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1
    • 财富1
    • 积分4780
    • 经验80380
    • 文章3418
    • 注册2005-09-15
    愿你早日成为一头巨鲸(一)
    愿你早日成为一头巨鲸――致沁心荷及青年班主任朋友们
    沁心荷老师,你好!
    实话实说,真的,我现在很忙……但是,当接到你发来的《在这深蓝色的海洋里,我是一尾快乐的小鱼》一万余字的文章时,我还是兴奋地忘乎所以地一头扎进这深蓝色的海洋里。
    是的,这是一片深蓝色的海洋。我看到一尾快乐的小鱼在遨游。从这里遨游到那里,遨游有一百海哩,一千海哩,一万海哩……这尾小鱼越游越快乐,越游越有力,越游越雄壮。在她的眼前,海洋越来越辽阔,越来越浩渺,越来越富饶。
    这片深蓝色的海洋的水滴是一部部凝结着智慧的书籍,这片深蓝色的海洋的浪花是教育在线上的热血男儿的激扬文字,这片深蓝色的海洋的巨澜是朱永新、李镇西、陶继新的如椽之笔搅动的……在你的笔下,这水滴,这浪花,这巨澜……五光十色,璀璨光鲜,引人入胜。激起人们投身其中的欲望。
    我读你的文章,我欣赏你的文字,其实,我在做着一直牢记于心的一件事情,研究有志者、有为者、有成者成长、成才的轨迹,给包括我的徒弟在内的年轻班主任们一些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启示。今天,我从你的文字中总结归纳出这样几点:
    第一,要如饥似渴地读书,读大师的书,读高雅的书。
    读书,不能慢条斯理,不能得过且过,不能来日方长,要如饥似渴。你就有一种让人感动不已的迫切的读书欲望。
    第二,在心灵中耕耘。
    你读陶继新的系列文章,走近他所报道的一系列人物,走进他报道的一所所学校,其实,你走进了先进人物的心灵。我特别欣赏你的《走近陶继新》读书札记。陶继新是大家,没接触到他的时候,就感受到他人格的炙热的光辉;接触到他的时候,更加陶醉于他的渊博的学识、高雅的谈吐、儒雅的举止之中。他报道的人物几乎都是教育精英。他的文学功底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学习他的鸿篇巨制,是学习知识、提升生命质量、增长才干的捷径。你5万字的读书札记,实际是是在心灵中耕耘的记录。
    水易老师对你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你读罢他的文章,说“浮躁的心渐渐平复下来,烦乱的思绪开始清晰”,你决心:“人在旅途,与梦同行。”水易,赵登亮老师是美学大师,你有这样生动的感受其实是你走进了美育的心灵,在你的心灵中种下了美育的种子。
    我觉得你是善于乐于肯于在心灵中耕耘的人。在心灵中耕耘,在心灵中种下美的种子、善的种子,追求的种子,感恩的种子,事业的种子,读书的种子……你的心灵会越来越清澈,越来越澄明,越来越丰盈,越来越高雅,越来越高贵,越来越充实,越来越美丽。
    第三,善于抓住机会,创造机遇。
    我们在网上相知相识,时间并不长,可是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朱永新先生,对于李镇西,对于陶继新,对于赵登亮……来说,对你的印象一定很深刻。为什么,因为你的求知精神,你的感恩之心,你的谦虚品质,你的优美的文笔,你的过硬的功底……都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你结识了这些人,你的进步也是突飞猛进的。这一切源于你善于抓住机会,创造机遇。
    现在许多教师缺乏这种精神,总是与机会机遇失之交臂,或者是坐失良机。在天津,不管哪所学校邀请我讲课,我都是百分之百地投入,我都要声明,愿意和青年班主任交朋友,愿意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尽力。可是,就难得有几个抓住这个机会的。
    第四,要有一颗感恩之心。你感谢朱永新老师,你说:“我已治愈了“职业倦怠症”,以“享受教育”的心态看日升日落,看草长莺飞。”你感谢李镇西老师,你说:“当我读第一篇的时候,心灵悸动,我知道自己的心还没被尘垢蒙敝;当泪水夺眶而出的时候,我知道自己的心还没被坚冰包裹;当我一口气把书读完的时候,我知道从教九年的我胸中还涌动着激情,理想还未泯灭,只一把火,就把它烧得旺旺的。”你感谢陶继新老师,你说:“陶老师的文章则直接驱散我心空的阴霾,在我的心头撑起一把大伞,让我那颗在风雨中受寒受冻的心一下子找到了遮风挡雨的依靠。当我第一次接触那些文字的时候,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从此沉醉其中……”你感谢水易老师,你说:“给我前进的力量,让我的脚步迈得更坚实!我常常在水易老师的跟帖里感受到这一点;给我人格的影响,让我的世界更充实,我常常在水易老师的书中体味这一点。”
