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3][B][FACE=黑体] 面对刁蛮家长请时常“三问”[/SIZE][/B] 在学校,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声“某某的家长怎么这样浑,处处跟我们作对,就会耍横”“某某的家长简直没有人性,说话好像土匪,你说我们的工作还干什么劲!”“谁谁的爸爸昨天又来学校和老师打架了,就因为孩子没完成作业,老师说了他几句......"说真的,我本人又何尝不曾有过这样的痛苦呢?可是亲爱的同行们,不知我们在痛苦和委屈的同时有没有这样问过自己,难道那些让我们痛苦、委屈、难堪的家长真的就全部不可理喻?真的就没有挽回的余地吗?我想很多的时候答案是否定的!很多的家长还是可以转变的,可以拉到我们的身边支持我们的工作的。而这种转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们的时时的扪心自问。
[/FACE][SIZE=3][B]第一、时常问问自己经常和家长及时沟通吗?
[/B]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必定要跟学生家长进行必要的接触,而且要面对不同性格、不同修养的家长,因而真诚沟通成了我们协调家长关系的至尚法宝。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曾因为缺乏与家长沟通吃过很大亏,甚至一辈子都难以忘记! 当时我担任三一班班主任,班上有一个极特殊的女孩叫楠楠,这个孩子可是算要了我的命,迟到、上课吃东西、打架、撒谎 、不完成作业,着实让我头疼,常常害得我暴跳如雷!那时就是傻,就不会跟家长沟通,最后无端惹来一顿祸事!记得那天楠楠上别的老师的课又捣乱,还对老师口出狂言,我愤怒了决定扣押她,狠批她一痛。正当自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教育的当儿,楠楠的爷爷来了,指着我的鼻子破口痛骂“你算什么混蛋老师,你有什么权力这样数落孩子,我们家宝贝犯什么错了,我们又乖又听话,让你来这样指着孩子鼻子说我们,宝贝,乖!跟爷爷走!不用怕她,爷爷立刻去告她,让她这个饭碗端不成!”那时因为年轻气盛,觉得自己好心教育孩子反遭辱骂,很是不平衡,于是和老人理论起来,殊不知自己这样以来,反而招来了老人更大的怒火,居然冲过去抓住我就要打,幸亏当时孩子们还没有全走,及时去报告了校长,在校长不断赔不是下,事情才稍稍得到控制,但平素身体就差气性又大的我却早已脸色铁青,泪水不住地向下流,晚上居然发起了高烧。但是老人并没有作罢,还扬言非要把我告到教育局不可!当时我觉得自己很委屈,在校长和主任的一再劝说下情绪才稍稍稳定。后来校长反复做工作,劝说我想法扭转一下和家长的关系,劝我及时和楠楠父母取得联系。后来我还真的认真和他们交流了孩子的情况从於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原来老人本来脾气非常好,楠楠的父母忙着做生意,总不在家,所以都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孩子。老人特别娇孩子,再加上孩子嘴巴又很乖巧,所以当自己那样狠批孩子时,才那样迁怒于我。想想自己要是早和老人结合,也不至于出现那样令人难堪的一幕。后来我吸取了教训,抽空专门和老人道歉,又主动上门和老人交流孩子的情况,而且态度真诚、亲切,没想到那个要告我的老人最后还亲切地夸我”真是一个好姑娘”所以造化弄人,并不是我们眼中所有的的怒气重重、甚至大打出手的家长都真的不可救药,很多时候恰恰是我们疏于沟通造成的。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应该经常问问自己“你经常和家长沟通吗?”这真的很重要!
[/SIZE][SIZE=3][B]第二、经常问问自己面对家长你真的冷静吗?
[/B] 前几天和一位老班交流怎样和家长和谐相处,感觉从老班身上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他说自己当了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没怠慢过孩子和家长一天。每天第一个来,迎接每一名学生;最后一个走,送走第一名学生,甚至是下班后来访的家长;节假日也不忘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最成*****之处应该归结为“包容”!我很奇怪,忍不住问为什么是“包容”!他笑着告诉我“自己之所以能做到与每一位家长有如朋友般和谐相处应该最先感谢第一个骂我的家长!”我更是奇怪了,为了解开我心中的疑团,于是他滔滔不绝跟我谈起往事。他说“当自己第一次接到来自家长满是污言秽语电话时,真的一头雾水,还没等他回过神来,那边挂断了电话。他继续说我真感谢这位家长,是她让我在还没来得及冲动时就懂得了冷静。于是,在后来我接到这样电话时,就不再有气愤,不再有吃惊,对于那些恐吓的,也不再有担忧。我所做的就是默默地听他们发泄到无可发泄,之后他们自己就会挂断电话,然后,我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继续做我所该做的。我不想知道电话那边的人是谁,那样我可以无论面对谁都有最真诚的笑容。他们说我是“自欺欺人”,但我告诉他们这叫“难得糊涂”。电话中的家长是想发泄一下,但还不想撕破脸,但是如果真遇到想撕破脸的,可就没那么容易应对了。”他又说“想想,如果一个家长指着你骂,而且内容并不属实时,你会怎么样 ?告诉你,我会冷静地听着!边听边想我的对策!家长总有骂够了,停下的时候;或者说至少有骂累了,不得不停下来的时候;这时我就会以很温柔的方式开始我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有姿态上征服他,其次在语言上征服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用我的实际行动征服他。那结果就是他真正被征服了!”听完之后,我恍然大悟,是冷静,面对家长特有的冷静才使得他从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年一直能和家长和谐相处。只有冷静、真诚、宽容才会真正早就我们自己!
[FACE=Times New Roman][/SIZE][B]第三、常常问问自己时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吗?[/B] 尤其是我们年轻老师,我们更要时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一定有没有讲究方法,有没有冲动冲动!因为正如小品中的那句台词:“冲动是魔鬼,冲动是**里的火药,冲动是一副脚镣也是一副手铐,冲动是一剂永远吃不完的后悔药”。不然的话自己言行上存在的诸多问题真的会招致家长的不满,从而使家长与我们之间的关系狠僵持甚至很恶劣!到那时看着家长们挑剔的目光,听着家长们尖刻的言语,你才会觉得悔之晚矣!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在工作和生活中反思自己的言行,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那样家长就会信任你,支持你、尊敬你! 当然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家长,能与每一位都如同朋友一般关系亲切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比较特别的家长。也可以这样说,很多的时候我们是无力来改变他们的,但是我们可以努力改变自己。正如魏书生老师说的那样“要改变欢迎先来改变自己”那么我们就应该“要改变家长先来改变自己!”所以要勤沟通、多冷静、常反思!如果你征服家长的目的是想赢得个人的面子,赢得教师的尊严,那你是不会成*****的,因为当你还没能征服自己时,是无法征服别人的;只有当你所努力完成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发展、为了赢得家长在教育方面的支持时,你的神情中,你的语言中,你的每一个动作中,才会流露出最真诚的元素,才会帮助你征服了他人。[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
[SIZE=3][/S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