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1
    • 财富1
    • 积分4780
    • 经验80380
    • 文章3418
    • 注册2005-09-15
    转帖==期盼--我愿意用理性直面人生
    [P][SIZE=3][B][FACE=Times New Roman] [/SIZE][/B][B][FACE=Times New Roman]期盼[/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B][B][FACE=Times New Roman]我愿意用理性直面人生[/FACE][/B][/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B][FACE=宋体]编者的话[/FACE][/B][/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近年来,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尊师重教蔚然成风。鲜花与祝福、赞美与讴歌总会在教师节时如期而至。这些祝福与赞美,是奋战在教育事业第一线的教师们应得的。但是,在接受祝福时,他们也有自己的心声要倾诉。在第29[/FACE]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约请几位一线教师、校长,一吐心中对教育的期盼。[/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特岗教师们的工作环境让人心酸,聋哑孩子的就业问题需要更多关注,高校青年教师[/FACE][FACE=楷体_GB2312]“[/FACE][FACE=宋体]压力山大[/FACE][FACE=楷体_GB2312]”[/FACE][FACE=宋体],民办学校教师流失严重[/FACE][FACE=楷体_GB2312]……[/FACE][FACE=宋体]这些发自内心的声音,既是教师们日常工作中最真切的期盼,也体现了他们心系教育的高度责任感。希望借此引起大家的关注与共鸣。[/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B][FACE=宋体]愿中职学校更加重视学生心智培养[/FACE][/B][/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B][FACE=宋体]■[/FACE][/B][B][FACE=宋体]吕静锋[/FACE][/B][/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眼下中职教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社会认可,中职生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特别是中职生综合素质培养,似乎成了一个被“[/FACE]遗忘的角落”。[/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在2009[/FACE]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我的一个学生小何获得服装设计与制作工艺项目第一名。不少服装企业闻风而来,最后小何被一家港资背景的服装企业以6500元的月薪挖走。不久,这家企业还专门送她到世界时装之都意大利米兰学习服装设计。[/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但是,后来的结果却出乎我们的意料。小何在这家企业待了不到3[/FACE]年就离职了,听说是改行了。我专门跟这家企业的老总打听过她离职的原因。原来,小何这个女孩子文静内向,见到陌生人不怎么敢说话,在公司里跟同事很少沟通,或者说沟通很困难。而且,作为一名中职毕业生,小何虽然在专业能力方面具有一定天赋,但她的学识水平不足以支撑她在服装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小何的故事不是个案。我所在的学校曾经对深圳100[/FACE]家企业的人事经理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了解企业在录用员工的时候,最关注的是什么?按照我们的理解,企业肯定是最关注员工的专业技能。但问卷调查的结果却是,企业在录用员工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职业道德,其次是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最后才是专业能力。[/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这个问卷调查结果对我们触动很大。最起码说明我们对企业的需求并不了解,无论是哪种类别的教育,立人始终是第一要务,其次才是立业。中职教育的办学层次虽然不高,但我们有责任为中职生的可持续发展播下一颗健全的种子。[/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但是,在我们中职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被我们忽略或冷落了,成了“[/FACE]被遗忘的角落”。[/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中职学校究竟是要培养技术过硬的“[/FACE]技能人”,还是心智、能力、品德等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健全人”?答案不言而喻。[/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这两年,我所在的学校通过建设以信任为主题的幸福课堂、丰富人文艺术类课程、快乐校园文化建设等举措,开始探索“[/FACE]幸福教育”模式,我们试图让学生具备正确认识幸福的能力、努力创造幸福的能力、充分享受幸福的能力。