    你深情地由衷地说:“我总是太幸运。得到太多名师大家的关注,得到太多的厚爱”“沿着心踪履痕回头看自己来时的路,带着感恩的心默默地读着恩师朋友的名字……”
    是的,你的真挚的热情,你的深厚的感恩,你的深切的情感,多次打动了我,感动了我。人是有感情的,正因为你有一颗感恩之心,所以,你被朱永新打动,你被李镇西打动,你被陶继新打动,你被水易打动,而朱永新也被你打动了,李镇西也被你打动了,陶继新也被你打动了,水易也被你打动了……因为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还会被更多的人打动,更多的人还会被你打动。
    一个人要想赢得事业的辉煌,实现人生的价值,就应该多接触大师,而具有感恩之心,就能够走近大师。
    第五,时常反思。你说:“一个教师的成长,不在于你有多少篇文章发表,不在于你写了多少字的随笔,而在于你是否愿意读书,是否愿意以享受的心态面对教育,是否愿意更新观念,学会反思,学会记录。”你写道:“在忙碌中,我依然常常茫茫然不知所措,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问:“我,就这样耗尽自己的青春乃至一生?!”穷尽一生的心血而回首时两手空空,这是最痛苦的事情。我,总得为自己留下些什么吧?一次又一次地在黑暗中自问,一次又一次地遭遇无解而睡去,”你痛苦地反思:“前面工作8年,我浪费了多少时间?我把多少时间消磨在办公室的闲谈中?我把多少时间浪费在埋怨环境大发牢骚中?我把多少时间浪费在对名和利的过分关注中?”文章的最后,你总结道:“一个教师的成长,不在于你有多少篇文章发表,不在于你写了多少字的随笔,而在于你是否愿意读书,是否愿意以享受的心态面对教育,是否愿意更新观念,学会反思,学会记录。”
    反思,已经成为老师必备的品质。我们不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不能模模糊糊地工作。只有不断地反思,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的优势,分析出自己的劣势,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时时保持“更上一层楼”的态势,才能从一个目标走向一个新的目标。
    需要突出的是,我还特别欣赏你的这句话:“前面工作8年,我浪费了多少时间?我把多少时间消磨在办公室的闲谈中?我把多少时间浪费在埋怨环境大发牢骚中?我把多少时间浪费在对名和利的过分关注中?”闲谈,浪费了宝贵的生命,可怕;对名和利的过分关注,耽误了生命价值的发挥;而埋怨环境、发牢骚,又是司空见惯的。我们多少青年教师总是埋怨环境,总是发牢骚。其实,埋怨之后,牢骚之后,于事无补。自己满腹牢骚,怨天尤人,到头来,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自己工作没有做好,书没心思读,业务没心思进修,而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不会因为牢骚而有所改变。而更可怕的是,埋怨、牢骚,还有从众心理。看见人家埋怨、牢骚,自己唯恐落后,也要有过之无不及,要更胜一筹。埋怨、牢骚像瘟疫蔓延,毒害着年轻的肌体和灵魂。其实,埋怨、牢骚,不如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
    你“两个毕业班(一个高三班,一个高四班)的语文课,兼补习班(121人)的班主任,一个播音班的术科指导课,三个班三个不同的教案,周课时量曾高达25节!此外,还负责学校心育室“阳光心语”的主播工作,参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电教组的老师创建学校的网站……”这样的工作量,你没有埋怨,没有发牢骚。相反,你感到快乐,感到惬意,而且游刃有余地应付自如,写了这么多震撼感染感动读者心灵的文字。教育在线给了你力量,朱永新先生等大师给了你力量,如饥似渴学习的书籍给了你力量,新的教育理念给了你力量。你在深蓝色的海洋里遨游,海洋托起了你,海洋给你营养,海洋给你雄浑,海洋给你气势,海洋给你力量。你看见的是围绕你的是浩渺的海洋,是浩瀚无际的海洋,是撼天动地的巨浪,是排山倒海的狂澜。现在,你是一尾快乐的小鱼;日后,你会成为一头能够掀起狂风巨浪的巨鲸。
    你说――以“享受”的心情品味每一轮新的朝阳,就会发现每一天都是新的;以“享受”的心情欣赏日落,就会发现每一次夕阳西下都如此美丽。在上课下课的单调重复中,我们过的是平凡的生活,但我们享受到了几十颗心灵的交流,我们享受到了几十种思想的碰撞。如果一颗心就是一座花园的话,那我们拥用的是几十座花园;如果一颗心就是一片天空的话,那我们拥有的是整个宇宙。是的,还有谁比我们更富有?
