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拒绝借口

楼主
责任拒绝借口
[ALIGN=center][B]责任拒绝借口[/B][/ALIGN][ALIGN=center]下乡听课经常听到个别教师抱怨学生“某某和某某他们几个,我什么招数都使出来了,可成绩还是原地踏步”;也经常听到个别教师埋怨家长“一点也不督促孩子,一点也不配合我的工作”;也有一些教师感叹“教学任务这么重,哪有时间读书” ……[/ALIGN][ALIGN=left]参加工作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工作不靠前,成绩不显著,似乎总能找到借口开脱自己,但就不在自身上找原因。其实,这是一个是否真正履行责任的问题。[/ALIGN][ALIGN=left]从报上看到这样几个小故事,读后很受教育:[/ALIGN][ALIGN=left]※几年前,大连市公共汽车联营公司702路422号双层巴士司机黄志全,在行车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用最后的力气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路边,并拉下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他做完了这三件事,趴在方向盘上永远停止了呼吸。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没有忘记履行一名普通司机的职责。[/ALIGN][ALIGN=left]※湖北武汉的鄱阳街有一座1917年修建的6层洋楼,这座名叫“景明楼”的楼宇在度过80个春秋后的1997年7月,该楼的设计者——英国一家设计事务所远隔万里来信一封,告知:“景明楼”为本所1917年设计,使用期限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一个过了80年的楼房,它的设计者还能对它关注着,也许当年设计这个楼房的人早已经去世了,但这家事务所却一直不忘该楼房的使用期限是80年。我相信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他们有一个负责任的群体!没有忘记及时告之业主使用年限,是设计事务所的责任。[/ALIGN][ALIGN=left]※四川汶川5.12地震发生后,温总理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看到广场上摆放的遇难群众遗体心情沉重地“给遗体三鞠躬”;由于桥梁倒塌,彭州市10万群众被堵在山中,当救灾人员和物资无法运入时,他对抢险人员发出“我不管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的命令;对压在废墟中的人员,提出“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的口号。地震发生前后十几天,温总理就两次前往灾区视察指挥,把半个国务院搬到了汶川。真正履行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民公仆的崇高职责。[/ALIGN][ALIGN=left]责任是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承诺。无论是普通司机,还是国家总理,履职尽责就能赢得人们的钦佩和尊敬。你是一名军人,就不能拒绝上战场,因为保卫祖国是你的职责;你是一名医生,就不能拒绝进手术室,因为救死扶伤是你的职责;同样,你是一名教师就不能拒绝为学生解疑答惑,因为授业解惑是你的职责。班级几十个孩子来自各个家庭,自身智力和遗传素质不同,家庭环境也不同,学习成绩出现暂时落后是很正常的,如果仅用一把“分数”的尺子来衡量全班每一位学生,就会扼杀一些其它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正视差异,把差异当资源来开发,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才是教师应尽的职责。[/ALIGN][ALIGN=left]对于我们普通教师而言,责任,并不意味着要你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每天都做好身边每一件该做的平凡小事:[/ALIGN][ALIGN=left]弯腰拾起一片纸屑,随手关掉一盏“长明灯”,顺手纠正一下课堂上学生的不良坐姿,随手掏出一块手绢轻轻擦去摔倒在地小孩儿眼角的泪痕,这是为师以身示范的责任。[/ALIGN][ALIGN=left]公开课上用期待的眼神、微笑的目光一遍遍纠正一个“咬舌”或口吃小男生的发音,课间十分钟同跛脚的小女生一起踢一踢毽、跳一跳绳、说一说童谣、丢一丢沙包,给瞥嘴皱眉、弯腰捂肚的有病学生从抽屉里掏出一片药,递上一杯水,慈爱的看着孩子吃下,对着孩子说声“没事,一会儿就好”,这是为师润物无声的责任。[/ALIGN][ALIGN=left]面对一科科的新教材,面对一本本的新书籍,面对一个个的新名词,人到中年的我们又唤醒了学生时代的激情,书海泛舟,挑灯夜战;哪怕课堂上一个小小的疑惑也不放过,课间回到办公室与同事们探疑问惑、探寻究竟,这是为师挑战自我、与时俱进的责任。[/ALIGN][ALIGN=left]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我们不拒绝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和崇高的育人事业,所以我们就没有理由拒绝肩负的责任,就应该理所当然的拒绝任何借口。[/ALIGN]
1楼
真是振聋发馈。学习了。
2楼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3楼
正是这样,责任心越强的人牢骚越少,牢骚愈多的人愈是在为自己的不称职找借口。
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涧溪[/U]发表的内容:[/B]

正是这样,责任心越强的人牢骚越少,牢骚愈多的人愈是在为自己的不称职找借口。[/QUOTE]
确实是这样!
 
欣赏好文章
接受新观点
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吴树叶[/U]发表的内容:[/B]

 
确实是这样!
 
欣赏好文章
接受新观点[/QUOTE]
 
和吴老师一样的感受,很容易说出口的三个字:“好文章”。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