我们将教育目标确定为“培养幸福的平凡人”。[/FACE][/P][P][FACE=宋体][SIZE=3]事实上,一个稳定、繁荣且充满活力的社会,其社会成员的分布一定是呈金字塔型结构。在将来的社会大舞台上,我们的学生也许连做“[/FACE]配角”的资格都没有,但我们却能把他们培养成有水平的“观众”,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怎么样去欣赏生活这部戏,什么时候该鼓掌,什么时候该流泪。我想,这样的教育是有意义的。[/SIZE][/P][P][B][FACE=宋体][SIZE=3](作者为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SIZE][/FACE][/B][/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B][FACE=宋体]政府应多为特岗教师解难题[/FACE][/B][/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B][FACE=宋体]■[/FACE][/B][B][FACE=宋体]梁春林[/FACE][/B][/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特岗3[/FACE]年服务期满后,我选择留在本地。转眼间,转编履职又过去4年了。回忆一路走来的7年,有困惑、辛酸,也有感动、幸福。[/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2006[/FACE][FACE=宋体]年,我从曲靖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特岗教师,被分配到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黑支果乡任教。初到我任教的教学点,眼前的景象让我吃惊。破旧的校舍没有一块水泥地板,潮湿的教师宿舍里竟然会长草,一到下雨天,教室和宿舍里随处有雨滴落下,操场上的泥被学生踩得跟泥田一样可以插秧。学校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信号、没有自来水,喝水要到山脚的水塘去挑,吃菜要亲自去种。周末,当地的两位老师都回家了,只剩下我和空荡荡的学校。记得第一个周末是那么漫长,我坐在用竹竿做成的旗杆前,太阳落山了还不觉得饿,树林里传来的沙沙声,让我觉得有些害怕,于是只好回到宿舍躺在潮湿的床上等待新一天到来。[/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开学第一堂课,当教科书发到孩子们手里时,他们是那么开心,眼里流露出很强的求知欲。新书发到一半时,忽然3[/FACE]个学生坐在一块儿的课桌倒了,其他学生哈哈大笑,摔倒在地的同学急忙把凳子扶起来,害怕被老师责骂的神情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从此,我的讲桌上除了粉笔和黑板擦外,还摆放着小锤子和钉子。[/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寒冷的冬天,他们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走在泥泞的小路上。下雨天,不成形的雨具没有保护好他们,来到教室时衣服已经湿透,咳嗽声不断,有的感冒发烧、有的肚子疼、有的呕吐。于是,我每个学期都准备了各种药,他们很少吃药,药效对他们很有用。我还买了棉鞋和棉袜,我想这或许能让他们暖和一点。每天除了教课,空余时间就到村子里家访,了解孩子们的情况,跟老人们拉家常,倒也别有一番趣味。[/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3[/FACE][FACE=宋体]年的特岗教师生活就是这样度过的。说句实话,我郁闷过、困惑过、失落过,甚至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可是,当我看到那些可怜的孩子,我妥协了,我不应当这么自私,我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既来之,则安之。2009[/FACE]年我调入中学,了解到有很多单亲子女和孤儿特别需要帮助,于是在中学的4年间,我联系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资助了近300名从小学到大学的特困学生,资助金额近20万元。7年来,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选择没错,作为特岗教师就应该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青春在大山里度过并不落寞。[/FACE][/P][P][FACE=宋体][SIZE=3]每当看到资助过的学生考上重点高中时流露出的灿烂笑容,自己就会感觉很快乐、幸福。我希望有特岗教师的地方,当地政府要认真对待他们,多为特岗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FACE][/SIZE][/P][P][SIZE=3][B][FACE=宋体] ([/FACE][/B][B][FACE=宋体]作者为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黑支果乡中学特岗教师)[/FACE][/B][/SIZ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B][FACE=宋体] [/FACE][/B][B][FACE=宋体]聋哑孩子需要更多关爱[/FACE][/B][/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B][FACE=宋体]■[/FACE][/B][B][FACE=宋体]陈希[/FACE][/B][/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第17[/FACE]个教师节那年,我走上特殊教育工作岗位,俯仰之间,如今已是第29个教师节了。