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1
    • 财富1
    • 积分4780
    • 经验80380
    • 文章3418
    • 注册2005-09-15
    初荷(李迪)专著之序(二)
    芙蓉国里尽朝晖
    ―《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和案例》序言
    张万祥
    这部书书名“涉江采芙蓉”,出自汉代诗歌《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六首,原诗共八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首诗运用《诗经》、《楚辞》采香草赠美人的传统比兴手法抒发了游子怀念家乡妻子的深情。李迪在其“题记”中还引用了这首诗的前四句,是要寄托自己对教育对学生深挚热爱的感情吧。而“涉江”不会风平浪静,要经历惊涛骇浪,教育学生也不是轻而易举的,“涉江”暗含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吧。“芙蓉”是荷花的别名。荷花,是百花之中的骄子。这里的“芙蓉”应该是暗指风华正茂青春靓丽的“初长成”的“我家有女”吧。
    由这个书名,我想到了《古诗十九首》,由“芙蓉”,又想到毛泽东的作于1961年的《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我说,李迪笔下的教育世界也是“尽朝晖”的“芙蓉国”。提到荷花,让人不由得想起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花让人如醉如痴。
    也许是李迪得到了“芙蓉”的神韵,所以她的文章充满了魅力。其魅力体现在独特性上,体现在独树一帜不同凡响上。文学创作讲究的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是独特的“这一个”。李迪就有鲜明的“这一个”。她的书稿自始至终围绕着特殊的一群学生――中招考试的“失败者”,普通高中的“淘汰者”,甚至是让家长灰心的“遗弃者”。李迪的所思所感所作所为所痛所乐所爱所很都和“这一个”息息相关。读者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是厌烦的,只有独特的富有鲜明个性的,才能引人入胜,才能让人爱不释卷。
    这部书稿让我们又一次品味到盎然的教育的诗意,又一次聆听到悠美的教育交响乐曲,又一次欣赏到赏心悦目的“芙蓉国里”的朝晖。
    请看“芙蓉国”的一抹朝晖――《教室搬进“陋室”之后》,记载的教育故事让人拍案叫绝。
    戏剧起因。因为特殊原因,班级从宽敞明亮的大教室搬进既没有多媒体设施,又没有空调,三面是墙壁,一面留窗户的狭窄的办公室改造的小教室里。学生想不通,教室里明显弥漫着一种郁闷气息,同学们无精打采。学生间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走进一间房,三面都是墙。对面办公室,窗外是厂房。”
    在这样军心动荡的关键时刻,李迪发挥充满才智,巧妙地度过了难关,而且别出心裁演绎出一场生动的戏剧。
    戏剧序幕:利用礼拜天,李迪带着班长将教室重新布置了一番。星期一,同学们走进教室,迎面看到八个大字:“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对面墙壁上用小小的千纸鹤对成一个大扇子,中间写着:“腹有诗书气自华。”后面墙壁上用红色皱纹纸叠成小红花,粘成两颗红心,再用五线谱弯弯曲曲连起来,下边写着:“讲一个爱的故事,架一座心的桥梁”,供师生间沟通。正面黑板上方用牛皮纸剪成一个笛子,笛子里吹出来几个音符,飘向四个大字——爱的故事,寓意是每天都在演绎爱的故事。最妙的是天花板上零星粘了几颗用银色包装纸剪成的星星,从视觉上让人感到教室高了很多。学生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精致、温馨的书房式教室。李迪不失时机地指着天花板上的星星解释寓意:“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如果你做不成月亮,就做一颗闪亮的星星吧!星星也有自己的欢乐和光彩。你不必样样领先、事事成功,只要你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和你的父母就会无比欣慰。”同学们忍不住鼓掌喝彩起来。李迪接着动情地说;“在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在狭窄的陋室里,我们班依然是一个欢乐大家园。大家说是吗?”教室里群情激昂。李迪接着说:“只要自己心中有江上清风,山中明月,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学习生活,都是‘风景这边独好’……”李迪引用教育艺术把学生引进美好无比的殿堂,让学生如沐春风。
    戏剧发展。召开联欢晚会,让学生宣泄郁闷。有人提出:“这么小的教室,怎么开晚会啊?”李迪说:“教室虽小,校园却大。校园里的清风明月、鲜花草坪都属于我们,我们就到校园里开‘月光晚会’,怎么样?”……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晚会中一阵阵欢歌笑语引来外班同学的无比羡慕,同时也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自豪感。
