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29
    • 经验1138
    • 文章202
    • 注册2009-03-08
    呵呵.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严格的区分.他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分不清是那一类.比如,我在生活充裕时(自己认为的)会是第二类,但经济拮据时,第一类就占主要地位了.我并不是为自己而活,也为家庭而活.马克思就认为,一个人要从事高级的精神文明生活,首先必须有基本的物质资料作基础.浅见,见笑了.
    用劳动创造知识,用知识铺设成长,用成长丰富色彩,用色彩点缀生命,用生命谱写历史,用历史观照人类,用人类指导进步,用进步推进改革,用改革加强实践,用实践提升劳动..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29
      • 经验1138
      • 文章202
      • 注册2009-03-08
      呵呵.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严格的区分.他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分不清是那一类.比如,我在生活充裕时(自己认为的)会是第二类,但经济拮据时,第一类就占主要地位了.我并不是为自己而活,也为家庭而活.马克思就认为,一个人要从事高级的精神文明生活,首先必须有基本的物质资料作基础.浅见,见笑了.
      用劳动创造知识,用知识铺设成长,用成长丰富色彩,用色彩点缀生命,用生命谱写历史,用历史观照人类,用人类指导进步,用进步推进改革,用改革加强实践,用实践提升劳动..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先利己后利人,在利己的同时利人,在利人的同时让自己感受到内心的愉悦。
           人是社会的人,应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人也具有自然性,利己和利人二者是相得益障,当然,二者也有主次之分,利己是基础,利人是补充。
           读完张老带给我们的文章,深受启发和教育,谢谢张老。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511
          • 经验17446
          • 文章475
          • 注册2008-11-13
              人不利己,天诛地灭还批不批?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511
            • 经验17446
            • 文章475
            • 注册2008-1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杨觊[/U]发表的内容:[/B]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还批不批?[/QUOT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1
              • 积分508
              • 经验14059
              • 文章456
              • 注册2009-02-24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对教师职业规定性的理解理当有所改变,为什么不能是利己的呢?从人类的天性来说,利己才有持续的动力,也才能持久。
                 只有把教育作为自己的“活”,才能有持久的动力,这话一点不错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511
                • 经验17446
                • 文章475
                • 注册2008-1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后知后觉[/U]发表的内容:[/B]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对教师职业规定性的理解理当有所改变,为什么不能是利己的呢?从人类的天性来说,利己才有持续的动力,也才能持久。
                   只有把教育作为自己的“活”,才能有持久的动力,这话一点不错[/QUOTE]
                    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知现在又做何解释?!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32
                  • 经验1269
                  • 文章133
                  • 注册2009-03-07
                  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还有什麽人忘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32
                    • 经验1269
                    • 文章133
                    • 注册2009-03-07
                    想起来了: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511
                      • 经验17446
                      • 文章475
                      • 注册2008-11-13
                        教师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既不是为生存而教育,也不是为教育而生存.而应该是为教育而教育.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466
                        • 经验27218
                        • 文章385
                        • 注册2008-11-14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有两类教师,一类是“为生存而教育”,一类是“为教育而生存”。

                        说得真好!我们都要力争成为第二类教师。这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收获,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
                        谢谢张老师!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393
                          • 经验33282
                          • 文章2455
                          • 注册2006-02-28
                          学习完朱老师新的班主任理念,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完全合理。
                          如若要给班主任或者老师现实而又科学地定位,利己还是利他,我想不能绝对。
                          若是利己,则是一大悲哀,因为教育强调的是奉献,只说利己,则爱心、爱的奉献在哪里?
                          若是利他而不利己,则心理不会平衡,因为教师也是人,他亦有他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教师,因为有工资而得以生存,这已经利己了吧?!
                          教师,因为怀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悉心地帮助学习成长,所以利他;
                          而在利他的过程中,教师也获得了学生对老师的敬重感恩,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所以教师才获得了前进的不竭动力,我认为这种因为无私的奉献而获取的精神上的富足
                          才是成就很多优秀班主任的真正动力。
                          潜心教学 幸福育人

                          sdfzsxhrh@163.com
                          479845917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29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