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有位姓袁的女生,智力很好,平时作业也很认真,但单元考试常有起伏,成绩不稳定。期中考试前,我找她谈话,比较严厉地批评她成绩不稳定的状况,并要求她在期中考试前细致全面地复习,争取期中考试成绩稳而高。当时小袁连连点头,我不禁暗自得意,心想这次谈话效果明显,该生考下来一定不会差。但我还不放心,晚上又打电话给她的妈妈,希望其母亲能增强督促力度,确保该生在期中考试中夺取优异成绩。小袁的妈妈连连说好。我便满怀希望地等待了。谁曾料到,小袁竟然考得非常不理想,没有哪门科目发挥正常。我震惊了,心想这女孩怎么回事,是不是有其他情况?看来要找她家长来学校谈谈。一天中午,小袁的妈妈来到我的办公室。我向她询问小袁最近在家的情况。小袁的妈妈说女儿最近很用*****,一心想考好,没有异常表现,考出不太理想的成绩,这位妈妈也没有想到。这就奇怪了,我又将小袁喊来,询问她是否真正用心,考试中失误是否很多。小袁说是用心的,试卷上不少错题其实也会做,可就是考试时没做对,但审题是认真的。我更奇怪了,到底怎么回事呢?这时恰巧倪冰冰老师来到办公室,她了解情况后问小袁:“你是否在考试时心慌意乱,很想考好,结果却越考越糟?” 小袁连连点头。倪老师说:“看来你是背着沉重的包袱在考试啊,这样只能越考越糟。”随后倪老师提到她的小姑——中国乒乓球队教练乔晓卫给她讲过的一件事,李菊有一次参加国际比赛,由于太想赢,反而将一场志在必得的球输了。“所以,你最重要的是调整考试心态,用正常的心态去考试,”倪老师总结道。听了倪老师的话,小袁触动很大,她妈妈也连连称是。倪老师的话给我很大启发,实实在在地说,我很是佩服这位老班主任。我在做小袁工作时,没有准确把握她的心理,忽略了心理疏导。后来我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一篇《平和的心是金》的文章,深感自己在考前给小袁施加的压力太大了。文章说,瑞士著名钟表匠塔·布克认为埃及金字塔是一批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他的理由是,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懑中,要想圆满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而金字塔这么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真难想象,一批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人,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个刀片都插不进去。文章最后写道:在过分指导和严格监管的地方,别指望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是啊,仔细想想,小袁没考好,与我在她考前施加的压力太大不是有很大关系吗?她没考好,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啊!再说小袁,她在考试中暴露的心理缺陷能否用心理学原理来解释呢?我查阅了几本心理学书籍,明白了小袁缺乏的是稳定的“瓦伦达心态”。瓦伦达是美国走钢索的杂技演员。钢索一般悬在离地几十米的高空,没有任何人身***全保护措施,还有来自自然界的风雨等不利因素的干扰,人在上面行走,其危险性可想而知,但他始终能获得成*****。对此,瓦伦达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专心专意地走好钢索,不想得失。”心理学上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不为赛事以外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称为瓦伦达心态。小袁过于考虑考试的结果,考试中心里高度紧张,从而严重影响了水平的发挥。 这个个案提醒我,调控学生心理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个案也让我进一步学习了心理学的原理,收获真是不小。而小袁,在最近的一次阶段性测试中也考出了应有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