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B][SIZE=3]第二乐段:演绎出网上收徒的先河[/SIZE][/B][/ALIGN]
[SIZE=3]退休后,我的生活宗旨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帮助青年班主任“立”并且“达”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我有决心做好铺路石子,做好一架云梯,把青年优秀班主任推向教育事业的峰巅。过去我以学生为生命;退休后,我以扶助青年班主任为己任。我觉得自己的生命将会在青年班主任朋友们的事业中、在他们的辉煌中得到延伸。[/SIZ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003[/SIZE]年[FACE=Times New Roman]9[/FACE]月[FACE=Times New Roman]23[/FACE]日我初入[FACE=Times New Roman]“[/FACE]教育在线[FACE=Times New Roman]”[/FACE]网站,很快便成为众多网友关注的热点人物。我每天[FACE=Times New Roman]“[/FACE]一招[FACE=Times New Roman]”[/FACE]发在网上的《张万祥班主任工作艺术》,几乎每一个班主任都可拿来为己所用。全国一批年轻教师心怀敬仰之情,拜师的欲望也在蔓延。于是与班主任论坛版主红袖等人商定,决定通过严格考试,在全国公开招收徒弟。[FACE=Times New Roman]2004[/FACE]年[FACE=Times New Roman]2[/FACE]月[FACE=Times New Roman]21[/FACE]日[FACE=Times New Roman]19[/FACE]时,我在网上对数百个报名者一一发去试卷,三个小时后从网络上收回答案;随后,我又进行了两项考核:一是上交一篇自己最满意的论文,二是完成一篇我布置的命题作文。经过三轮考核,于[FACE=Times New Roman]3[/FACE]月[FACE=Times New Roman]28[/FACE]日[FACE=Times New Roman]19[/FACE]时,在网上公布录取名单。结果,河北、山东、浙江、广东、江苏、安徽等省的[FACE=Times New Roman]13[/FACE]位老师榜上有名。当晚,我将《我们将建设成温馨的家园——写给我的弟子们》一文发表在网上,我说:“[FACE=Times New Roman]3[/FACE]月[FACE=Times New Roman]28[/FACE]日晚[FACE=Times New Roman]7[/FACE]点是个让你、我难忘的时刻,从这一刻起,我们就结成了网络上的师徒关系,这是[FACE=Times New Roman]‘[/FACE]前无古人[FACE=Times New Roman]’[/FACE]之事。从这一刻起,你牵动着我的心,我牵动着你的心,我们将会心心相印、心心相通。”“当初,有些人好心地劝我不要收太多的弟子,因为多一个人,多一份牵挂,多一份负担,多一份疲惫。现在我想,今后,可能会为之耽误一些休息,会影响一点写作,会少发表些作品,会少出些书。但是,由于我的帮助,你们多发表作品,多出些书,这不是我最大的收获吗?为了你们的尽快成长,牺牲我自己的一些东西,值!我说过,过去我以学生为生命;今后我要以扶助青年班主任为己任。我的生命将会在你们的事业中,在你们的辉煌中得到延伸。这不是最理想的结局吗?要知道,从[FACE=Times New Roman]2004[/FACE]年[FACE=Times New Roman]3[/FACE]月[FACE=Times New Roman]28[/FACE]日[FACE=Times New Roman]19[/FACE]点起,你们已经成为我的生命的一部分。[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SIZE=3]我多次对徒弟们讲:“张老师没有才华,但是有恒心;张老师没有浮华,但是有追求;张老师没有年轻,但是有热情;张老师没有青春,但是有激情;张老师没有财富,但是有书朋;张老师没有傲气,但是知感恩;张老师没有浮躁,但是有淡泊。”“请你们相信:张老师没有衰老,没有陈腐,没有固步自封……我拥有一颗年轻的心脏,我拥有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我拥有青年人的活力与激情。”我要求徒弟们:“不汲汲于一时一事的所得,而致力于一生的成长;不汲汲于早日名扬天下,而致力于自身切实发展;不汲汲于眼前的名利,而致力于自身生命的厚重;不汲汲于发表一两篇文章,而致力于撰写万古长青的教育诗;不汲汲于眼前的火爆,而致力于自身教育生命的深沉;不汲汲于他人的重视青睐,而致力于自身灵魂深处的修炼;不畏惧寂寞,不畏惧挫折,不迷信导师,不依赖导师。”[/SIZE][SIZE=3]一位网名叫hanqijian的网友给张老师发来短信:我已经七年没做班主任了,您的激情唤起了我的激情,我决心干班主任,做一个以学生为生命的班主任。[/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ALIGN=center][B][SIZE=3]第三乐段:做青年班主任的真诚朋友[/SIZE][/B][/ALIGN]