    你说――如果你还没体会到快乐,那是因为你的心窗没有打开,你还没有让孩子走进你的心灵;如果你还未感受到幸福,那是因为你的情感还没解冻,你还没有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如果你觉得教育很累,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足够细心去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如果你觉得教育很烦,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孩子们五彩缤纷的世界。
    最后,我想送你几句选自我编写的即将出版的《教育小语》中的话,与你共勉――
    其一,其实,一生都是在路上。无论走在哪里,重要的是有好心情。真的,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再长的道路都可以一路欢歌;拥有一种愉悦的心境,漫长的路上可以是一道道灿烂的风景。
    其二,当今教师的生存状况是艰难的,但不管多么艰难,也要认识到,要避免色泽黯淡的“人生”,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灵魂的充实和成长――这,就是读书、反思和写作。
    其三,在干事业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追求物质,不要被外在的条件所困惑,所束缚。人不能成为物质的奴役,眼光瞄准前方,一心一意地奋斗,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过分的、无休止的物欲追求,会妨碍人对生命乐趣的享受,使人生变为一场苦役。只有淡化物欲,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味。
    其四,茫茫人海,悠悠古今,多少人的抱负在灯红酒绿中沉没,多少人的聪明才智在功名利禄的喧嚣中消隐!而适时给自己一条冷板凳,其实就是看淡名利、远离浮华,守住自己最初的梦想,守住创造的激情,守住灵魂深处的宁静。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伟业,最低也不会虚度一生。
    其五,有时候,你必须知道自己是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你要卓尔不群,就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才行。所以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若要自己卓然出众,那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
    其六,“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种事业。”(路遥)
    其七,只有学会学习,才能胸中沟壑万千;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口中旁征博引;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学会创造性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进而促成学生的发展。这样的学习是一个持续而长期,甚至相伴一生的过程,生命不止,学习不息。
    其八,我们在赶路,一路匆匆,一路寂寞。但干渴后会发现清冽甘甜的溪流,寂寞后会发现倾心相爱的旅伴,艰辛后会发现诗情画意的享受。那个神秘莫测的风景具有不可抗拒的磁力;那个步入成功的日子散发着爱情般的芳香。让我们乘着金色理想、红色激情的翅膀飞翔。从出发中走来,再从出发中走过,让我们一次次更加喜欢出发。
    其九,优秀的人不会等待时机的到来,而是寻找并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征服机会,让机会成为服务于他的奴仆……其实,一个人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机会。

    张万祥2005-10-3

    附――在这深蓝色的海洋里,我是一尾快乐的小鱼
    一初来乍到,在书香世界诗意栖居
    沁心荷