    戏剧高潮。晚会三天后,有同学问:“老师,我们要在这间陋室里呆多长时间啊?”李迪老师除了告诉她们“山不过来,你就过去”的道理,还讲了一个《土拔鼠的故事》:最后语重心长地教育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常常会被一些并不重要的细枝末节和毫无意义的杂事分散精力,从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走到岔路上。就像我们这次搬教室一样,我们来学校的目的是学习、成长,万不可因为改变了环境,就忘记了自己来上学的目的,一味地忧愁、烦恼、怨天尤人。”李迪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远大的目标上,往学生的心中装进了丰富的思想。她带领学生走出了个人生活小圈子,引领学生“更上一层楼”。
    戏剧结局。两个星期后,班级就恢复了原先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学风。
    赏析“芙蓉国”的另一抹朝晖――李迪匠心独运处理“爱情”,破解“早恋”难题。
    在《从探春理家到班主任理班》一文中,她分析出“探春的第二个可贵之处,便在于她对自己丫头管理的严格、高度的信任和竭力的维护。”于是,她反复强调女孩子要自重、自爱之余,为了表示自己理解学生,甚至说:“允许你们偷偷的喜欢一个人,也允许你们偷偷的被别人喜欢。但言行要有分寸。”一次,外班一个女生神秘又肯定地告诉李迪说某某同学谈恋爱了。李迪不是如临大敌,而是不在意地笑谈:“他们的交往是经过我同意的……他们的确是正常交往。”后来,这两个同学的交往果然很有分寸。于是,一场很容易演变成轰轰烈烈的“早恋”风波无声无息了。
    在李迪的“芙蓉国”里,爱情教育变成了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在她精心准备的《春的絮——送给女孩子的主题班会》里,她以姐姐以师长的口吻,和学生谈爱情,她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告诉“初长成”的“女儿们”,打动人心,深入浅出,她说:“泰山险峻,有机会人人都想去;黄山秀丽,有机会更要去;但对珠穆朗玛峰呢?我们不是不想去,但去之前必须要考虑自己各方面的条件是否能征服它。咱们班的同学被男生追求,说明你们很优秀,就像泰山和黄山一样,美的事物人人都想拥有,都想征服。但优秀的还不够。如果我们能像珠穆朗玛峰一样,让爱慕的人在追求之前先思忖一下,自己能否配得上,让不优秀的知难而退,这样剩下的男孩都是优秀的,大家挑选起来岂不容易些?所以,老师希望你们更优秀些。”
    在《爱情如柿子——与高中女生谈“早恋”》一文中,她对“女儿们”语重心长地告诫说:“如果你们保持着纯洁的心灵,温厚的天性,再用知识武装头脑,用才学提高气质,将来会光彩照人、更加美丽。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用到我们女人的身上就是,知识能让我们保持永久的魅力。所以,万不可为了爱荒废学业。”“在十七岁的花季,对异性产生好感很正常,过分亲密地接触却为时过早。有人说:距离产生美。我却认为,暗暗的思恋更能产生美。暗恋不仅会感觉对方越来越美,还能让自己为自己的纯洁高尚而感动。”她甚至在另一篇文章里说:“为了幸福,面对爱情,你们不妨自私点。”
    李迪的爱情教育没有声色俱厉,没有电闪雷鸣,没有急风暴雨,没有生硬说教,有的是温馨,有的是温情,有的是和颜悦色,有的是和风细雨,有的是设身处地,有的是宽容体谅……而这样的爱情教育却是有力的有效的。李迪在处理难题时的高屋建瓴,水到渠成,得心应手,显示出高超的教育素养。
    深刻性是这个“芙蓉国”里的第三道“朝晖”。这部书没有让人振聋发聩的理论,这里讲的教育道理是自然的,更多是司空见惯的,但是,李迪从中得到的感悟却是入木三分的,真是捧卷让人爱不释卷,掩卷引人沉入反思。
    德育与智育的关系,我们往往长篇累牍地论述,而李迪却随手拈来“盐与汤”的启迪的故事,深入浅出。她说:“事实上,我国一直把德育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很多时候,德育的实效性并不强,因为我们的德育存在形而上学的观念。在学校教育中,这个是德育活动,那个是智育或体育,分得很清楚。也就是‘盐’没有放到‘汤’里,而是分开让学生吃的,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当今,不少教师为学生的薄情而苦恼不已,李迪对此进行了深刻分析,她认识到:“其实,每一个学生的心里都有一根天使的琴弦和一根魔鬼的琴弦,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学生的心中都有光明和阴暗两方面,教育者应当善于掀动学生心灵深处美好的、善良向上的激流。”她有力地反问:“没有爱,的确是没有教育的;但仅仅有爱,就有成功的教育吗?”她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切都缘于我们的知识、我们的爱给的太直接、太廉价!”她呼吁:“为了学生的成长,拆除我们营建的温室罢!”
