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浪花的班级日志

0楼
[P][FACE=宋体][SIZE=4][b]第一次默写古诗[/b][/FACE][/SIZE][/P][P][SIZE=4][b]2023年9月15日星期五 天气:雨[/b][/SIZE][SIZE=4][b]    [/b][/SIZE][/P][P][SIZE=4][b]昨天下午,我们利用放学前半小时运动时间进行语文园地一第一次默写古诗《鹿柴》。[/b][/SIZE][SIZE=4][b]    [/b][/SIZE][/P][P][SIZE=4][b]   我先把用剩的双行本纸裁下来,再把它一分为四。接着让四位语文组长每人发一张纸。为了方便小老师盖红花,提醒同学们先写上名字和座号。随后请大家打开课本语文园地一,齐读最后面的“读读背背”——古诗《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复习两遍之后,我让大家背一遍,盖上书再默写出来。我笑着对大家说:“一会又快又正确的同学荣升为‘小老师’,帮助大家批改古诗。”孩子们听了,一个个跃跃欲试,都希望自己全对而获得当小老师的资格。很快就有同学默写完了,我请默写好的同学交上来让我批改。不一会儿,好几个同学上来了。经过批改,我选出来几位小老师:肖颖、何洛凝、冼志儒、李柏轩、向丽君等。于是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班里的小老师,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b][/SIZE][SIZE=4][b]     [/b][/SIZE][/P][P][SIZE=4][b]  今天下午,我抽时间帮大家批改好剩下的古诗,然后认真数了数,班里还有十来个同学还没有交。其他批改完的古诗中,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收上来的默写纸一共有35张,其中全对的有16人。真棒!表扬他们!批改完后,我让薛诗雨来为全对的同学盖红花,每人一朵。同时请肖颖来发需要更正的默写纸。若有错别字就让他们用红笔在空白处写10次。等有时间,再让他们重新默写一遍。[/b][/SIZE][SIZE=4][b]    [/b][/SIZE][/P][P][SIZE=4][b]   这样通过“读、背、默、改”,孩子们轻轻松松地就可以把古诗“鹿柴”这个知识点学明白了。只要大家掌握每个知识点,再把一个个知识点串成线,形成自己的知识网(面),然后慢慢建造自己的知识宫殿。孩子们加油![/b][/SIZE][/P][P][SIZE=9pt]
[b][FACE=仿宋][COLOR=rgb(0, 0, 0)][SIZE=14pt][/SIZE][/FACE][/COLOR][/b][/SIZE][/P]
1楼
[b][FACE=宋体][SIZE=large]学习画思维导图[/FACE][/SIZE][/b][P][b][SIZE=4]2023年9月4日星期一天气:晴[/SIZE][/b][b][SIZE=4]   [/SIZE][/b][/P][P][b][SIZE=4]今天在引导孩子们了解如何做时间管理之后,我突然灵光一闪。要不我们一起学习画思维导图吧。孩子们一听,马上来了兴致,便目不转地盯着我,竖起小耳朵认真听着。[/SIZE][/b][b][SIZE=4]   [/SIZE][/b][/P][P][b][SIZE=4]我先引导大家思考如何画整本书的思维导图,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四年级上册语文有[/SIZE][SIZE=4]28篇课文,分为八个单元。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美;包括1至4课,其中第1和第2课是精读课文,里面包含了不少需要背诵的优美段落;第3第4课是略读课文。我只粗略做了第一单元的知识梳理。其他的内容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自由发挥。[/SIZE][SIZE=4]   接着我们以第一课《观潮》为例,继续画思维导图。《观潮》这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而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热爱。[/SIZE][SIZE=4]  [/SIZE][/b][/P][P][b][SIZE=4]文章运用总分的写法,先总写钱塘江大潮被称为[/SIZE][SIZE=4]“天下奇观”。随后写了潮来前、潮来时以及潮去后的美丽景象。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海塘大堤人山人海。潮来时以由远到近的顺序写。主要抓住“声音”和“形状”两方面特点来写。声音先是“闷雷滚动”,接着越来越大,最后“山崩地裂”。形状从“一条白线”变成“白色城墙”,最后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潮去后,余波漫天卷地,江面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平静。[/SIZE][SIZE=4]等我画完,稍作解释一下,孩子们对本文的内容早就一目了然了。孩子们理解了课文内容,纷纷行动起来,自己拿着笔,认认真真地画了起来。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果然一点就通。如果你要问为什么要画思维导图,我只想跟大家说:[/SIZE][SIZE=4]“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课文内容,同时有助于大家找到学习的快乐。”[/SIZE][/b][/P]
2楼
[b][FACE=宋体][SIZE=large]为书包瘦瘦身[/FACE][/SIZE][/b][P][b][FACE=宋体][SIZE=large]2023年9月21日 星期四天气:晴[/FACE][/SIZE][/b][b][SIZE=4]    [/SIZE][/b][/P][P][b][SIZE=4]经过商量,我们准备为书包瘦瘦身。为什么呢?就是让孩子们过得更轻松呗。[/SIZE][/b][b][SIZE=4]    [/SIZE][/b][/P][P][b][SIZE=4]本学期开始的一天,突然有一位同学问我:[/SIZE][SIZE=4]“何老师,我们中午可以不带书包回家吗?”我听后追问:“你们以前中午可以不带书包回家吗?”他连忙说:“是的,我们以前允许大家中午不带书包回去。”我接着说:“这个问题要等大家商量过了再做决定。”他听完开心地跑开了。可我却陷入了沉思。到底该不该让孩子们把书包放在课室里?心里总感觉到左右为难。因为找不到答案,只好征求一下我的拍档邓老师的看法。邓老师说:“可以让他们带个环保袋回学校,中午允许他们带语数英三本课本以及需要做的作业回家就好。”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决定抽时间再听听大家的意见。[/SIZE][SIZE=4]    [/SIZE][/b][/P][P][b][SIZE=4]当我在班里征求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意见时,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来,都同意中午可以把书包留在课室里。因此,这个决策全体同学一致通过。不过,我反复强调:[/SIZE][SIZE=4]“贵重物品随身带,红领巾可不要忘了。”“好!”孩子们纷纷表态。于是,我们成功地为书包瘦瘦身。这样一来,在炎热的夏天,孩子们就可以带着作业本和几本书轻轻松松地回家了。我想这样她们也许会感到更幸福吧!让我们一起做有温度的教育,让孩子们多拥有一些童年的美好回忆吧![/SIZE][/b][/P]
3楼
[b][SIZE=4]挑选学校值日生[/SIZE][/b][P][b][SIZE=4]2023年9月16日星期四天气:阴