    我的论坛生活开始于三槐居,那是2003年的5月,一个蛙儿齐鸣,槐花飘香的夜晚,我“蓦然回首,发现三槐,浪迹天涯,槐下安家”。“三槐居”不是一个浮躁的网站,它的每一枝每一叶都能抚摸你疲倦的心灵,让你在这儿尽情地休憩。来这里后,我不用扭着枝干向贫瘠的土地寻找营养,只要我大张着嘴,就可以饱吸花香。
    羽翼丰满的鸟儿渴望远行!我离开“家乡”,2003年9月,我误闯误撞,来到教育在线,这片深蓝色的海洋让我不知所措,我睁大眼睛看着这繁华美丽的世界,我成了一尾小鱼,任我如何畅游,也触及不到海的彼岸。我怯怯地独坐一隅,读别人的文章,自己却不敢轻易打下一个字,怕显露自己的肤浅。常来读网,却不敢写文,这是一种痛苦,就好象合唱时大家都在引吭高歌而自己只能痛苦地对口型,怕别人发现自己滥竽充数,于是勉强发声;又怕自己发声了和“合声”对不上,于是又收紧喉咙。痛苦中,我发现了成都新教育书店,“走进”书店,翻阅书的时候,我发现了网络中许多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书的封面上,我毫不犹豫地购买了第一批书:李镇西的几本专著,还有一套“教育在线文库·教育随笔系列”。于是,上网的同时,我躲进氤氲的书香世界,让书熨平心灵的皱纹。在夜深人静的子夜时分,在夕阳西下的暮色里,在晨风晓露的清晨,在艳阳高照的午后,心都在书香中沉醉。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我真是疯狂了。如今,一闭上眼我还能想起那段超负荷工作的日子:两个毕业班(一个高三班,一个高四班)的语文课,兼补习班(121人)的班主任,一个播音班的术科指导课,三个班三个不同的教案,周课时量曾高达25节!此外,还负责学校心育室“阳光心语”的主播工作,参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电教组的老师创建学校的网站……书香让我走出了因繁重的工作带来的精神危机,在很短的时间内,我读了《风中芦苇在思索》《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批判与建设》《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与梦飞翔——献给中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青春期悄悄话》《e网情深》《享受教育》《呵护生命》《心蕴芳华》《书生意气》《心声》等,在书中,我忘记了工作的劳累生活的艰辛,只是疯狂地吸呐书之灵气。

    吸呐之后,抑制不住胸中涌动的激情,灵感总在我读书的时候跳跃出来,紧紧地攫住我手中的笔,逼迫我倾吐心声。我常常自问:“自己要这样一辈子怯怯地不敢示人吗?”不甘心哪!于是,怯怯地迈出第一步,2003年11月13日,子夜时分,趁着浓黑的夜色,我从海的深处浮出水面,在“书香世界”里小心翼翼地开了专栏《书海泛舟,心荷留痕》,写下了这样一段开场白:
    常常在书海中泛舟,常常在书山中跋涉,但总是在心海微澜之后一切归于沉寂。捧着书的时候激动,放下书的时候遗忘。即使是思考,也是一闪而过,过后太多太多繁琐的事情挤占了脑子的空间。
    真想把自己读书时想到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哪怕是幼稚的,单纯的,但它一定是真诚的,朴实的。于是,有了这或深或浅的足迹。
    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敏锐的洞察力,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笔,有的只是思考和记录。也许,我甚至无法长成一棵在风中摇曳的芦苇,那就让我成为一株低矮的小草吧,扎根于书的沃土中,吸收书的营养,成为最绿的那一株。
    我不想用语言去保证自己能坚持多久,我之所以在教育战线发出来,就是想让朋友们来监督我,帮助我,让我一路走下去。
    从此,我真正成为这深蓝色海洋中的一员,开始了我的游泳生涯。先是歪歪斜斜的三五行字,再就是奋笔疾书,洋洋洒洒。终于有一天,从未在真正意义上发表过文章的我收到了一张汇款单,那是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寄来的!我激动兴奋的心情难以表述,冷静之后我纳闷了,我并没有投过稿件啊?后来,我才得知,是《北京教育》杂志的编辑刘原老师在我的《书海泛舟,心荷留痕》里采用了一篇读后感《在大师的膝盖上休息——我在享受〈享受教育〉》,那是一篇三千多字的文章,要占很大的版面呐!看着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我感慨万千:这么快就有收获了!