    针对教育热衷于形式主义的弊端,她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此,我们倡导的‘绿色学校’,便不应仅仅局限于外部环境的绿色。若真论环保,我们是否拥有有思想的教师,是否教出了真正有个性的‘绿色’学生,当属首要。”真是痛快淋漓。
    如果说,李迪最初给人的印象是温情脉脉的,是长于叙述抒情的,那么,经过最初的反思,最初的探索,李迪开始理性的思考,她开始步入深邃的鞭辟入理的理性之路。
    《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和案例》还有一些篇章是写亲人的,写朋友的,写师长的……无论什么人物,无论什么内容,在李迪的笔下都是血肉丰满情感丰富的,都是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的。走进李迪的“芙蓉国”,我们会耳目一新流连忘返的。另外,有些篇目是理论上的探讨,她讲述的理论也许上不得台面,也许不符合教育家的教导,但是它管用实用,甚至会让你顿开茅塞,豁然开朗,从“山穷水尽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李迪的作品似乎像是一杯绿茶,淡淡的,闻不见浓郁的茶香,看不见璀璨的茶花。这是一种没有身价,没有名声,甚至没有品牌的绿茶,是生产于民间,不见经传,“养在深闺人未识”,在山间,在水畔,历经风雨,历经雷电,吸取阳光,露水,汲取天地日月精华。于是,越品越香,这种香是沁人心脾的,是深入骨髓的,是熏染心灵的,于是,在淡淡的茶香中,你不知不觉陶醉了。
    我们说李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今天却挥洒出“芙蓉国”的斑斓,使得“芙蓉国里尽朝晖”了。其中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是勤奋的积淀,这些不再赘言。还应该突出的是,李迪遇到了伯乐。《教师博览·行者文丛》的编辑部就是伯乐。
    《教师博览·行者文丛》由裴娣娜担任丛书教育顾问,由薛农基担任丛书人文顾问,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副总编王巧林担任出版顾问,由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专家张行涛博士后、校本教研网站长李作朝担任主编的。丛书总主编张行涛说:《教师博览·行者文丛》“以‘书写改变人生,草根促动教改’为基本出发点,广泛征集来自一线、源于草根的文稿,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呐喊助威;促动教师书写人生、变革未来,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展示的机会与平台。”丛书总顾问薛农基说:“我们希望,通过《教师博览·行者文丛》这座桥梁,将许多一线教师闪光的思想和富有价值的探索传播到更多的教师同行当中去;我们希望,通过《教师博览·行者文丛》这个平台,让许多优秀的一线教师能够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我们更希望,通过《教师博览·行者文丛》的陆续出版,能够管中窥豹般地记录下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段难忘历程,并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教师博览·行者文丛》对广大教师而言尚是陌生的,但是她在默默无闻间已经为广大教师做了许多事情,目前已经出版《教师军规》《不一样的教育》《追寻教育管理原生态》《给新教师的50跟忠告》《绽放生命的莲花》等。《教师博览·行者文丛》对广大教师而言尚是陌生的,但是她在默默无闻间已经为广大教师做了许多事情,她将成为中国教育天空中一颗新星而熠熠闪光。目前已经出版《教师军规》《不一样的教育》《追寻教育管理原生态》《给新教师的50跟忠告》《绽放生命的莲花》等。可以预言,《教师博览·行者文丛》将成为中国教育天空中一颗新星而熠熠闪光。
    李迪深有感触地直言:“我会用我的灵动的心去写,而不是用没有生命的笔去写;我会用我火热的青春和生命去做,而不是用嘴去说。我的文章很难发表,但我会在三尺讲台上辛勤播种,在学生的心田劳苦耕耘,我要让我的学生美丽如花,我要让我的学生浪漫如诗;我要让我们的爱心轻盈芬芳,我要让我们的情思风流潇洒。”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书稿证明了李迪的这段话是发自内心的,她已经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李迪的网络生活是从2005年12月5日开始的,仅仅一年多,就已经是“芙蓉国里尽朝辉”了,那么,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李迪的“芙蓉国”又是什么景象呢?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张老师,我们师徒的交往,您对初荷的关切,让我感觉一切言语都难以形容,只恨自己语言贫乏。老师,您多保重,我期待着再次和老师重逢。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7/10/24/092206.jpg[/imga]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自   序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我不能不承认,自己确实是个善感的人。每每吟唱《涉江采芙蓉》这首乐府民歌,我都忍不住想到自己的学生、自己的事业、自己的苦乐、自己的生活。在我看来,我的工作、生活,就是涉江采芙蓉。
          李镇西老师曾主动要求学校将全年级考试成绩名次最靠后的几十名学生,编成一个班,由他当班主任。李镇西老师说:“一个后进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这是否表明,李老师也认为那芳香的兰草(这里的兰草指芙蓉),多生长在低洼潮湿的地带?
