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流失学生家长的一个电话[/ALIGN][ALIGN=center]陈瑞红[/ALIGN] 深夜手机响了,我从电话那边的第一句话,便听出是米非凡妈妈打来的。开始,我有点吃惊,她的儿子年前已不上了,这个电话又为了什么? 非凡的妈妈我接触过几次,都是在电话中交谈。因为她在洛阳开出租,儿子在老家上学。每次都是在晚上她打过来,询问儿子的情况,我都是尽力的去找非凡身上闪光点讲给她。她对自己的儿子寄予的希望太大,故而批评的语言就过的。也许是儿子太让她失望了,每每提起非凡她都是告诉我儿子爱说谎,儿子成绩差,儿子爱上网等。在她眼里儿子就是一件失败品。每次谈话我都能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点。这也难怪,非凡的确是一个让任课教师头疼的学生。 在开学三周后,他来找我,“我要进班。”话语很干脆。仰着头一脸心不在焉的样子。因为我刚到这所学校,又刚接手这个班,对班里的学生不了解,可三周的接触我已对学生有了大概的熟悉,“你怎么没在班坐过?”“我的桌子和凳子都在班里。”“可我没在班里见过你,班里的桌子好像也不多。”“我才让同学给我抬家了。”我笑了,“对不起,我接班的时候你没在班里,也无法证明你是否是班的学生。所以,[FACE=Times New Roman]-------[/FACE]”办公室的付老师说:“他原是那个班里的学生。不过开学的时候听说不上了。”“这样吧,你把家长叫来,我了解一下情况,再进班。”“叫家长就叫家长。”他一扭头走了。凭我的感觉他不是一般的学生,我必须让他在进班前吃点苦头,下一步就好教育他。 下午,他和妈妈来了。“我的孩子缺点很多,学习也不好,我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看着他别出事就行。”“你的目的也太简单了。”“你不知道,他爱上网,我又在洛阳开车,他爷爷看不住他,到社会上又怕他和一些坏孩子学坏。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只要天天到校就可以。”我看他在一旁仰着头,撇着嘴。这种场合他不在会更好,“这样吧,你先进班,但有一条,二年级的毛病必须改,不准旷课,不准在课堂上睡觉,有事必须请假。我先试用你一个月,表现良好就正式入班。行吗?”他点点头。他走后我才对他妈妈说:“当着孩子的面不能这样贬低他,这样会造成抵触情绪,更难管理。”“陈老师,你以后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学生,我不多说了,总之,你得多费心了。还是那句话,只要他按时按点的上课别让我分心就行了。我还必须回去收拾收拾,今天还要赶回去。”我送走了他的妈妈,又把非凡叫了过来,给他讲解班规。 正像他妈妈说的那样,他爱迟到,旷课,第一星期就露出了老毛病。我批评过他,可效果不好。后来偶然发现他擅长美术,画的画特别好。我就鼓励他参加学校举行的画展,结果他是第一名,表彰大会上,他笑了,很灿烂,从来没有见他那样笑过。之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长谈了两个小时,谈话中我了解到他最渴望妈妈的理解。 上小学的时候他成绩不错,成了妈妈心中的希望,可妈妈对他太严厉,在成绩下滑之后常用苛刻的语言挖苦他,“你看大笨蛋还买笔呢。”伤了他的自尊,叛逆心理就慢慢的产生了,越是妈妈不让干的事越去做。谈到动情处他哭了,很伤心,我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他对我说:“学习不好就有罪吗?”于是我试着和他的母亲沟通,“非凡在学校美术比赛上得了第一名,我来祝贺你了。”“他不在学习上用功,画那些有什么用!”“将来他可以上美术学校,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也是孩子的一条出路啊。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在学习上优秀,无根手指头伸出来还不齐呢,何况人呢?”“这一段他没有给你添乱吧?”“没有,下一步我准备让他练习书法,给他找个活,有事可做就能控制自己了。”实际上,他课堂上爱说话,老师们没少告他的状。一二年级就没学过,三年级应逼着他听课,太不现实,他根本就听不懂。于是我和他商量,“为了不让任课教师厌烦自己,你能不能做到,能听懂的科目,如语文,政治,历史等科,上课时坚持认真听,其他科目若听不懂,又想说话时就练钢笔字?发展自己的特长。”他同意了,直到他退学老师很少在下课后提起他。而且通过几次谈话,他好像信任了我,也逐渐不旷课了。可我们每次谈话他都会哭,且都谈到他妈妈的不理解。 我曾鼓励他留级从头学习,他有此心,可缺少信心。我在他妈妈打电话之际,建议给非凡一次机会,让他留级,或在职业中专招生时,让他去学美术专业,可都没有成功。在寒假期间还是不上了。 一个很善良,很热心的孩子,离开了我,每次进班看到他修过的东西,我都会想起他。他的画还帖在班里。 今天他的妈妈在两个月之后又打过来电话,我的第一反应是要让他会校。“你好,陈老师,我是非凡的妈妈,我非常感谢你,是你让我和儿子之间有了沟通,非凡时常提起你。”“他现在干什么?”“学修车。”“那是他喜欢的一件事。”“是啊!你当时劝我应该孩子一次机会,干他喜欢的,记得你曾劝我将来让他学修车,说他喜欢这一行。我当时就反对。我不希望他干这一行,太累,太脏。”“你还是让他学了。”“后来我想过,与其逼着他在学校混,不如收住他的心。只要他不学坏,我就满意了。”“记得他曾修过班里的线路,为此我还狠狠的批评过他。他当时不知道那有危险,还对我说他在家接过电线。”“他从小就喜欢这样。我也做过老师,可在我接触过的老师中,我觉的你是最让我敬佩的一个,你能读懂小孩的心,认真,负责,有耐心。”“我只是想让非凡能找到自我。”谈话将近一个小时,主题还是非凡。我班里流失的一个学生。 那夜我失眠了。我在学生家长“表扬”过后,没有丝毫的高兴感,相反,却有一种隐隐的痛,一种直刺灵魂的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