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由教育部和广电总局等部门向全国中小学推荐百部优秀电影。同年9月,中宣部等七部门又向社会推荐“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2008年,教育部等部门又发文要求“将影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利用优秀的电影来鼓舞学生进取、引导学生发展、塑造学生品质、陶冶学生情操,可以提高德育实效性。
作为班主任,应该积极组织开展优秀电影欣赏活动,营造班级文化,实现文化育人。经过多年实践,我设计了班级“电影年”活动,已坚持了三届,效果良好。下面是“电影年”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高一学年度。高一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轻,课余时间充裕,为活动开展提供了时间保证。
参加对象:全班学生
电影来源:1、中宣部等七部门推荐的“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2、学生推荐;
3、电影资源包。
放映计划:每月至少两部,双周周五课外活动时间。
放映原则:1、与每月重大节日和实际情况结合;
2、国产和国外影片相结合。
具体计划:
[TABLE=transparent,0,0,426.1p,left,transparent,0,none]
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月
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环境;
通过历史题材影片欣赏,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十月
国庆
《开国大典》
两部电影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庆历史风云。让学生感受60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变,明确肩负的历史责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TD=1,2]
期中考试结束,这是入学以来第一次考试,考得不好的学生情绪低落,考得好的沾沾自喜。所以要鼓励他们正确面对。
《冲出亚马逊》高扬的英雄气概和两位中国军人身上体现的永不服输的精神,给人强烈的震撼。对迷茫中的学生无疑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户。
《袁隆平》告诉学生做任何事都要有科学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大胆实践的勇气。
[TD=1,2]十二月
[TD=1,2]
岁末年终,学生心气烦躁,要缓解释放这种情绪,全力迎接期末考试。
《暖春》中小花的不幸经历和爷爷的大爱,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
《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描述了一位音乐老师用歌声唤起学生心底的童真和善良的故事,让学生学会感动。
[TD=1,2]三月
[TD=1,2]
新学期伊始,大家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要对学生进行收心教育,才能进入学习状态。
《一个人的马拉松》
影片中主人公虽然是残疾人,但他在母亲和教练的培养下,奋起自强,刻苦训练,实现自我超越,一步步的完成了人生的长跑。
该片选择了以刘翔为代表的中国体育健儿备战2008奥运会的真实镜头。影片告诉我们,任何成绩的得来,都必须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塑造精彩。
[TD=1,2]四月
[TD=1,2]
国际性纪念日较多,如:世界地球日、世界读书日,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关注社会的品质。
《2012》
影片以科幻的手法,表现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境象,场面极具震撼力。
《宇宙和人》
五月
[TD=1,2]
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
《铁人》
影片塑造了新中国石油工人的楷模王进喜,充分反映出新中国建设者的时代担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时代感和责任意识,有利于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一群热血青年,为民族呼号,为国家奔忙,用青春和生命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不仅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建设祖国的情怀。
[TD=1,2]
六月
[TD=1,2]
夏日炎炎,如何让浮躁的心安顿下来,准备高一年级的最后一次考试呢?
《高考1977》
影片中那些知青对知识的渴求,对机会的珍惜,无不让人感受到时代前进的节拍,要让学生懂得要珍惜人生的每一个机会。
《惊涛骇浪》
影片以98抗洪为素材,展示中国军民不怕牺牲,不怕灾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抗洪灾的伟大精神,奏响了一曲中华民族的壮丽凯歌。学生也从中能受到精神鼓舞,全力以赴去准备考试。
[/TABLE]
拓展延伸:
1. 一部电影,一篇影评。学生看完电影后,让学生写下对电影的认识和感受。可以是对精彩台词的评述,也也可以是对演员演技的评点,还可以是对电影题材的理解等,定期在班内交流,提高大家的电影鉴赏力,培育学生的文化品格。
2. 成立电影欣赏兴趣小组,负责向全班推荐好影片,要写出书面的推荐辞,并组织好本班同学参加每年一度的学校戏剧节活动。
“电影年”活动开展以来,班级文化氛围日渐浓厚,学生领略到了电影艺术的魅力,享受着心灵的抚慰,提高了审美情趣和鉴赏力,完善了学生的道德人格。
用优秀的艺术熏陶学生,善莫大焉。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078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