          我是一个音乐教师,凭心而论,我对自己的文笔一向不太自信,常常奇怪:何以自己随心所欲、不按章法涂鸦出来的文字,竟能引得众多老师的喜欢?原因莫过于:自己是一名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我所面对的五十名学生,是中招考试的“失败者”,是普通高中的“淘汰者”,甚至是让家长灰心的“遗弃者”,这便使我的教育生活精彩纷呈了——谁知道他们会制造出多少让人措手不及的故事啊!学生的个性是鲜活的,故事是复杂的,他们在逼迫着我反思、上进,使得我无论看什么书、做什么事,都能从中得到班级管理的启发。 比如我的随笔《从探春“理”家到班主任“理”班》,是阅读《红楼梦》时的感想;《教学经验当“不立文字”》是了解禅宗文化时的感想;《“作于细”与“作于易”》是温习《道德经》时的感想等。不仅仅是读书,在对教育的困惑和痴迷中,我看电视也能想到学生。比如《给我一道“紧箍咒”》,是受动画片《西游记》启发所写;《走“弓背”,还是走“弓弦”》,是受到电视连续剧《长征》的启发所写。这些文字几乎没有引经据典,只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如此,语言便不会晦涩难懂,只让人感觉亲切、诚实、自然。这一点在我的教学案例中更能体现。很多人说,我是一个有教师天分的人,常常凭着与生俱来的爱心、性格、感觉,稀里糊涂就能把学生的问题解决,然后纪录、反思、总结,一篇案例就完成了。《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孩子,你笑一笑》、《这些蛇天天来找我》等,都是这一论点的论据。但我知道,情况好像不是这样。职业学校的“问题学生”格外多。他们成绩差。他们行为习惯不好。他们脾气暴躁。他们迟到、旷课、屡教不改。他们的问题似乎雷同,根源却千奇百怪,若不能追根溯源、随机应变,便很难帮助他们。是这些“问题学生”为我提供了层出不穷的素材,促我反思、助我成长。如同一个医生,见的病人多了,医术自然高明。我很难想像,若是没有许晴、冬儿、佳佳、翠翠这样脾气暴躁、桀骜不驯、逆反心强的学生,我怎么可能激发出如此多的教育机智和写作热情?这让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在那低洼潮湿的地带,到处是我们教育者需要的芳草——事业、课题、故事、机智、灵感、自信、欢乐等等。
          招生,一向是职业学校的头等大事。没有招生经历的老师,很难想像到其中的酸甜苦辣。我眼里的招生更是涉江采芙蓉,因为我们的生源多在偏僻农村,我们招生要远离城市、走乡穿户。这才是一切文字的来源啊!难怪月影老师看了我2003年的招生纪实,说:“看着你的文章,我的眼泪一直在打转,职教招生中的悲凉大家都是感同身受,你的细致描写又让我沉浸在回忆中。”后来,她自己也仿照我的帖子写了招生纪实。闻川奇人老师说:“我建议你现在就留意积累招生素材,以后就写书吧--------长篇通讯、报告文学或小说,我们可是最有深切体会,最有发言权的。”而风上居士老师在没看完我的2006年招生纪实就开始留言:“一字一句读着初荷的文章,眼前浮现出逼真的情景。佩服初荷的为人处事,更佩服这美丽的文字。文章没有看完,便激动地写下这些‘前感’。大家都能将招生的经历,其他经历,诉诸文字,多好……”风上居士老师看完文章后,又留言说:“另外,由衷感动!做人首先是真诚、真情,其次才是技巧。”
          很多时候,我写这些文字只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每次迅疾的书写都是很好的‘排毒’,是一次心灵的美容。”如此写出来的文字,没有功利目的,虽然发表的可能性不大,但自我感觉很“爽”。我一直这样为自己书写着。 直到2006年元旦后,我进了“新教育在线”,算是大开了眼界。认真学习了别人的文章后,才发现自己的随笔竟然和人家的风格不一样。别人的教育随笔还是很严谨的,我的随笔却太“随”了些,如此不免起了焦虑之心,想要改变自己,但众多网友不赞成,说:“你何必要改?也许正是音乐的节奏和韵味,让你的文章这么随和、随意、随缘,引人入胜。若要改,可能就没有灵气了。”
