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教育原创

0楼
尽量进来学习。安老师的好文采!加油!点赞!
1楼
[P][QUOTE][B]下面引用由[@安平]发表的内容:[/B]

细节之美 在教育中要求永远保持仔细的观察、敏锐的思想。教育离开了对细节的灵敏 就会变得枯燥。 一个粗心大意的人是不适合当教师的,一个粗心大意的教师是做不好教师的。教育规律要求每个教师要对细节保持高度敏...[/QUOTE]
[LINE-HEIGHT=2][SIZE=12pt]事实上,对细节的掌握,体表了一个人在某方面的造诣,造诣越高,对细节理解越深,掌握越到位。[/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SIZE=12pt]是啊,很有道理,谢谢分享啊。[/SIZE][/LINE-HEIGHT][/P]
2楼
[P]班集体建设离不了活动[/P][P]班集体建设离不了活动,这也是我最近才深刻体会到的一个课题。[/P][P]学校要搞  活动,我班准备参演的节目是一套武术拳操,学生们练习的热情异常高。通过几天练习,我发现班级氛围变化很大,学生空前地团结一致,彼此之间感情也增加了不少,往日散漫的习气荡然无存。[/P][P]活动的力量让我刮目相看。我以前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文明朝气蓬勃的班集体,但班级里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我疲于应付,困惑不已,现在,当我看到学生表现,我才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一困惑的方法和根源。[/P][P]班级建设,如果离开了活动将成为无源之水,活动是锻炼学生最好的平台,是发挥孩子天性,激发孩子潜力的绝佳机会。孩子天性喜欢玩耍,而活动的娱乐性正好符合学生的这一天性。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而活动也正好为其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学生在平日的交往中,都比较固定,有自己的小圈子,而每个小圈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习惯和文化,受小圈子影响,每个小圈子的成员一般不会主动去进入另一个小圈子。要让两个小圈子融为一体,是比较困难的,需要一种强度的推力。就像一个分子进入另一个分子之中,要有很强的外力作用。而活动就是这一强大的推力,它可以让班级里所有圈子融为一体,让每个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P][P]班级愿景的实现,也必须建立在活动之中。因为活动的目标能有效地将学生凝聚起来。通过这种凝聚力,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集体的一份子有哪些义务,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角色,并且会对其他成员也会产生认可和期望,一旦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己角色,并对其他成员产生认可和期望,那他们自然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并会自觉自愿地去实现而且还会以实现共同目标为骄傲。[/P][P]可以说,活动是班级建设的生命。班级的活力和生命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日常管理可以维持一个班级的正常运转,但在促进班级发展上不会有太大的突破,甚至可以说,它起到的作用是微小的。因为日常管理往往是机械单调的条条框框的约束和限制。它虽然可以细致入微,柔风细雨,却没有可以点燃生命的热情,没有熏陶学生高尚的感染力[/P]
3楼
是啊,好的活动,会增加班级集体的战斗力,让学生更加爱上学习!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