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28
    • 经验55237
    • 文章1202
    • 注册2008-04-17
    独爱串门儿
      
                                   独爱串门儿[FACE=Times New Roman] [/FACE]
      这个习惯的养成,可以追溯到我小时候。我生在一个乡风淳朴的农村,村里总共就几十户人家,家家户户外出从不锁门,家里的犁不在了,肯定是有需要的人家拿去了,人家用好之后自然会还回来的。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吃饭的时候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李爷爷家,李爷爷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而今依然清晰地记得,每次烧好饭,妈妈就端着碗出去了,于是我和弟弟马上用筷子拼命向碗里挟菜,追随妈妈的脚步,还不忘回头笑咪咪地对爸爸说上一句:“爸爸,你在家里守桌子!”
     
      来到李爷爷家时,往往已经有好几位大伯大婶聚在那里边吃边聊了。聊今年庄稼的收成;聊娃儿们的学习;庄稼发“红蜘蛛”(一种农田害虫)了,商量该打什么农药;聊家里的喜事;聊最近的烦心事[FACE=Times New Roman]------[/FACE]饭吃好了,大家也聊得差不多了,于是大家各做各的事去了。
     
      某次吃饭的时候,邻居张大婶说她娘家的侄子考上了大学,这两天就要去喝喜酒,那大学据说叫什么华中师范大学,出来以后就是国家公办教师,张大婶说的时候就一脸的骄傲,旁边的人是一脸的羡慕,当然这些羡慕的人中包括我的妈妈,还有小小的我。
     
      不知是巧合,还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多年以后,我也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
     
      工作以后,我还是一如既往地串门儿。为了解决一个教学难题问题,我出入一间又一间的办公室,去向同组不同组的前辈请教;为了上好一节课,我往往端着凳子楼上楼下,去听老师们的课;为了转化某个后进生,我一次次去学生家家访;我频繁出入网吧和游戏厅,去拉回暂时迷途的羔羊。
     
      利用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著作,其中包括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家长》,张万祥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王晓春老师的《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等书籍。我学习别人的经验,改造他人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李镇西老师的“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写一手好文章”的激励下,甚至也开始写一些教育随笔,班主任工作日记,没有人让我这样做,纯粹是我自愿的。
     
      在做这些的时候我是颇感自豪的!为什么?我想我骨子里是喜欢热闹的,选择的职业也是热热闹闹,整天和一群青春可爱、朝气蓬勃的中学生呆在一起,嬉笑怒骂中竟是热闹。没想到,我也可以坐下来,静下来,做一些实实在在、拓展我生命宽度的事情。
     
      我像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样品尝着不同品牌的奶粉,获得不同而全面的营养。慢慢地,我跟在周永清老师身后,学会了朱永新老师的一溜小跑;开始坚持“以心灵赢得心灵,以童心呼唤童心”,努力实践李镇西老师的“五个一工程”;学习窦式教学法,拓展课堂的“温度、广度、深度”,争取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FACE=Times New Roman]------[/FACE]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在阅读窦桂梅老师的《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一书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是出自杨绛老先生之口: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打搅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开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FACE=Times New Roman]------[/FACE]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原来自己闭门阅读还是没有摆脱“串门儿”的嫌疑,不过是一种“隐身”的串门儿,有时候还可以通过一道门打开更多的门。
     
      知道了班主任之友论坛和教育在线后,我更是在沉浸在这种足不出户的串门儿中,一边乐此不疲,一边感慨世界真奇妙。我把串门儿的一些经历,点滴感受记录下来,形成文字,居然也有个别篇目成为了铅字。让我特别高兴的是,我所写的读书杂记《误入藕花深处[FACE=Times New Roman],[/FACE]我见到了更美的风景》,张万祥老师给予了点评,他说:[SIZE=3]好!文章写得好!情感生动感人。小蚂蚁的文笔真不错。祝贺。并预祝取得辉煌!![/SIZE]后来张老师给我留言:[SIZE=3]小蚂蚁老师,你好![/SIZE][SIZE=3]你的《误入藕花深处,我见到了更美的风景》写得真好,我准备引用到我主编的一本书里,是否可以?引用后,如果出版社同意,待书出版后,我将奉上样书和稿酬。如果因为出版社的缘故,给删掉了,我也想给你寄去一本书,留作纪念。[/SIZE]
    [SIZE=3]请告诉你的真实姓名、单位、邮编、通讯方式等。[/SIZ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FACE][/SIZE][SIZE=3]张万祥[FACE=Times New Roman]2008[/SIZE]、[FACE=Times New Roman]6[/FACE]、[FACE=Times New Roman]7[/FACE][/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FACE][/SIZE]看到张老师的留言,我兴奋得要命,抱住旁边的同事手舞足蹈,在我的结结巴巴中他们得知了事情的原委,他们在替我高兴的同时,还发誓要做我串门路上的盟友。串门儿途中,一路风景无限,一路收获颇多。看来,我要将串门儿进行到底了。
    我是小蚂蚁!虽然我很慢,但我一直在爬!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0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