          有了网友们的支持,我的胆子越发大起来,每完成一篇文章,便迫不及待发到论坛上。而每一篇随笔,几乎都能引起老师们的共鸣。散文《三哥》发到论坛上后,引得苏丁一老师、冰梅老师、虽然老师,都以哥哥为题材写了文章,并跟在我的帖子后面;没有哥哥的一生守候老师和静水老师在跟帖里羡慕不已;做着哥哥的清影老师却大谈自己的幸福自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发出来后,女教师说我描写的和她们的生活一模一样;男教师却说:“在你嫂子眼里,我可能和你那位差不多。”《五色扇》描写了一个女教师的三天经历,篇幅较长,发到论坛上后,吴树叶老师说:“我本来没时间看,于是从中间开始浏览。但是我又不得不从头仔细看,因为太精彩了。初荷,你把我的泪水写出来了……”而《农村老汉的春节》却使得网友们一起回忆起了往事,有的老师说:“‘中国男人好能干,一辆自行车就把全家人都照顾了!’读着这样的文字,辛酸!想当年,我一辆自行车,老婆、孩子还有财产(牵满了丝轴头),全在上头了。”也有老师说:“一辆车载着一个家的感觉,有时不是辛酸,而是一种永恒的幸福。”……
          读这些文章,您也许会流泪——这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您也可能婉尔——这是我们产生了感情的共鸣。若是您看完有畅快淋漓之感,我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我不是用笔,而是用最敏感、最灵动的心纪录着普通教师的见闻和生活,没有华丽奇妙的辞藻,没有标新立异的句式,只是平淡、朴实、随和、真诚。这里突出的是一个“真”味,强调的是一个“情”韵。我不敢奢望自己的作品成为学术积累的文献,我只是在代表众多一线教师,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一篇篇随笔,是我在生活的江河中采撷的芙蓉。如今,日子如花瓣层层绽放,我的随笔已经积攒了十几万字。我问自己,“采之欲遗谁?”
          有一个声音在回答:“当然是送给那些一直鼓励你、关注你的老师——闻川奇人、一生守候、下载真诚、吴树叶、月影、苏丁一、小雨涂鸦等等,送给那些你认识的、不认识的、身边的、远方的、已经退休的、和即将走上讲台的、与你一样对教育事业痴迷醉心的同行们。”
          这便是答案了。这便是“所思在远道”了。

          2007年5月3日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五月的雨(后记)
            终于下了。2007年这个干热五月的午后,下雨啦!
            初夏的雨,密密地斜织着,远处烟雾迷蒙,耳边细雨沙沙,街上雨伞如花,姹紫嫣红,好一个生动的初夏雨景。有了雨,城市便少了喧嚷和浮躁,显得湿润而安宁。
            我坐在办公室里打算为随笔写后记,手机响了:“差点把人累死了呵!”是故乡的表姐。我奇怪,这样的天,有啥活非得冒雨在地里忙活呢?表姐说,前晌在麦地里抢收,镰刀割,扎成个儿,肩挑车拉弄到麦场。眼看天昏沉,雨要来,中午顾不得吃饭,赶紧打场、扬场。等把麦子一布袋一布袋扛回家,雨也哗哗下来了。跟打仗一样,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责怨他们何必那样死心眼,非得一天把活干完,就不能慢慢收割么?她说前几天预报天气说会有雨,为了趁着雨后的好墒,赶在芒种前将秋庄稼播种上,必须和天上的云赛跑,必须赶在雨水到来之前将麦地腾空……这我知道,豫北干旱的家乡,太希罕雨水了,层层梯田,不能水浇,只能看老天爷的脸色出收成。
            不经意间,心头柔柔地颤动——表姐的话,岂不是我近来忙碌的缘由?