每年9月,送走一批学生又迎来一批,收获着艰难玉成的喜悦,却也感伤着年华不再。这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相同体验吧![/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记得刚毕业时,和许多年轻气盛的毕业生一样,我对未来饱含期待,毕竟从事特殊教育是自己的选择,是自己一直所追求的事业。但真正踏上岗位后,我才领略到现实的残酷。当我第一次到学校时,几乎要哭出声来,孩子们就像被遗弃在世界的角落里,一道铁门牢牢关着,就连抬头可见的蓝天都让人压抑。但是,孩子们无知无畏却又充满渴望的眼神给我带来了振奋的力量,就是这样的力量,让我12[/FACE]年来从未想过放弃。[/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任教以来,我一直担任聋哑学校的专职律动老师,聋生舞蹈其实是件艰难的事情,且不说个体发展和能力差异像健全人一样有优劣之分,由于聋的特性,他们大多数平衡能力弱、协调性差,更重要的是内在韵律无法通过声音刺激形成,节奏感相当薄弱。因此,在基层聋校从事律动教学的老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比普通舞蹈教师要多得多,手舞足蹈一堂课下来,往往都是口干舌燥、精疲力尽。[/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近年来,学生就业的愿望大过求学的愿望,很多学生甚至放弃考大学而急于就业,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很多的无奈,因为残疾人就业形势严峻是很尴尬的现实。比如,在残疾人就业率很高的某公司,我的学生们,有从九年级毕业的、从高三毕业的、从大学毕业的,却都在同一生产线,工资待遇的差距并不大。我曾问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为什么要放弃考大学,她反问我:“[/FACE]老师,毕业后有区别吗?我少读几年书,还能多赚几年钱。就算是健全人不也是这样想的吗?”我无力回答,的确,这是多么苍白的社会现实。能够接纳他们的用人单位实在太少,他们自身的人际交往又比较单一、集中,与正常社会的融合仍然只是一个概念,他们需要更多关爱。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我内心十分难过,却又无力改变现实。[/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但是,学生们反倒没有我沮丧,他们面对现实的勇敢也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在网络上时不时相互留言交谈,记录、描绘着自己的生活,或感伤或开心,和健全的孩子无异。虽然特教工作艰辛,但环境相对单纯,多少还能守住一份本真。[/FACE][/FACE][/P][P][SIZE=3][FACE=宋体]又一年金秋,再一次和新老学生编织着五彩的梦想,再一次和他们共同成长,守住这份简简单单的幸福感,像暖和的太阳,又能给我们一季灿烂。[/FACE][B][FACE=宋体]([/FACE][/B][/SIZE][/P][P][B][FACE=宋体][SIZE=3]作者为福州市聋哑学校教师)[/SIZE][/FACE][/B][/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B][FACE=宋体]高校青年教师渴望减压[/FACE][/B][/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B][FACE=宋体] ■[/FACE][/B][B][FACE=宋体]刘春花[/FACE][/B][/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两年前,我博士毕业,带着无限憧憬和美好期待踏进了高校教师的队伍。从学生到教师,当我刚站上讲台时,充满了对高等教育的火热情怀以及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神圣感。但是,时间不长,这种感觉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作为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青年女教师的一种格外沉重的负担和焦虑感。[/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 [/FACE][FACE=宋体]对于很多人而言,单位是工作场所,而家是休息的地方,二者可以截然分开。但是对于高校青年教师则不然,进课堂要工作,回到家仍然要工作(备课或做科研),二者根本分不清,放假也一样要写论文、报课题,甚至更加紧张。没有人要我们加班,我们自己却不得不加班,这才叫“[/FACE]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对已婚的高校青年女教师而言,来自家庭、生育和职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冲突更是令人惶恐。对此,我深有体会:30岁了,典型的晚婚晚育,怀孕之初虽是不稳定期,却仍要撰写论文、去外地开学术年会,参加教师讲课比赛,深夜还在准备PPT;怀孕9个月时还在挑灯夜读,写了8万多字的书稿;临盆前夕完成了3万多字的课题结项材料。[/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在高校,已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一般收入较好,基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学问,而青年讲师则不同,不达标就评不上职称,收入更是处于全校最低水平,有的学校课时费极低,甚至抵不上一个建筑工人的小时工资。