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100%

楼主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100%
  
周五的中午我在办公室休息,随着三声急促而响亮的报告声,于超等三名同学来到我面前,还没等我问发生了什么事,于超他们就说了起来:“老师,钱明回来了!”嗯?我愣住了(当时确实没反应上来)。他们可能看出了我的困惑,马上补充:“他现在正在教室里……”反应上来的我没等他们把话说完,拉着他们就往教室里走。走向教室时,我一直在想:回来了,怎么样?怎么样?这让我想起了不久前发生的那一幕:清楚地记得,那天3月21日,正是我在烟台参加“山东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交流会”的最后一上午。将近会议结束时,我的手机响了,当我看到“133********”这个号码时,我的脑子快速转了一遍:同事和朋友的电话有保存,学生家长的电话没人用“133”这个号码,我按下了不接听。刚把手机放进兜里,又响了,再看到这个号码时,我又没接听,当它响第三遍的时候,出于班主任的一种直觉:是学生家长。于是我接听了电话。“喂,您……”话没说完,就被话筒里传来的哭声打断了。“您是刘老师吗?……”原来是我班学生钱明的妈妈打来的!当时由于事情紧急,我没来得及细问,只告诉她我现在在烟台,有什么事直接跟学校的老师说就可以了。从烟台回来后,通过和钱明家长的接触,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是我出去学习的那个周的休息日,钱明一直说自己的腿疼,由于孩子说的频率太高了,引起了家长的重视,决定去医院看看。到了医院,通过片子,家长才意识到孩子的病有多重,但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又去了四0四医院,可结果还是一样。意识到病情严重的家长,在医院给我了打电话,就是告诉我她要把孩子接到四0四医院,让医生给孩子再看看病。……当钱明的家长在我面前说完这些话后,钱明也随着家长开始了寻医治病的旅程——北京儿童医院、军区总医院、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将近1个月的时间,也就是本文的开头,钱明回来了!在办公室,家长告诉我,钱明得的是不能危及生命的绝症——骨纤维异常增殖。这种病在地方属罕见,不用吃药也不能做手术,越做手术越糟糕。而钱明的病情现在已经比较严重,他的左腿从上到下有病变,骨头已变形,歪了15毫米,有的骨头都发黑,膝盖骨的右侧骨头都酥了,大腿骨上已有花纹。据家长说,专家建议一定要注意保护,最好90——180天就去北京看一次。如果保护好,到18岁不复发,那就说明没事了;如果18岁前复发,要等到成长发育定型后安装假肢承受身体重量。看着钱明的妈妈在我面前一边哭,一边说,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为家长伤心难过,为孩子感到可惜。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体会不到作为学生家长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体会不到事情对家长、对家庭的严重打击。但正是由于我的体会不到,让我想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反思了我的教学工作。踏上工作岗位,适逢新课改。新课改也倡导:让学生在赏识中成长。而赏识教育提出的前提也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个找到“我能行”的感觉的过程。作为新课改下的一名教师,在钱明事件没发生之前,我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尝试着这种教育观念,也希望我的学生在赏识教育下有所改变。然而在推崇赏识教育过程中,也出现了批评多于鼓励的现象:“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要做错,再难点的题怎么办?”、“讲了几遍的题还不会,你上课干什么了?”、“看人家同学怎么怎么好,你们以后怎么办?”教师的出发点是好,是想唤醒学生,可这样的效果恰恰适得其反。作为教师,我希望自己的学生样样行,样样棒。可在现实环境中,学生的差异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在学习上。还记得我曾对学生说过的话“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大或小的缺点,让你们一下子改掉,就是杀了你们,你们也做不到,但只要你们注意了自己的缺点,一天改一点,一天一天改就可以了。老师会给你们同等的机会展示自己,公正、公平地对待你们,不会以成绩判定你的好与差”。虽然在实际工作中,我也力争公平、公正,但面对着众多情景,面对着明显的差异,赏识渐渐被其他所替代。钱明事件发生后,我重新认识了赏识,认识了赏识教育: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持之以恒。当我怕钱明知道自己的病情影响学习,找他谈话时,这个聪明的小男孩所表现出来的过早成熟让我都惊叹,他对我说:“老师,妈妈都告诉我了,我知道我的病很重,也知道自己以后不能干体力活,所以我现在要努力学习,长大做个脑力劳动者。”多懂事的孩子啊,在那一刻,作为老师的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以成绩估量学生还占一定的比例,也往往比较容易喜欢那些学习好、听话、乖巧的学生,虽然我们有时也说“现在的学生,如果不看成绩,个个都可爱。”的确,事实也给我们证明了:抛舍成绩、换个角度,从赏识的角度看学生所体现的点点滴滴,学生给我们带来的就不仅仅是惊讶、惊喜,也不仅仅是让我们为他们自豪、骄傲的一点点了。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说是聚万千宠爱于一身,一点也不过分。在老师的眼里他们可能有这样的不足,有那样的缺点,但是在家长的眼中,自己的孩子依旧是最好的。为什么?因为为人父母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他们都能从赏识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就是家庭的希望,就是家长的一切,孩子成功了,也就意味着家庭也成功了。 赏识教育的主旨是发现人的闪光点,发现人的潜在力,从而树立他们的信心,促进他们进取。钱明的事,让我看到了家长的无可奈何,让我看到了一个11岁的小男孩不应该承受的事情,更让我想到了:如果教师不用赏识教育对待学生,可能将会有更多的无可奈何;如果每位教师,能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能从赏识自己的孩子的角度赏识学生,可能还会有不同的效果。当然,面对赏识教育,我们要做的还有提高自己身素质,用爱心、耐心因人而异地进行赏识,也应该把握好赏识的力度。“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行们,为了每个家庭的100%,让我们用赏识教育这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去收获更圆满的教育效果吧!。  
[upload=247,2]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100%.doc1234.doc[/upload]
1楼
是的,老师要有视生如子的心胸。
2楼
看了你的文章,我觉得你是一位充满爱心的老师。说实话我不是老师,只是一位学生家长,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着太多太多的无奈。只是想得到帮助的一位家长,不知道你是否可以帮助我?
3楼
不仅是我们老师,而且家长也要多一些对子女的赏识,如果老是抱有很铁不成钢的心态,那么他只能是废铁一块,永远成不了钢。
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亲亲宝贝[/U]发表的内容:[/B]

 
周五的中午我在办公室休息,随着三声急促而响亮的报告声,于超等三名同学来到我面前,还没等我问发生了什么事,于超他们就说了起来:“老师,钱明回来了!”嗯?我愣住了(当时确实没反应上来)。他们可能看...[/QUOTE]
深有同感!
5楼
我于是家长,深有感触,确乎如此。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