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莫过珍惜——我们仨

楼主
浮生若梦,莫过珍惜——我们仨
[P][FACE=宋体][SIZE=12px]浮生若梦,莫过珍惜——我们仨[/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文/铠心[/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一个万里长梦,一段跳跃的青葱岁月,有人回顾了名人生平,有人品味了亲情可贵,有人惊叹一个古稀老人的健硕思绪,有人惊叹圆圆同学的过目不忘,抱歉,或许我不该直呼一位比我堪比我奶奶年岁的老人名讳,但想来也是不打紧的,人家取名并非求名,求知罢了,虽未敢以知己自居,以文思拜会一番也是好的。[/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白发人送黑发人,果是极为伤人的,更何况一年相继送走两位身边最亲近的家人,杨绛先生的苦楚可想而知,但亦不可想,因为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感同身受,客栈为家还是家委客栈,并非值得探讨的关键,关键在于,那个仨能够在有限的团圆空间获得值得珍惜毕生的记忆,想来是极重要的。[/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不是每个三口之家都能称之为我们仨,也不是每个学者都能如先生一家这般用力,之前值得杨绛先生,是因为钱钟书先生,现在读杨绛先生的文字,一样回顾到钱钟书先生,包括生活之笨拙,包括读书之勤勉,还多认识了一位老顽童钱媛先生。是的,一家三口都是先生,虽不多见,但亦属正常,不同寻常处在于,彼此的无间哪怕到了死别一样可爱,实属难能。[/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浮生若梦,不一定是树欲静或子欲养,亦可是大树对落叶的追怀,慈母对家人的追思。莫过珍惜眼前。[/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
[/SIZE][/FACE][/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5 queries.