛林法则”,真正落实学生减负。[/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第三需要厘清观念问题。减负为何收到如此大的阻力?最为根本的还是与家长、社会以及学校的主流思想相违背。“十年寒窗苦”,毕竟我们这个民族就一直崇尚学生“苦读”。另外,很多家长,教师乃至学校到目前为止,仍把学生掌握多少知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唯一标准,如果“不考试,没作业”,他们就认为学生“没法教”,质量“没得了”。因此,要真正减负,除了硬性规定外,还需要软性文化支撑,比如积极向社会、家庭乃至学校宣传正确的人才观,全面的质量观。当然,更重要是积极推动高考改革,虽然暂时改变不了多少,但至少向社会宣告这是个方向。[/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也许只有厘清这几个问题,那么学生所谓的“负担”也将最终不是问题。[/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78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