   突然看到我们需要填写学校值日生名单的表格。我一下子便蒙了。选谁呢?我心里没有底。后来突发奇想,要不让两位班长向我推荐一些同学吧。毕竟她们对大家的情况更清楚。   说干就干,我先把薛诗雨和肖颖两位班长找来,跟她俩先说明情况,告诉她们我需要挑选5名同学当学校值日生。经过认真思考与商量,她俩给我推荐几位同学:肖颖、何诗琪、廖子航、肖铭思和冼志儒五位同学。起初我以为像以前选上的同学那样,学校只是一天派一个同学检查班级卫生呢。我甚至还想帮她们一一安排好,谁哪天值日。没想到她们此次挑选的值日生是要站在学校大门口检查全校同学穿校服和佩戴红领巾的情况的。当我填表时,才发现多了一个格子。才知道原来要挑选6名同学。因此我把梁佩珊的名字补上了。这样一来,我们班的学校值日生就挑选好了。当选学校值日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以后难免会辛苦一些了,不过能为学校多出一分力,相信辛苦也是值得的。孩子们,加油!下午,我一一添加她们家长的微信,接着通过“发起群聊”功能把他们几位同学的家长一一拉入群,新建立一个“学校值日生”群,接着发送了几条信息:“大家下午好!首先恭喜贵子女当选学校值日生!为了方便联系,特成立一个学校值日生群。请大家留意值日时间,周一、周二早上7:20到校,中午12:55到校,请家长及时送学生回校值日(主要负责检查全校同学穿校服和佩戴红领巾的情况)。同时注意各项安全。”[/SIZE][/b][SIZE=9pt][/CODE][/SIZE][b][SIZE=9pt][FACE=仿宋][COLOR=rgb(0, 0, 0)][SIZE=14pt][/FACE][/COLOR][/SIZE][/SIZE][/b][/P]
4楼
[SIZE=9pt][QUOTE][/SIZE][b][SIZE=9pt]下面引用由[@点点浪花]发表的内容:[/SIZE][/b]

[SIZE=9pt]为书包瘦瘦身 2023年9月21日 星期四天气:晴     经过商量,我们准备为书包瘦瘦身。为什么呢?就是让孩子们过得更轻松呗。     本学期开始的一天,突然有一位同学问我:“何老师,我们中午可以不...[/QUOTE][/SIZE]
[P][SIZE=4]为书包瘦身,何老师,为您点赞![/SIZE][/P]
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于松峰]发表的内容:[/b]

  为书包瘦身,何老师,为您点赞![/QUOTE]
[P]
[/P][P]
[/P][P]谢谢版主的肯定![/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