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1
    • 财富1
    • 积分4780
    • 经验80380
    • 文章3418
    • 注册2005-09-15
    转帖--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
    [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P][P][SIZE=3][FACE=宋体][COLOR=#0205ff]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COLOR][/FACE][/SIZE][/P][P][SIZE=3][B][FACE=宋体][COLOR=black]吴法源[/COLOR][/FACE][/B][FACE=宋体][COLOR=black] [/COLOR][/FACE][/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如何阅读一本书?[/COLOR][/FACE][/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这是一个问题吗?[/COLOR][/FACE][/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仔细想想,还真是个大问题:读书是读快些好,还是慢些好?为什么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收获会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书常读常新,在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感受?[/COLOR][/FACE][/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读到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2004[/COLOR][/FACE]年第一版),我和译者的心情一样,既感到羞愧,也感到幸运。羞愧是因为,从识字起读书近30年,对如何阅读我却知之甚少,徒然走了许多弯路,很多好书让我错过了,很多时间叫我浪费了。幸运的是,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阅读的方法、技巧和理念。兹举数例,与读者分享。[/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本书序言中,作者引用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詹姆斯·[/COLOR][/FACE]黑塞尔教授写于1939年的文章《学校教育的失败》,给人极深的印象,不妨转引如下:[/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学校是否有效地教导过学生如何阅读母语?到了五六年级之前,整体地说,阅读是被有效地教导过,也学习过了……[/COLOR][/FACE]但之后,阅读的学习曲线就跌入了死寂的水平……许许多多学生进入中学之后成绩很差,就是因为读不懂书中的意义。[/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中学毕业的时候,学生都读过不少书了,但如果他要继续念大学,那就还得要念更多的书,不过这个时候他却很可能像是一个可怜而根本不懂得阅读的人。他可以读一点简单的小说,享受一下。但是如果要他阅读结构严谨的细致作品,或是精简扼要的论文,或是需要运用严密思考的章节,他就没有办法了……[/COLOR][/FACE]就算进了大学,他的阅读能力也只会停留在小学六年级的程度。[/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作者艾德勒和范多伦修订《如何阅读一本书》是在1972[/COLOR][/FACE]年,离这篇文章写作已过去30年。作者认为,70年代美国的情况仍未改变,学生没有得到足够的阅读技巧的正式训练,指导阅读的层次仍然停留在基本水平——直言不讳地说,中国大陆目前的情况恐怕也是这样。我们大多数所谓读书人其实并不掌握读书的方法,因为我们很少受到这方面的训练,也很少作这方面的科学的研究。[/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阅读到底有多重要?美国教育界认为,指导年轻人阅读,以最基本的阅读概念来阅读,是最重要的教育问题。很遗憾,在中国大陆,有这样共识的人并不多。[/COLOR][/FACE][/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读书是有方法、技巧的,阅读是需要训练的。我国近代以前的读书人都很重视读书方法,朱熹读书法、张之洞《书目答问》都是读书方法的总结,展现了中国读书人的智慧。遗憾的是,中国当代学者撰写的关于“[/COLOR][/FACE]如何读书”的书却很少。国内关于阅读方法的研究还不多见,科学而通俗的著作就更少了。尽管《如何阅读一本书》写作于数十年前,但它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有说服力的阅读理念和方法,足资我们思考和借鉴——[/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阅读有层次之分。本书把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四种层次,并详加阐述,书后并附有四种阅读层次的联系与测验。[/COLOR][/FACE][/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在阅读不同书籍时,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速度。该书详细介绍了阅读实用型的书、阅读想象文学、阅读故事、戏剧与诗、阅读历史书、阅读科学与数学、阅读哲学书、阅读社会科学等类别的书的方法。[/COLOR][/FACE][/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在阅读一本书时,要把书进行分类,要学会透视一本书。一本好书就像一栋好房子,每个部分都要很有秩序地排列起来。最好的书都有最睿智的架构。[/COLOR][/FACE][/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你买了一本书,就像是买了一项资产。但你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去写下来。[/COLOR][/FACE][/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有极少数的书是属于更高层次的书,你最初阅读时,这本书的层次就远超于你,现在你重读时仍然超过你,未来很可能也一直超过你。因为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COLOR][/FACE]我们可以说是伟大的书——所以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重读时你会发现,这本书好像与你一起成长了。[/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COLOR][/FACE][/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像这样的论述,书中还有许多,都使人深受启发。[/COLOR][/FACE][/SIZE][/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3]简言之,阅读是一门艺术,是每个读书人都必修的一门功课。这本书正是一本“[/COLOR][/FACE]阅读艺术课”的入门导引。[/SIZE][/P][P][SIZE=3][FACE=宋体][COLOR=black]如果你想“[/COLOR][/FACE]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如果你想从阅读中得到更多,我建议你去读一读这本书。([B][FACE=宋体][COLOR=black]作者系图书出版人[/COLOR][/FACE][/B][FACE=宋体][COLOR=black])[/COLOR][/FACE][/SIZE][/P][P][SIZE=3][FACE=宋体][COLOR=black]2012-7-9[/COLOR][/FACE][FACE=宋体][COLOR=black]《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COLOR][/FACE][/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78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