    二、教师随笔,伴我诗意成长
    日子依然在忙碌中一刻不歇地飞奔向前。累的时候,“把我们的头枕在大师的膝盖上休息一会儿罢。他们会安慰我们。”但是,大师的境界太高,我用尽全力攀登也无法达到他们的境界。在忙碌中,我依然常常茫茫然不知所措,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问:“我,就这样耗尽自己的青春乃至一生?!”穷尽一生的心血而回首时两手空空,这是最痛苦的事情。我,总得为自己留下些什么吧?一次又一次地在黑暗中自问,一次又一次地遭遇无解而睡去,直到2004年,春寒料峭的某一天,我象一个无路可走地逃犯,闯进了教育在线的另一个天地——教师随笔专栏,我惊呼:教师,还可以这样活?!这里“生活”着一群和我一样忙忙碌碌的普通老师,他们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总是聚在这儿用“手”交流,倾心交谈,彼此关注,互相鼓励……在这里,我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每座殿堂都是那么富丽堂皇,每座花园都是如此芬芳馥郁,我象刚刚进城的陈奂生,不知所措;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孩子们的欢笑,每篇文章都让我感受到一颗颗热爱教育的心在跳动,我象一只贪玩的蝴蝶,东逛西逛。无意中,我闯进水易先生的花园,我的心一下子安静下来!我贪婪地欣赏风景吮吸着花香,我一次又一次地在花园里静坐,每一条林阴小道都留下我的足迹,每棵树下每一朵花下我都仰头惊叹:原来,平凡的日子还可以这样抒写!
    于是,我又为自己找到了渲泄情绪的另一个出口:写随笔!2004年3月21日,夕阳西下,暮色渐浓,我开了自己的第二个专栏《人在旅途,与梦同行——心荷心语》,写下了这样的开场白,依然惴惴,依然怯怯:
    读云之青老师的随笔,我心怀惭怍,一个数学老师用如此流畅的文字记述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篇篇美文让我这语文老师无地自容;读水易老师的美育日记,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心灵在美的浸润下日益丰满起来;读陆日松老师的日知录,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坚持就是胜利”的内涵;还有蒋玉华老师、菊荣老师……
    榜样就在身边!他们离我那么近那么近,近得每天都临屏交流,每天都读到他们的心跳,读到洒在他们身上的每一片朝阳,读到吹拂过他们笑靥的每一缕夜风,我无法再等待,是该鼓起勇气将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了,哪怕作者和读者都是自己。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我知道自己水平还不如人,但如果我不学不写,就真的被时代淘汰了;如果我边学边写,还有梦想成真的可能。
    人在旅途,需要绿阴为我遮阳,需要清泉为我解渴,需要真诚的鼓励给我力量,需要中肯的批评让我少走弯路,朋友们,心荷先谢过了。(鞠躬)
    于是,我烦躁的心更加安静了,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我准时来这儿,写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写我的喜怒哀乐,写我的苦乐年华。
    于是,某一天,我又得知,一篇随笔在《教师之友》上发表,看着那“豆腐块”,我很知足,依然感慨万千:这么快就有收获了!
    我这尾小鱼,摆着尾巴,快乐地遨游在这片深蓝色的海域!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2
      • 经验153
      • 文章25
      • 注册2005-09-28
      又一次聆听到张老师的教诲,很是知足.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守住创造的激情,守住灵魂深处的宁静。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P][QUOTE][B]下面引用由[@张万祥][URL=a.asp?b=912&id=14833]发表的内容[/URL]:[/B]

          愿你早日成为一头巨鲸――致沁心荷及青年班主任朋友们
          沁心荷老师,你好!
          实话实说,真的,我现在很忙……但是,当接到你发来的《在这深蓝色的海洋里,我是一尾快乐的小鱼》一万余字的文章时,我还是兴奋地忘...[/QUOTE]
          [/P][P][SIZE=5]找到巨鲸,观摩学习,真心体会,继续反思。[/SIZE][/P]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5
            • 经验3028
            • 文章84
            • 注册2013-09-02
            [SIZE=5]巨鲸的梦想在海洋![/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巨鲸需要自强!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SIZE=5]巨鲸,需要勤奋![/SIZE]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78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