即便如此,对于就业前景不乐观的专业,生源越来越少,有课可上也算是一种幸福。因此,搞科研既是工作需要,也是迫于生计。然而,每年要发文章的研究生多得如海边的沙子,每年需要评职称的教师也多得如天上的繁星,发文章越来越难!报课题则更难,国家社科、教育部等高级别的课题细分到每个专业只有十几项甚至几项,而全国仅“211”[/FACE]高校就有数百所,有些人快退休了也没有拿过一项国家课题![/FACE][/P][P][FACE=宋体][SIZE=3]大学青年教师,在诸如带薪寒暑假、双休日、为人师表等光环的背后,却是一系列常人难以感知的科研压力、职称压力、住房压力、生育压力……[/FACE]值得思考的是,在片面的量化指标考核下,教书育人被摆在什么位置了?难道只是一个口号?难道真要像传闻中所说的高校法学教师“教师不做教师,主要做律师”?在浮躁功利的评价标准下,高校青年教师何去何从,在夹缝中生存还如何安心教化学生、为后世立言?[/SIZE][/P][P][B][FACE=宋体][SIZE=3](作者为江苏大学法学院教师)[/SIZE][/FACE][/B][/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B][FACE=宋体]消除影响民办教育发展的体制“[/FACE]瓶颈”[/B][/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B][FACE=宋体]■[/FACE][/B][B][FACE=宋体]王卫佳[/FACE][/B][/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今年秋季开学那天,我们老师一大早就来到校门口,列队欢迎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可是,有细心的老师发现,一位小朋友紧紧拉着家长的衣角,流露出不愿归校的表情。经过了解得知,原来这个孩子新学期该上小学二年级,临近开学的前几天,他听到开学后要换班主任就很不高兴。[/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听到此,在场的几位老师鼻子酸楚了,因为孩子的心事触动了他们的泪点。那位优秀的班主任,如今已到公办学校工作去了。其实,我的内心深处也和这个孩子一样颇为失落。对于民办学校来说,每年的暑假几乎都要面临难以规避的“[/FACE]教师离职潮”。究其原因,主要是民办学校教师受到的体制性歧视,与公办学校教师的资格政策差别等,已经成了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近年来,已经有不少人提出民办学校教师地位需提升的建议。公办学校教师属于事业编制,民办学校教师在保险、退休养老等方面都无法与之相比。而且,民办学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作也不能与同级同类公办教师享有同等权利。如何合理解决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教师的地位差异已是当务之急。[/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宋体]在工作中,我们致力创造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无论是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还是发展留人,皆为如何稳定师资力量做有力的尝试和实践。[/FACE][/FACE][/P][P][FACE=宋体][SIZE=3]但是,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受优厚政策和丰富资源的差距仍然实际存在。作为民办学校的办学者,我强烈期盼:消除目前普遍存在的对民办学校教师的体制性歧视,取消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资格的政策差别,让公办学校教师与民办学校教师正常流动;大力营造民办教育家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为民办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终身发展建立长远机制。[/FACE][/SIZE][/P][P][B][FACE=宋体][SIZE=3](作者为河南省郑州启元国际学校总校校长)[/FACE][/SIZE][/B][/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013-9-10[/SIZE][FACE=Times New Roman]《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直面人生,直面教育!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SIZE=9pt][QUOTE][/SIZE][b][SIZE=9pt]下面引用由[@张万祥][URL=a.asp?b=912&id=510616]发表的内容[/URL]:[/SIZE][/b]

        [SIZE=9pt] 期盼--我愿意用理性直面人生    编者的话    近年来,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尊师重教蔚然成风。鲜花与祝福、赞美与讴歌总会在教师节时如期而至。这些祝福与赞美,是奋战在教育事业第一线...[/QUOTE][/SIZE]
        [P][SIZE=9pt]
        [/SIZE][/P][P][SIZE=5]直面人生,真情面对,心慈德善,为人师表。[/SIZE][/P]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