            带了两年的学生,在十天前实习去了。我这班主任,好不容易卸下肩头的担子,顾不得喘一口气,就开始整理几年来积攒的随笔、日记。表姐要赶在芒种前将秋庄稼种上,我却要赶在八月下旬新生报到前将随笔、日记交给出版社;表姐为了趁雨后的好墒,和天上的云赛跑;我却为了趁《教师博览、行者文丛》的征稿,和时间赛跑;豫北干旱的家乡,太希罕雨水了;一线普通教师的文章,太需要伯乐了……
            如此,一有闲暇就坐下来整理,文章一篇篇阅读着,我几乎想不起来做什么改动,或者说不知道该做什么改动。我沉浸在春露秋霜、寒来暑往的回忆中,能记起来哪一篇文章是在遥远的故乡纪录的,哪一篇文章是在家属楼的大树下构思的;哪一篇是在大雪纷飞中获得灵感的,哪一篇是在徐徐春风里涌上心头的;哪一篇是暮色渐浓时敲打的,哪一篇是在夜静更深时润色的;哪一篇文章曾让我迫不及待、彻夜不眠去书写,哪一篇文章曾让我碾转反侧、食不甘味去思索……
            不止一次的,同事看了我的文章发呆:你怎么知道我的心?
            不止一次的,网友在我的帖子里留言:你又一次描绘了我的生活!
            我忽然恐慌起来,感觉这文章形成后,就不再属于我。也许,它们本来就不属于我,而是属于我们每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不过是我偏巧多了颗心,把它们纪录下来而已。不是吗?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感慨,几分欣喜、几分无奈……难道不是你、我、他共同的经历和心声?
            所以,读者诸君,您若对这些文字有不满,一定要告诉我。因为,它不敢属于明星,不敢属于专家,它如同雨水一般,真正属于你我他。
            窗外的雨,下大了。我的随笔书稿,完成了。我喜欢下雨时的感觉。这种朦胧而浪漫、柔软且静谧、悠远而真实的感觉,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缠缠绵绵的暧昧气息,如同阅读和书写,令人在涩涩的甜蜜中,有那么一点孤独和怅惘……
            雨,落在城市,洗祛了尘垢和燥热,给树清凉,让人惬怀。雨,降在广袤的麦地,濡湿的是乡人焦渴的泪眼和种子的芽胚。雨,落在你我的心田,滋润的是我们感情的河床,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淡疲惫的生活。
            耳边又响起表姐的话:“为了趁着雨后的好墒,为了赶在芒种前将秋庄稼播种上,我们必须和天上的云赛跑……”

            李迪
            2007年5月30日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933
              • 经验17116
              • 文章509
              • 注册2005-06-17
              到现在才看到,郁闷
              这样的好事也不告诉我
              外了
              真的好想找个避风的角落,让我静静地看花落花开……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0
                • 经验7308
                • 文章180
                • 注册2005-08-18
                再次祝贺!佩服佩服!初荷真能把所有的事情联想到教育!
                不断努力的高中化学教师
                既然选择了前方,就只能风雨兼程,欢迎来我的博客http://lzlzy26.blog.163.com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这一个初荷,何等了得.
                  再祝贺!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寒枫[/u]发表的内容:[/b]

                    到现在才看到,郁闷
                    这样的好事也不告诉我
                    外了[/QUOTE]
                    整天不见你的踪影,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倒让我怎么告诉你呢?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lzlzy26[/u]发表的内容:[/b]

                      再次祝贺!佩服佩服!初荷真能把所有的事情联想到教育![/QUOTE]
                      是啊!我很奇怪,我怎么是这个样子呢?也许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着迷的时候,就会将所有事物和自己着迷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吧!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QUOTE][b]下面引用由[u]杜林[/u]发表的内容:[/b]

                         这一个初荷,何等了得.
                        再祝贺![/QUOTE]
                        杜老师,我打算写一篇文章,名称叫《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因为有张老师和你们这样热情真诚的朋友在关注我。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财富6
                          • 积分3321
                          • 经验75043
                          • 文章2878
                          • 注册2005-03-14
                          期待初荷大作精彩亮相!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6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