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卡尔·威特的教育》摘录[/B]
[B] 第一章[FACE=Times New Roman] [/FACE]本书为真心爱孩子的爸爸妈妈而写[/B][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FACE][/SIZE]
[SIZE=3] 无论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学识多么渊博,教学能力多么强,对教育孩子怀有多么良好的愿望,如果孩子的家长不能做好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甚至与学校教育所做的努力背道而驰,那么学校教育无论如何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SIZ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早期教育做铺垫。[/FACE]
[B][FACE=Times New Roman] 第二章 [/FACE][/B][B]孩子成材取决于天资还是后天教育[/B]
[B][/B][SIZE=3] 确定人的天赋和教育艺术在育人方面所扮演的相关角色,不仅是因为困难的,实际上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在教育的过程,二者是相辅相成。[/SIZ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B]家庭教育对孩子日后成材至关重要[/B][/FACE]
[SIZE=3][B] [/B]我记得那帮年轻人当时都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如果孩子缺乏天分,老师和教育工作者花费力气再大也是徒劳一场,无法把学生培养成材。但我却认为,他们把一个人的天资看得过分重要了,我根扰自己的细致观察,得出了与他们完全不同的结论。我曾郑重地说:“在孩子五六岁之前,孩子的天资与他所取得的进步并没有多大联系,把倒是孩子接受的早期教育与他有着比较大的联系。当然了,孩子们的天资可能存在着高低差异,可归根结底,孩子最终能否成才靠的是他接受的教育与他后天的努力。”[/SIZE]
[SIZE=3] [/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FACE][/SIZE][FACE=Times New Roman][B]第三章 [/B][B] [/B][/FACE][B]始料不及的巨大反响[/B]
[B] [/B][SIZE=3]当时人们普遍抱着这么一种偏见:过早对孩子开始教育,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还煞有介事地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早期家庭教育给儿童带来危害,并且把接受过早期家庭教育的儿童带来的危害,并且把接受过早期家庭教育儿童诬蔑为“温室里培养出来的,弱不禁风的产品”。[/SIZE]
[SIZE=3] [/SIZE][B][FACE=Times New Roman][SIZE=3]第四章[/FACE] [/SIZE][/B][B][SIZE=3]培养孩子独立离不开关爱[/SIZE][/B]
[SIZE=3][B] [/B]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离开这个世界,一直都需要接受教育,我们通过生活的磨炼,通过历经兴衰,通过结交朋友,通过与人谈话,不断地提高自己,直至走向完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需要接受教育,而且这种教育永远不会结束。家长慢慢退出有利于孩子独立让孩子完全独立前感受到各种关爱[/SIZE]
[SIZE=3] [/SIZE][B][FACE=Times New Roman]第五章 [/FACE][/B][B]每个智力平常的孩子都能成为非凡之人[/B]
[B] [/B][SIZE=3]每一位智力平常的孩子[FACE=Times New Roman],[/SIZE]只要得到适当的教育[FACE=Times New Roman],[/FACE]都能够成为才华横溢的人[FACE=Times New Roman].[/FACE]如果一架钢琴没有了琴弦[FACE=Times New Roman],[/FACE]无论一位钢琴家的技艺多么精湛[FACE=Times New Roman],[/FACE]他都无法在琴键上弹奏出动听的钢琴曲[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SIZE=3]每一位智力平常的孩子[FACE=Times New Roman],[/SIZE]只要得到适当的教育[FACE=Times New Roman],[/FACE]都能够成为才华横溢的人。[/FACE][SIZE=3]一位富有教育经验、做事一丝不苟的教育家,靠着无限的爱心、明智的方法、全心投入和满腔热情,最终能够把一个智力中等的孩子培养成才华出众的人。一个天资聪明的孩子,如果交给一位做事马马虎虎而且毫无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去培养,那么这个孩子最终很可能沦为平庸之辈。[/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FACE][/S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