[SIZE=3]退休后,把全部时间和精力用于班主任工作研究上,用于帮助青年班主任成长的事业中。在现实中,我看到众多青年班主任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优势、长处,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还不够,工作中总是处于被动,甚至还产生了职业倦怠。更有许多优秀班主任“养在深闺人未识”,他们的才华和智慧没有成为大家公认的财富。于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做铺路石子,做登高梯子,做引路火炬,帮助青年英俊们登堂入室,早日成为名师,成长为专家型班主任,成了自己的追求。[/SIZE][SIZE=3]广州的《学校名牌管理》杂志称我为“全国班主任导师”。《教师博览》[FACE=Times New Roman]2007[/SIZE]年第十期《教育人物》专栏,在封二显要位置介绍了我,标题就是-青年班主任的真诚朋友张万祥。这个标题说出了我的心声。我就是要做青年班主任的真诚朋友,为青年班主任教育生命的辉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过去,改变一个学生,给一个家庭,给几代人带去温馨,给孩子带去希望。如今,帮助一位班主任,改变他的心态,或者给他继续前进的力量,而这些班主任的专业素质得到飞速提升,于是他们的工作质量得到提高,更多的学生受益,更多的家庭受益。[/FACE][SIZE=3]我始终以在网络上给青年班主任以指导为荣。在拜师期间,我要求每位徒弟每月至少上交一篇文章。我一字一句进行修改,起初,他们的文章大多是幼稚的,有时改一篇文章就需要半天的时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类的活动占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致自己的研究和写作都停止了。但是,看到他们的进步,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对于崭露头角的班主任,对于有代表性的班主任,我认真阅读他们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帖子,然后潜心研究,分析他们专业成长的途径,归纳他们成功的经验,帮助总结他们的成绩。这样的工作是艰巨的,往往要占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为青年班主任推出专业成长的样板,促进他们快速成长,我觉得这是个有意义的工作。[/SIZE][SIZE=3]更多的是网上交流。我在电脑上给许多青年朋友建了文件夹,把他们的文章帖子都下载珍藏起来。给他们写信,我往往先写好,保存在电脑里,然后再发给他们;而他们的回信,我也是一一下载收藏。得知他们获得成绩,或者是发表了文章,或者是获得了荣誉,或者是生活的变化,我都给他们写信祝贺或安慰,让温馨的祝贺打扮他们的生活。在他们遇到困难困惑的时候,我以真诚朋友的身份给以劝导开导疏导,我和谢明尧的通信达[FACE=Times New Roman]5[/SIZE]万字,和黎志新的通信达[FACE=Times New Roman]7[/FACE]万[FACE=Times New Roman]5[/FACE]千字,许丹红的[FACE=Times New Roman]2[/FACE]万字,朱国红的[FACE=Times New Roman]5[/FACE]万字,李迪的[FACE=Times New Roman]8[/FACE]万字,最近我又与新结识的郑学志、钟杰、曹建英、杨亚敏、牛胜荣、杨兵、王晓琳……成了通信的朋友,林林总总,算起来,我和青年朋友的通信不会少于[FACE=Times New Roman]50[/FACE]万字。这些已经成为我的珍宝。[/FACE][SIZE=3]有的青年朋友要出书了,请我写序,我一直认为这是荣誉,更是一份深深的信任。每次写序,我都是极端认真,我要通读他们所有的文章,要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甚至包括他们读什么书,有什么爱好,有什么个性……写一篇序言,我往往要用上半个月乃至一个月的时间。近几年,病魔缠身,一年间,要住院两三次。有时在病床上,还要阅读他们的书稿。我有意识和青年班主任一起出书。通过合作出书,我结识了众多的优秀青年班主任,利用这种形式锻炼了青年班主任的研究思考分析的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培养了一大批研究型青年班主任。[/SIZE]以青年班主任的真诚朋友为荣的我,抓住一切机会向世人推荐青年朋友,展示他们的才华和精彩。《教育文摘周报》是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报纸,每期第一版都介绍一位优秀教师,利用自己的优势,我推荐十几位青年朋友荣登第一版,为青年才俊走向全国做出贡献。[SIZE=3]我决心做铺路石子,做云梯,帮助青年班主任登上教育事业的峰巅。[/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